经济困难学生经济资助与心理援助结合模式研究

2018-05-14 22:39魏权李明月苏跃华
知识文库 2018年20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困难

魏权 李明月 苏跃华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脚步的加快,当前我国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和心理援助也越来越重视。本文在经济困难学生经济资助和心理援助结合模式基础上,分析了在对学生进行经济资助时应注意的方面,提出了有效运用学生经济资助和心理援助结合模式的策略。

当前在我国大部分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在学生总数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对于国家和学校而言,这些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群体,同时也比较特殊。经过对相关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现在大多数高校学生更加倾向于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国家或者学校给予的经济资助以及奖学金,比如通过自己勤工俭学等。大多数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在得到学校或者国家给予的奖学金等经济资助后,其心理上是非常积极的,然而也有学生在拿到经济资助后存在消极的心理状态。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和学校必须将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工作做到位,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从而实现和谐校园的构建。分析当前我国各大高校对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的各项工作,其主要是从两方面入手的:第一,主要是以助学贷款、奖学金以及勤工俭学等形式对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经济资助。第二,主要针对学校经济困难学生这个群体进行心理援助。然而在对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进行经济资助和心理援助的实际工作中,往往两者没有被充分有效地结合,相关人员只是将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工作流于形式,根本没有真正地重视起来。

1 当前我国各大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的问题

1.1 生活方面

经过对相关调查数据的分析,当前我国各大高校经济困难的学生在生活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其每个月的生活费低于高校学生月生活费的平均水平,并且有些高校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超出经济困难学生的两倍,大多数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将每天所使用的生活费控制在了二十元,甚至一些学生每天使用的生活费不足二十元,如果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一久,那么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体健康也是一种威胁,因为其每天的饮食缺乏营养。另外,对于高校经济困难的学生而言,生活费是其日常费用中最重要的部分,他们每天除了生活上的花销,在其他方面比如学习上的花销可以使用的费用非常少,所以与那些经济富裕的高校学生相比,经济困难学生在生活方面的消费相当单一。

1.2 学习方面

通常情况下,在高校中那些经济富裕的学生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学习。由于经济上的限制,高校中那些经济困难学生通常会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勤工俭学上,所以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在文化基础课程上成绩的提高,并且对这部分学习内容的认识相当薄弱。在大学学习中,由于经济困难学生的大部分精力被放在了打工赚钱上,所以他们基本上没有多姿多彩的人际交往,并且很少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以及同学之间组织的一些集体活动,这无形当中就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促使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对其以后的长远发展也非常不利。

1.3 心理方面

由于经济或学习状况的因素,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比那些经济富裕的高校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更大,并且生活也给予他们更大的挑战。因为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通常会过早地接触到许多社会的阴暗面,加上他们抗压能力不强,这就非常容易导致他们出现许多心理问题,比如抑郁、焦虑、敏感以及自卑等。

2 当前我国高校针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弊端以及必要性

2.1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弊端

在当前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中,由于各方因素的影响,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2.1.1 资助形式相当单一

对于高校经济困难的学生,其不只是面临着经济困难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学生存在很多其他问题。例如在学习以及日常生活方面,通常經济困难的高校学生基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与教师进行学习上的交流,并且心理上也或多或少存在焦虑和自卑这样的问题,所以就导致在平时的待人接物上显得没有自信心。作为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且重要的群体,经济困难学生需要得到学校更多的关注,不管是在其生活或者是学习上,学校都应该及时给予经济上和心理上的帮助,只有这样才有助于经济困难学生更加快乐且健康地成长。然而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对学生的经济资助上都与对学生的心理援助脱离开来,学校的资助形式相当单一,不但没有将教书育人工作落实到位,而且也没有关注到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2.1.2 资助形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当前我国教育领域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处处做到以学生为本,并且提倡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高校学生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应该受到重视,而且这也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大责任。在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经济资助时,其在学校的主体性应该得到尊重,从而更好地促进其全面发展。在经济资助实际工作过程中,有的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与资助者基本没有相关的沟通,所以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被突出。高校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有其自身的个性和共性存在,所以当前的经济资助形式在很大程度上还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并且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被充分得到重视。

