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器系联与周公东征

2018-07-18 02:43黄锦前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东岳论丛 2018年7期
关键词:成王断代铭文

黄锦前(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西周早期的铜器铭文中,常见一些名“卿”者所作之器,且涉及周公东征等重要历史事件,因此值得注意和讨论。为方便讨论,先将有关铭文释写如下:

(a)卿尊*《殷周金文集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8月-1994年12月;《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4月。以下简称“集成”)11.5889;Jessica Rawson,Western Zhou Ritual Bronzes from the Arthur M.Sackler Collections,Volume IIB,p.578,Fig.87.6,Cambridge:Ha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卿作厥考宝尊彝。

(b)卿卣*集成10.5258、5259;吴镇烽编著:《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24卷,第32-33页,第13121、13122号。:卿作厥考(宝)尊彝。

(c)卿簋*《小校经阁金文拓本》7.67.5;吴镇烽编著:《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9卷,第38页,第04265号。:卿作厥考尊彝。

(d)臣卿鼎*集成5.2595;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37,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11页。:公违省自东,在新邑,臣卿锡金,用作父乙宝彝。

(e)臣卿簋*集成7.3948;李学勤,艾兰:《欧洲所藏中国青铜器遗珠》,87,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年版。:公违省自东,在新邑,臣卿锡金,用作父乙宝彝。

(f)卿爵*集成14.8880。:卿作父乙。

(g)卿觚*集成12.7292;吴镇烽编著:《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8卷,第483页,第09833号。:卿作父乙宝尊彝。

(h)卿盉*集成15.9402。:卿作父乙尊彝。

(a)卿尊系陈承裘旧藏,现藏哈佛大学福格美术博物馆。大口筒状,三段式,长颈微鼓腹,圈足外侈。颈和圈足饰两道弦纹,腹上部饰夔龙纹带,下部饰鸟纹带,前后均增饰浮雕兽头。属王世民等《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尊的II型1式*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116页,第122-124页,第27-29页,第61-65页。,时代为西周早期前段。(b)卿卣共两件,陈承裘旧藏,其一现藏美国洛杉矶艺术博物馆(馆藏号:M.89.136.10a-b),另一件藏哈佛大学福格美术博物馆。体呈椭圆形,长子口,鼓腹,圈足沿外侈,颈两侧有一对半环钮,套接圆雕龙头扁提梁,盖沿下折作束腰形,上有花苞状钮。盖上和器颈饰回首花冠夔龙纹,颈前后增饰浮雕牺首,圈足饰变形夔龙纹。其形制、纹饰与陜西宝鸡竹园沟八号墓出土的提梁卣(BZM8:5、6)*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弓鱼国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彩版八-2,图版九四-1、2。及析家卣*吴镇烽编著:《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24卷,第115页,第13204号。近同,属王世民等《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卣的II型1式a*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116页,第122-124页,第27-29页,第61-65页。,时代为西周早期前段。尊、卣与东波斋藏疑尊、疑卣*CHINE DE BRONZE ET D′OR,10、11,Musée Du Président Jacques Chirac,2011.(《东波斋藏中国青铜器和金器》,法国希拉克博物馆出版)纹饰近同,其时代当在周初成王时。(c)卿簋已佚,亦无图像传世。其铭文字体风格及行款与上揭卿尊及两件卿卣近同,当系一人之器无疑。

(d)臣卿鼎、(e)臣卿簋皆系陈承裘旧藏,现分别藏于天津博物馆和丹麦哥本哈根国立博物馆。鼎敛口窄沿,立耳,鼓腹圜底,三柱足,颈下饰三列云雷纹组成的列旗脊兽面纹。属王世民等《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鼎的IV型2式*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116页,第122-124页,第27-29页,第61-65页。,时代为西周早期前段。形制纹饰与陕西泾阳高家堡西周墓出土的亚夫父辛鼎(M2:3)*吴镇烽编著:《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3卷,第71页,第01372号。近同。簋侈口鼓腹,圈足较高,下有阶,龙首双耳,下有云片状珥。颈饰列旗脊夔纹,间以浮雕小兽首,下饰一道弦纹,圈足饰列旗脊夔龙组成的兽面纹。属王世民等《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簋的I型3式*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116页,第122-124页,第27-29页,第61-65页。,时代为西周早期前段。与献簋*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26,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00页。及何簋*吴镇烽编著:《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1卷,第82-85页,第05136、05137号。形制、纹饰近同,但后者有盖。鼎、簋皆西周早期前段器。鼎、簋所饰列旗脊兽面纹是商末周初常见的纹饰,其形制亦较古朴,约为成、康时器。

