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实施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探讨

2018-09-11 02:36杨珊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现象乳腺癌康复

杨珊

安岳县人民医院,四川资阳 642350

临床上的妇科疾病中,乳腺癌较为常见。近年来,由于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该疾病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在该疾病的发病期间,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1]。临床上常借助于切除根治术进行治疗,在该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程度的精神打击,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予以患者切除乳房或者腋窝淋巴结等组织,对患者的上肢有较大的影响,其可能会出现水肿、活动时受到较大的限制,患者的生活质量将会大打折扣,并对其治疗以及预后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2]。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该文基于此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4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实施在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对象为该院收治的104例乳腺癌患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 29~70 岁,平均年龄(50.2±1.7)岁,其中有22例患者接受乳腺全部切除手术,30例患者接受手术乳治疗但未切除乳腺;対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9~69 岁,平均年龄(49.7±2.3)岁,其中有 20 例患者接受乳腺全部切除手术,32例患者接受乳腺局部切除手术。两组患者的年龄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手段

均予以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即予以患者进行常规的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心理、饮食干预以及用药指导,观察和记录患者的身体变化情况。在该基础上予以观察组患者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即①予以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予以针对性的开导,并将该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患者的实际病情告知患者,并将负面情绪对病情造成的不良影响告知患者,让其尽量保持身体和心情放松,鼓励患者,让其提高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②予以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干预。在患者手术的6 h内,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结合患者身体的实际恢复状况,为其制订合理健康的饮食计划,在术后的第一天,予以患者摄入半流质食物,之后再予以患者进行普通的饮食指导,即指导患者多进食维生素以及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且尽量避免食用脂肪含量高的食物。③予以患者进行睡眠护理。即保障患者病房环境的相对安静,降低噪声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并保障病房的温度以及湿度适宜,并保障病房通气通风条件良好,并予以患者适当止痛药治疗,缓解患者的痛苦;并指导患者借助于腹部进行深呼吸运动,以便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④予以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即在术后第一天,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手指握拳运动,手腕部位的旋转等训练;术后2~3 d时,指导患者进行肢体以及肘关节的运动,提高肌肉的忍耐力[3];在术后的3~5 d,予以患者进行肩部关节的运动;在术后6~8 d,予以患者进行使用患侧手会进行洗脸以及刷牙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在术后9~10 d,予以患者进行手术创口的拆线处理,并指导其患上肢进行康复训练,0.5 h/次,3 次/d。

1.3 疗效评定标准

将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观察和比较,其中包括患者的躯体功能评分,满分30分、社会家庭状况评分,满分30分以及情感状况评分[4],满分25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存质量越能得到较好的改善。观察并比较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

1.4 统计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对比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借助于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其加强分析并统计,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不同方式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如表 1 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的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的情况比较[(±s),分]

组别 躯体功能 社会家庭状况 情感状况观察组(n=52)对照组(n=52)t值P值18.75±4.30 12.71±3.54 7.83<0.05 19.27±5.14 12.39±3.09 8.27<0.05 18.66±4.18 11.27±3.16 10.17<0.05

经过不同方法进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出现睡眠障碍现象,3例出现排尿困难现象;对照组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现象,5例出现排尿困难现象,4例出现患侧水肿现象,3例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阻现象。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9.6%(5/52)显著低于对照组32.7%(17/52),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上的乳腺癌疾病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患者的乳头出现溢液现象,其乳腺出现不同程度的肿块现象,患者的腋窝淋巴结出现肿痛等不良现象[5],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更甚者,相较于其他正常细胞来说,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无限性,细胞之间的连接具有疏散性,从而容易出现脱落的危险现象,脱落之后形成游离状态的癌细胞,其在人体内部的循环系统中,得到有效的转移和扩散,最终在患者的全身上下布满乳腺癌细胞,吞噬患者的正常细胞,导致患者的抵抗力以及免疫力急剧下降,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较为严重的威胁。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在临床上较常使用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对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6],提高患者的生命健康指数,从而促进患者生存期的有效延长。但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若患者未能得到较为有效的护理干预,患者极易出现较多的术后并发症,即患者的患侧容易出现水肿现象,肩部的各关节进行活动室将会受到较大的限制等,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对患者的预后效果不利。利用常规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服务,没有针对性的康复锻炼计划,导致患者在进行运动时,其运动量不科学且效果较差,对患者是身体的康复没有明显的作用。因此,需要予以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术后病情的实际恢复情况,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并指导和监督患者予以具体落实,从而对患者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具有改善作用,并提高患者的睡眠治疗,提高恢复进度,才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效果。

在该次研究中,经过不同方法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9.6%显著低于对照组32.7%,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实施在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该方法具有临床护理意义,值得被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现象乳腺癌康复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