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的跨文化研究

2018-07-21 09:41张伟英徐明琦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0期
关键词:奥林匹克跨文化课堂教学

张伟英 徐明琦

摘 要:随着体育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体育英语人才的需求也日益突出。鉴于体育英语的特殊性,体育英语教学也应注重英语语言知识的教学和体育文化知识的渗透。奥林匹克运动因其跨文化的特殊性在训练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体现出连贯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关键词:跨文化 ESP 奥林匹克 课堂教学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体育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体育的跨文化现象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它能够打破文化和语言的障碍,成为国际交流合作的趋势。

英语,做为交流的工具,早已成为国际通用语言之一。而随着全球国际化的增强,体育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这就需要更多的体育英语专业人才为国际体育赛事服务。同时,体育的交流也能够将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在国际间推广开来,使中国文化走出去。但是合格的体育人才缺少的问题也越加突显,而体育英语人才的培养主要依赖于我国高等体育院校。[1]

一、ESP课程的设置

早在2000年4月,我国教育部就批准实施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大纲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和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 成都体育学院,做为率先在全国体育院校中开设外语专业的高校,一直致力于培养体育英语人才,也在不断的对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以适应体育全球化对新型人材的需求。

随着体育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加深,研究者和授课教师们也意识到,除了语言的教学,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胡文仲(1999)曾经提过,不注重语言的文化内涵,只注重形式,是学不好外语的。而当前的体育英语教学也大多强调语言本身和体育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对体育文化的理解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如何在体育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意识,增强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成了目前极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积极响应国际奥委会关于在各成员国高等院校开设《奥林匹克运动》课程的建议,教育部于2003年6月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方案将《奥林匹克运动》列入了体育专业选修课程。成都体育学院外语系也与时俱进,向外语系专业学生开设了奥林匹克运动(英)课程,旨在通过英语这一语言途径使学生更直接的了解奥林匹克文化,学习奥林匹克专业术语,培养高素质跨学科综合人才,并树立完整的体育观。因奥林匹克运动本身的跨文化现象的特征明显,为此项课程的开设以及ESP课堂内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二、奥林匹克运动的跨文化现象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已经不仅仅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体育盛事,而且也是人类文明史中最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之一。广义的奥林匹克文化, 包括奥林匹克运动的全部思想体系和活动内容, 是奥林匹克运动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奥林匹克文化主要是指其精神財富,包括各项文化艺术活动、行为制度和组织结构。其核心就是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主义的推广也同时推动了全世界的现代化水平和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的和谐发展。因此,奥林匹克运动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的现象(IOC, 2008)。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奥委会,IOC)的建立。奥林匹委员会本身就是一个跨国性的国际组织。早期只有8个国家参加,而如今它包括了全世界206个国家和地区,它们跨越了各自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共同参与到奥林匹克这个大家庭。

2.奥林匹克运动的管理。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支柱为: 奥委会(IOC)、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IFS)和各个国家奥委会(NOC). 另外还有15人组成的执行委员会。各组成成员的国际性标志了这一运动的国际化,是跨越种族、宗教和文化的全球盛世。

3.奥运会的申办和主办也是奥林匹克跨文化的集中体现。自第二届奥运会起(除2004年雅典奥运会外),奥运会一直在希腊以外的其它城市举办。除非洲和南极洲尚未举办过之外,其它大洲城市均举办过数次,这也体现了奥委会对于西方文化、东方文化、印第安文化、斯拉夫文化和拉美文化的开放和包容。[2]

4.奥林匹克体育项目的跨文化。在奥运会历史当中共出现有35个大的比赛项目,分别起源于12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了3大洲的多种文化背景。奥运会增加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同时也促进了各个文化的推广。

5.奥林匹克主义思想体系反映了“和谐、教育、公平和发展”,这也是五大洲国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它反应了全世界人民的心声,也是不同文化融合的根本。伴随着奥运会所展开的文化交流和展示活动也促进了全世界各个文化的相互尊敬和发展。

因此,作为一种跨文化现象,奥林匹克运动打破了文化和语言的障碍,推动了国际间的交流 和合作。就此方面,本文将讨论奥林匹克运动与ESP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

三、ESP课堂教学与跨文化能力培养

体育英语具有着其它ESP课程所没有的特殊性。学生要在掌握运动技能及体育专业术语的基础上,熟练运用英语对其进行符合时间地点等特殊背景的翻译,如进行文献翻译、赛事服务、随队翻译等工作。传统的体育英语教学模式,主要以体育专业术语词汇和语法为中心,对体育文化等方面缺少连贯性和系统性的介绍。文化和语言的分离导致学生无法用英语在体育场景中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并没有真正的掌握语言。

奥林匹克运动(英)是成都体育学院外语系所开设的专业拓展课程,恰好能够解决ESP课堂内学生的体育文化意识培养的缺陷问题。这是因为奥林匹克运动本身就是一个跨文化现象。对于奥林匹克的介绍就是对于文化的推广和普及。既用英语传授了专业体育知识,走出纯语言知识传授的误区,又把英语语言知识和体育文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但是奥林匹克运动课堂也要注意下列问题:

1.在教学方法上面,要灵活多样。体育英语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当成课堂教学的中心,加强课堂内师生的互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功底的同时,循序渐进的做好文化渗透教学。就奥林匹克运动英语课程来说,教师们可以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设计如下课堂活动,例如:观看Raising an Olympian等奥运相关影片,就奥运会运动员的职业性与业余性进行辩论,读奥运历史的相关书籍,书写奥运会比赛的相关报导等等。

2.在教学材料上,要切实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提供地道的原文资料,在课堂内创造良好的体育氛围,用以进行文化的推广。同时,强调学生间的互动,形成学生自身的体育知识体系。例如:在就奥林匹克与经济的关系进行讨论时,从不同的角度(国家、政府、体育组织和运动员个人等)展开,提供视频、音频和文字资料,并培养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有效的利用互联网进行资料搜索。

3.就课堂效果评估而言,除了对翻译和奥林匹克基本知识的纸质考核外,通过参与和模拟交际任务来检验所学的知识,强化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设计不同国家申办城市的自我陈述,模拟主办城市要求增加体现本国文化特性的比赛项目而提出的申请等等实践性的考核内容,以达到锻炼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自身的全面綜合素的目标。

结语

随着体育的全球化,高校对于体育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应注重在体育专业背景下的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注重文化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满足跨文化沟通交际和中国文化走出国门的需求。

参考文献

[1]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2008. Sport, Culture and Education. IOC, March Muller, N. 2004. Olympic education: university lecture on the Olympics(online article).

[2]胡文仲.1999.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简介

张伟英,女(1979.9-),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基础英语泛读及体育新闻报刊阅读教学。

徐明琦,女(1977.11-),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公共大学英语教学和英语电影赏析。

猜你喜欢
奥林匹克跨文化课堂教学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头脑奥林匹克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