(f)卿爵、(h)卿盉皆系潘祖荫旧藏,爵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器形未公布,腹饰列旗脊兽面纹。盉下落不明。(g)卿觚原藏陈承裘。长颈,喇叭口,腹微鼓,圈足外侈,沿下折,腹和圈足有四道扉棱。颈饰蛇纹,其上饰仰叶纹,腹和圈足各饰形象不同的兽面纹。当为周初之器。爵、觚及盉皆云“卿作父乙(宝尊彝)”,铭文风格及字体皆接近,可见当系同人所作。上述臣卿鼎、臣卿簋铭亦云“用作父乙宝彝”,结合器物时代来看,“臣卿”与“卿”当系一人。金文中在名字前冠以“臣”以自称者不鲜见,如“臣谏”“臣卫”,例多不赘举。

从时代上讲,上述(a)卿尊、(b)卿卣及(c)卿簋之“卿”与本组的“臣卿”及“卿”亦当系一人*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26,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6页;吴镇烽:《金文人名汇编》(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69页。,其铭文的“厥考”应即本组的“父乙”。

(i)卿盘系近年新刊布之器,流散海外。敞口,窄沿方唇,较深腹,高圈足,腹部收敛。腹部和圈足均饰云雷纹组成的列旗脊兽面纹,腹前后增饰浮雕兽头。与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墓地出土的伯矩盘(M251:2)*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年版,图版一五七-1,图版六九-4。形制、纹饰近同,时代为周初成王时期。

传世的伯卿鼎*集成4.2167;吴镇烽编著:《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3卷,第292页,第01623号。原清宫旧藏,后归丁筱农(《罗表》)。平沿方唇,立耳,束颈,下腹向外倾垂,三柱足细高,颈部饰两道弦纹。与山西曲沃曲村西周墓葬出土的南宫姬鼎(M6081:88、89)*北京大学考古系商周组、山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1980-1989)》,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图版伍壹-2、3。形制近同,时代为西周早期。鼎铭作:

伯卿作宝尊彝。

又流散海外的卿爵*刘雨,汪涛:《流散欧美殷周有铭青铜器集录》,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8页。,长流槽,尖尾较平缓,口沿上有一对菌状柱,卵圆形杯体,腹内侧有带状鋬,三棱锥足外撇,腹饰兽面纹。或定其时代为商代晚期,从器形和铭文来看,应系西周早期器。爵铭作:

卿作祖壬彝。

这两件器物的“卿”与上述诸铭的“卿”是否系一人,待考。

上述臣卿鼎、臣卿簋、卿簋、卿尊、卿卣、卿爵、卿觚及卿盉诸器,从铭文来看,铭文皆作“作厥考(宝尊彝)”或“作父乙(宝尊彝)”,可见当系为其父考所作祭器,因此可归为一组,换言之,这批器物应系同时所作同人之器,作器时间应在成王五年以后。据目前所见该组器物的组合来看,明显酒器所占比重较大,这也与周初铜器组合的一般情况相吻合。

卿的身份,从上述有关铭文内容来看,或与师、史有关,待考。

上述卿盘和臣卿鼎、簋铭皆述及周公东征之事,周公东征是周初也是有周一代的大事,在文献中有多有记述,如《尚书·大诰》:“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周公相成王,将黜殷,作《大诰》。”“肆朕诞以尔东征。”《微子之命》:“成王既黜殷命,杀武庚,命微子启代殷后,作《微子之命》。”《周官》:“成王既黜殷命,灭淮夷,还归在丰,作《周官》。”《诗·豳风·破斧》:“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史记·殷本纪》:“周武王崩,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成王命周公诛之,而立微子于宋,以续殷后焉。”《周本纪》:“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

清华简《系年》第13-14号简云*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上海:中西书局,2011年版,图版,第45-46页,释文与注释,第141页。:

据简文,武王克商后,设“三监”以控制殷商旧部,武王死后,这些部族兴起作乱,杀三监而立纣子彔子听(王子禄父),成王翦伐商邑,诛杀彔子听。同时,据简文可知,“三监”应同管、蔡、霍“三叔”无关,后世文献的有关说法不可信*路懿菡:《从清华简〈系年〉看周初的“三监”》,《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黄锦前:《叶家山M107所出濮监簋及相关问题》,《四川文物》,2017年第2期。。