2.1.3 没有资助育人的氛围

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有建立专门的资助机构,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做好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工作,并且这样的资助机构也帮助很多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解决了经济问题。但是,学校资助机构的建立造成其内部的有些工作人员只是把对学生的资助工作当作了一件非常单纯的事来做,严重缺乏对经济困难学生心理上的关注,没有认识到经济困难学生的真正需求。并且,学校资助机构平时与其他机构之间基本没有互动,这不但对学生的发展很不利,而且还不能达到与其他机构的充分连接,没有资助育人的氛围,从而造成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教学工作自主性不强。

2.2 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开展资助工作的必要性

2.2.1 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工作

所谓高校的素质教育,其是党的指导方针得以全面落实的体现,同时也是我国人民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的有效途径。高校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就应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从而促使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开展资助工作很有必要。对于高校的素质教育工作而言,其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促进经济困难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均衡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被得到更多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能有效帮助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更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并且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更能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其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受到好的教育。作为高校中的重要群体,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和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均衡发展,是学校对其进行资助的主要目的,同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工作。

2.2.2 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在高校中,那些经济困难的学生大多数来自于我国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其长时间承受着经济上的压力,所以很多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在学校学习时不注重在生活上怎么花钱,而是将大部分精力花在怎样赚钱上,并且根本不注重对自己兴趣爱好的培养,这很不利于经济困难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所以,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开展资助工作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3 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如何与心理援助有效结合

当前,在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工作中,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学生的经济问题,最关键的是关注到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

3.1 为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建立动态心理档案

为促使经济资助的心理援助的有效结合,学校可以为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建立动态心理档案,以便随时关注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进行相应的分析,这样就可以对学生的心理变化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了解。学校的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定期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行实时跟踪,然后及时做好相关记录。经济困难学生动态心理档案的建立,可以让资助者、教师以及学生群体的协作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更加强了学校资助机构与学校其他机构的互动。

3.2 关注资助过程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体验

在对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进行经济资助时,学校应严格遵循公平、公正以及公开的原则,并且注重保護经济困难学生的隐私。比如,有的经济困难学生在心理上本身就比较敏感,并且自尊心比较强,所以学校在进行经济资助时就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注意不要将学生的隐私泄露,以免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这在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工作中应特别注意。在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过程中,虽然大多数受资助学生的心理体验都是积极的,但是依然存在部分经济困难的学生会出现消极的心理状态,学校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积极探究如何引导那些有消极心理体验的学生向积极的心理状态转变。例如,在对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进行经济资助时,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些可以勤工俭学的工作,这不仅让学生在经济上的负担得到减轻,并且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学会在实践中提升实践能力和责任感,并且在接受学校的经济资助时也能拥有一个积极的心理体验。

3.3 注重经济资助形式的多样化

高校中那些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在经济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通常他们所在地区的经济基础相当差,并且他们在以前学校的教学设备相当不完善,从而导致教学质量的低下,所以他们大多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知识面相对于经济富裕的高校学生来说要窄很多。另外,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为了解决自己上学时的经济问题,将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勤工俭学上,所以他们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时间一久,在学习上堆积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如果没有及时得到解决,那么就会给他们造成巨大的学习压力,再加上本身就具有的经济压力,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负担会变得越来越重,从而很有可能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会出现厌学以及逃学的情况,这种自暴自弃的行为非常不利于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长远发展,对其学习成绩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高校在组织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经济资助的时候,应注重资助形式的多样化,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比如,可以让班级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学习上的帮助,班级学生干部随时关注好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问题,这样还有利于扩大经济困难学生的交际圈,减少他们的学习压力,同时也放松了心情。

3.4 关注贫困生的性格发展

高校在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时,应注意他们的个性特征以及心理状况的不同,坚持经济资助与个性培养同时进行,将资助和育人完美有机集合。经济的富足是健全人格的物质基础,健全学生的人格魅力是对学生进行经济资助的要求。对进入大学的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经济资助,帮助解决其经济困难,使其顺利完成学业。

4 结语

总的来说,经济困难学生本身就是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又非常重要的群体,学校在经济资助过程中应特别注重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对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进行经济资助是很有实际意义的,但更重要的是将经济资助与心理援助相结合。在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资助过程中,学校相关工作人员应及时关注到受资助学生的心理状态,一旦发现学生在接受经济资助后出现消极的心理状态,那么应及时对其进行有效的疏导,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校资助工作的有效性达到充分发挥。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资助困难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Challenges Build the Team困难中遇见团队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选择困难症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