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2018-07-04 11:11钱栋朱红胜胡红心屈睿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9期
关键词:压缩性成形术经皮

钱栋 朱红胜 胡红心 屈睿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主要引发因素为骨质疏松症,而骨质疏松则是老年人群的易发疾病[1],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椎体股组织当中的钙含量不足,从而使得骨密度与强度急剧下降,易引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2]。本次研究对本院40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分析,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本院4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研究时间:2015年1月—2018年1月。分组方式: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基本资料:观察组患者中男性:女性为8∶12,患者年龄为54~83岁,年龄均值为(67.2±2.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女性为10∶10,患者年龄为55~85岁,年龄均值为(68.2±2.1)岁。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取患者俯卧位,采用X线机进行透视并定位骨折部位。经患者双侧椎弓根入路,采用骨穿针进针在椎体三分之一处,并将针芯抽出,将甲基丙烯酸树脂骨水泥采用匀速的方式注入患者椎体,确保注入过程中无外溢现象,充分填充后拔出穿刺针管。

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取患者俯卧位,采用X线机进行透视并定位骨折部位。经患者双侧椎弓穿刺,后将套管针对患者椎体进行刺入,并扩大针道。将双侧球囊置入,并同时加压扩张,增加其压力,去除球囊后,将骨水泥注入椎体空腔内,充分填充。

1.3 观察标准

参照《VAS评分判定标准》判定患者视觉疼痛模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脊髓损伤、休克、肺栓塞)。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χ2检验。当P<0.05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

经过临床治疗资料对比分析得出,观察组患者中脊髓损伤发生0例、休克发生1例、肺栓塞发生1例,总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中脊髓损伤发生1例、休克发生4例、肺栓塞发生1例,总发生率为3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视觉疼痛模拟评分

两组患者视觉疼痛模拟评分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视觉疼痛模拟评分(±s)

表1 两组患者视觉疼痛模拟评分(±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20) 6.14±1.11* 3.97±0.64*对照组(n=20) 6.19±1.21 3.34±1.11

3 讨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本身属于一种老年性疾病,其老年患者较多。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3],根据数据统计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发生率在老年人中占据9.8%左右[4]。在传统治疗方法中一般采用保守治疗方式,但是效果不佳,且预后不好,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5],从而引发压疮、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状[6]。临床常用手术治疗方法有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两种[7],其中经皮椎体成形术可有效防止患者椎体的进一步塌陷,并且可有效回复患者椎体高度[8]。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于防止椎体的进一步塌陷也有着显著疗效[9],并且两种治疗方法都可缓解患者疼痛症状[10],但是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可减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1],另外还可以矫正患者后凸畸形[12]。

在本次研究中,经过临床治疗资料对比分析得出,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觉疼痛模拟评分为(3.97±0.64)分,对照组患者视觉疼痛模拟评分为(3.34±1.1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本次研究证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患者疼痛症状均有显著缓解作用,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显著改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杨丰建,林伟龙,朱炯,等.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1):50-54.

[2]董双海,田纪伟,王雷,等. 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J]. 中华创伤杂志,2011,27(3):236-240.

[3]粟迎春.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J]. 实用医学杂志,2017,33(2):273-275.

[4]唐冲,吴四军,刘正,等. 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7,27(8):720-726.

[5]王兵站,谭洪宇,刘屹林,等.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4):7121-7123.

[6]崔化天.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6):74-75.

[7]李友文,郑兴平,曾建洪,等. PVP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随机对照研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6):43-44.

[8]王强,李军,姜乃顺,等.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方式初步研究及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1):98-99.

[9]任虎,申勇,张英泽,等.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新鲜与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18):1361-1364.

[10]戴海,黄宗贵,徐应龙.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新鲜与陈旧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对比研究[J]. 颈腰痛杂志,2014,35(6):444-446.

[11]徐治平,郑昌坤,勘武生,等.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新鲜与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对比研究[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12):1258-1260.

[12]王皓宇,黄明,高明杰,等.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单双侧椎弓根入路的对比研究[J]. 实用医学杂志,2015,31(20):3317-3320.

猜你喜欢
压缩性成形术经皮
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PKP在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MTA和Vitapex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效果探讨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