上引《诗·豳风·破斧》“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句,毛传:

四国,管、蔡、商、奄也。

郑笺:

周公既反,摄政,东伐此四国,诛其君罪,正其民人而已。

孔疏:

《书序》云:“成王既黜殷命,成王既伐淮夷,遂践奄。”皆东征时事,故四国是管、蔡、商、奄。知不数淮夷者,以淮夷是淮水之上,东方之夷耳。此言四国,谓诸夏之国,故知不数之也。

简文虽系战国时期文献,所记周初之事亦系后人追述,但相对较晚的传世文献的有关说法而言(传世文献中,“三监”之称最早见于《尚书大传》——《诗谱·邶墉卫谱》孔颖达正义所引),一则去古未远,二则较符合逻辑*黄锦前:《叶家山M107所出濮监簋及相关问题》,《四川文物》,2017年第2期。,无疑可信度更高。

(3)犅刧尊*集成11.5977;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14,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85页。:王征盖,锡犅刧贝朋,用作朕高祖宝尊彝。西周早期(成王)

(4)冈刧卣*René-yvon Lefebvre dˊArgencé,Bronze Vessels of Ancient China in the Avery Brundage Collection,p.87,San Francisco: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1977;集成10.5383;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14附,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86页。:亚,王征盖,锡冈刧贝朋,用作朕高祖宝尊彝。西周早期(成王)

(7)臣卿鼎、臣卿簋:公违省自东,在新邑,臣卿锡金,用作父乙宝彝。西周早期(成王)

(9)太保簋*集成8.4140;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23,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97页。:王伐彔子听,厥叛,王降征令于太保,太保克敬亡谴,王侃太保,锡休土,用兹彝对令。西周早期(成王)

(10)沬司土疑簋(康侯簋)*集成7.4059;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美术分类全集 中国青铜器全集》,第6卷,三〇,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王来伐商邑,诞令康侯鄙于卫,沬司土疑眔鄙,作厥考尊彝,。西周早期(成王)

(11)宜侯夨簋*集成8.4320;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美术分类全集 中国青铜器全集》,第6卷,一一八,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唯四月,辰在丁未,王省武王、成王伐商图,诞省东国图……西周早期(康王)

“公归获于周庙,戊辰,饮秦饮”,此即文献所云之献俘礼,即凯旋时以所获俘虏献于宗庙,以显示战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师)振旅,恺以入于晋。献俘、授馘,饮至、大赏。”杜预注:“献楚俘于庙。”

据鼎铭所记周公献俘于宗庙之事来看,该鼎当作于献俘礼毕亦即战争结束后不久,因而是关于东征最早的原始记录之一,系直接史料。

(2)禽簋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侈口折沿,鼓腹高圈足,兽首双耳,长方垂珥,颈和圈足均饰有三列云雷组成的列旗脊兽面纹,颈部增饰浮雕兽面纹,系公认的成王时器。

(3)犅刧尊、(4)冈刧卣铭云“王征盖,锡犅刧贝朋”,与禽簋“王伐盖侯”等所记相同,应系成王伐奄之事。犅刧尊大口筒状,三段式,喇叭口,长颈鼓腹,高圈足。颈和圈足均饰两道弦纹,腹饰两道鸟纹带,中部加饰直棱纹。冈刧卣现藏旧金山亚洲兿术博物馆(布伦戴奇藏品),横截面呈椭方形,直口鼓腹,圈足沿外侈,颈部有一对半环钮,套接兽头扁提梁,盖面隆起,沿下折,上有圈状捉手,两端有犄角。盖沿、器口和圈足均饰云雷纹填地的长尾鸟纹,盖上和器腹饰直棱纹。尊、卣皆系典型的周初器物。

清华简《系年》第13-15号简云*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上海:中西书局,2011年版,图版,第45-46页,释文,第141页。释文参考李学勤:《清华简关于秦人始源的重要发现》,《光明日报》,2011年9月8日,第11版。:

简文所述即周成王伐商邑及东夷平叛的情况,其中“商盍氏”即《墨子·耕柱篇》、《韩非子·说林上》的“商盖”,也便是称作“商奄”的奄,也即是《秦本纪》讲的运奄氏*李学勤:《清华简关于秦人始源的重要发现》,《光明日报》,2011年9月8日,第11版。,亦即禽簋“王伐盖侯”的“盖”。

(5)小臣单觯现藏上海博物馆,截面呈椭圆形,侈口束颈,鼓腹下垂,圈足沿外撇。颈饰花冠回首夔龙纹,以云雷纹填地,系周初成王时器。

(8)何簋侈口束颈,鼓腹,高圈足沿下折,龙首耳,钩状垂珥,隆盖,中有圆饼形凸起,周围以四倒置的夔龙形扁扉,以矮梁与圆饼相连,盖却置则成夔龙扁足圜底盘。盖缘内凹,器口唇缘中部尖凸,成子母口相扣合。颈饰三列云雷纹组成的夔龙纹,前后增饰浮雕兽头,盖沿和圈足均饰以列旗脊兽面纹,为典型的周初器物。

(9)太保簋出自山东寿张县梁山下,系著名的“梁山七器”之一,现藏美国华盛顿弗里尔美术博物馆。侈口,沿外折,深腹微鼓,高圈足沿,下有阶,四兽首耳,兽角宽大高出器口,鼻上卷,长方形垂珥。腹饰兽面纹,兽双目为器耳相隔,圈足饰夔纹。为西周早期早期成王时器。

清光绪年间山东黄县莱阴出土的旅鼎*集成5.2728;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77页,7。铭曰:

将鼎铭与太保簋铭文对读,二铭所记伐夷之事貌似为一,过去不少学者即持此意见*如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9-20页。。但细究之,实则不然。

旅鼎窄沿方唇,立耳,分裆,三柱足较高。腹饰兽面纹三组,兽面两侧有分解的躯体。属王世民等《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鼎的III型1式*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22-23页。,时代为西周早期前段。鼎铭云“唯太保来伐反夷年,在十又二月庚申”,与小臣誺簋*集成8.4238、4239;国立故宫中央博物院:《故宫铜器图录》(下册),下编,171、172,台北:中华丛书委员会1958年版;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8,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78页。“东夷大反,伯懋父以殷八师征东夷。唯十又二月”及保员簋“唯王既燎,氒伐东夷。在十又二月,公返自周”等记载相吻合,所记应为一事。保员簋侈口束颈,鼓腹,圈足外侈,下沿有边圈,兽首双耳,颈饰云雷纹填地的垂冠回首鸟纹,前后配置浮雕虎耳兽头。属王世民等《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簋的I型3式*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62页。,时代为西周早期后段。与御正卫簋*陈芳妹:《商周青铜粢盛器特展图录》,48,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5年版,第266-267页;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91页,18。形制接近,约为康王时器。因此,旅鼎亦当为康王时器。

若将旅鼎与太保簋所记伐东夷战争视作一事,则会有下列问题:

一是器物时代不合。旅鼎从器形和铭文字体风格来看,定为成王时器似无大碍,但小臣誺簋、保员簋等器形和铭文显然不能早至成王初年,而三者铭文所记应系一事,则毋庸置疑。

二是有关人物年代不合。小臣誺簋所记征伐东夷的军事统帅伯懋父,又见于穆王初年的师旂鼎*集成5.2809;故宫博物院:《故宫青铜器》,147,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页。,若将小臣誺簋、保员簋等铭所记康王时征伐东夷事提早至成王时,则伯懋父应至少较成王年岁为长,他也就不可能直到穆王初年还在任职。

总之,从这些因素来看,旅鼎和保员簋所记当系康王时伐东夷事,而与成王初年东征不可混为一谈。

据相关铭文和文献记载来看,成王时征伐东夷,周公、召公皆与其事。《尚书·君奭》:“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史记·周本纪》亦云:“武王即位,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之徒左右王,师修文王绪业。”作为辅政大臣之一,又是成王叔父的召公,东征这样的大事,召公不可能不参与,故太保簋铭云“王伐彔子听,厥叛,王降征令于太保”。但据上述有关铭文来看,东征显然是以周公为主,召公为辅;结合有关文献记载来看,前方军旅之事可能主要由周公负责,而召公主要负责后方及朝内事务,太保簋铭所谓“王降征令于太保,太保克敬亡谴”应主要是指这方面而言;从上下文来看,召公所任,亦当非军旅之事。因而文献及出土资料所见主要是关于周公的记载,而关乎召公者较少。至旅鼎和保员簋所记康王时征伐东夷,则只有召公,而未见周公,鲁侯簋云“唯王命明公遣三族伐东国”,“明公”即周公子“明保”(见于昭王时的夨令方尊*集成11.6016。、夨令方彝*集成16.9901。),系第二任周公,可见此时周公应已逝。另小臣誺簋等记此次征伐东夷诸铭,也皆未见有任何有关周公的蛛丝马迹,亦可见此时周公当已逝。同时这也表明,小臣誺簋等器铭所记之伐东夷,与周初成王时的伐东夷,当绝非一事,否则作为征伐东夷的军事统帅伯懋父,却与东征的主导者周公没有任何交集,实不可思议。

(10)沬司土疑簋(康侯簋)据云系1931年河南浚县辛村(今属鹤壁市淇滨区庞村镇)卫侯墓地出土,现藏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束颈侈口,深腹微鼓,高圈足加宽边,半环形兽首耳,垂珥较长。腹饰直棱纹,颈和圈足饰圆涡纹和四瓣目纹。该器为周初成王时标准器*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58页。。

簋铭云“王来伐商邑,诞令康侯鄙于卫”,即成王平定武庚之乱后,封康叔居于卫之事。这在近年新刊布的清华简《系年》中也有相关记载(简17-18)*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上海:中西书局,2011年版,图版,第47-48页,释文与注释,第141页。:

周成王、周公既迁殷民于洛邑,乃追念夏商之亡由,旁设出宗子,以作周厚屏,乃先建卫叔封于康丘,以侯殷之余民。卫人自康丘迁于淇卫。

对此学者已有分析*李学勤:《清华简〈系年〉及有关古史问题》,《文物》,2011年第3期;路懿菡:《从清华简〈系年〉看康叔的始封》,《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兹不赘。《左传》定公四年: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皞之虚。分康叔以……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命以《康诰》而封于殷虚。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

杜预注:“皆,鲁、卫也。启,开也。居殷故地,因其风俗,开用其政,疆理土地以周法。索,法也。”可见东征以后,采取了一些更加有效的措施,以加强对东方地区及殷遗民的控制和统治。

(11)宜侯夨簋系江苏丹徒烟墩山出土,浅腹折沿,四兽首耳,无珥,圈足较高。腹饰浮雕圆涡纹间短夔纹,圈足有棱脊,饰鸟纹。其时代据铭文可知为康王时期,已为学界所公认*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57页。。

簋铭曰“王省武王、成王伐商图”,与上述诸器不同者,此系后来康王时追述武王、成王伐商之事,而非当时的实录,其性质殆与上引清华简等有关文字近似,但也有别。相对而言,康王时离周初武、成时较近,也系本朝之事,因而较战国时期楚人对周初历史的有关记述来讲,其史料价值自然要高出很多。

《逸周书·作雒篇》云:

武王克殷,乃立王子禄父,俾守商祀。建管叔于东,建蔡叔、霍叔于殷,俾监殷臣。武王既归,乃岁十二月崩镐,肂予岐周。周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东、徐、奄及熊盈(嬴)以畔(叛)。周公、召公内弭父兄,外抚诸侯。九年夏六月,葬武王于毕。二年,又作师旅,临卫政(征)殷,殷大震溃。降辟三叔,王子禄父北奔,管叔经而卒,乃囚蔡叔于郭凌。凡所征熊盈(嬴)族十有七国,俘维九邑。俘殷献民,迁于九里。俾康叔宇于殷,俾中旄父宇于东。周公敬念于后曰:“予畏周室克追,俾中天下。”及将致政,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

《尚书大传》曰:

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

总之,上述周公东征前后的一系列事件,看似千头万绪,实则又有条理可寻。

综上,通过对西周早期“卿”所作诸器的系联和分析,指出卿盘应作于成王二年,其余诸器应在成王五年以后制作,卿的身份,或与师、史有关。进而对周公东征有关的周初铜器铭文和战国楚简等出土古文字资料进行梳理,结合文献加以辨析,指出文献关于“三监”记述之误;汉唐经师对《诗·豳风·破斧》“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句“四国”的讹传及曲解;旧说如旅鼎与太保簋系同时之器似是而非。寻绎人物和事件的脉络,加以系联,使其成为条贯的史料,和传世文献互相印证,互为表里,共同摹绘周公东征这一周初和有周一代历史上的大事的具体面貌。

猜你喜欢
成王断代铭文
汉皎光镜铭文释考
百年来古戏台断代问题研究
三代铜爵的断代与辨伪
君有远行镜铭文释解
洒脱成王
“周公制礼”平议
纳西东巴文分域与断代研究中一些瓶颈问题的思考
突厥语文献的纪年形式和断代方法
夔膚簠铭文读笺
壶铭文集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