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临床康复疗效观察

2018-09-11 02:36胡姗姗邢秀君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利巴韦尼龙

胡姗姗,邢秀君

龙口市人民医院儿科,山东烟台 265700

由于儿童的身体机能发育不健全,其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较低,对于病毒的抵抗能力较弱,容易患有传染性疾病。手足口病是一种较为常见发疹性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具有发热、手、足、口、臀部等部位出现疱疹,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手足口病的发病年龄较为广泛,各种年龄人人均有可能患病,患病可能性最大的是儿童,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患儿出现脑膜炎、脑脊髓炎等神经系统损害,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较为严重的威胁。丙种球蛋白又称为免疫血清球蛋白,含有人体所需的部分抗体,对人体的体质起到一定程度的增强作用,可以提升人体抵抗力,可以提高对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感染的治疗效果。甲泼尼龙又称为甲基泼尼松龙,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一种,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经常用于抗炎治疗和血液病治疗等[1]。该文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该院治疗的72例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进行了观察,探究其临床康复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选取在该院进行治疗的72例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72例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小剂量甲泼尼龙、利巴韦林和20%甘露醇进行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该文72例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均经过医生诊断,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患有发热、手、足、口以及臀部出现疱疹等病症,确诊为小儿手足口病。所有患儿经过影像学检查、脑电图检查和腰椎穿刺术脑髓液检查等多项检查,确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损害。该文的所有研究均经过伦理委员会和患儿家属的同意。

在36例对照组患儿中,有19例男性患儿,有17例女性患儿;患儿的年龄是11个月~6岁,平均年龄是(3.26±1.05)岁;患儿的病程是2~6 d,平均病程是(4.15±1.08)d;患儿的病征:6 例患儿出现头痛,9 例患儿出现恶心呕吐,10例患儿出现肢体抖动,11例患儿出现持续高热。在36例试验组患儿中,有18例男性患儿,有18例女性患儿;患儿的年龄是10个月~7岁,平均年龄是(3.42±1.17)岁;患儿的病程是 1~7 d,平均病程是(4.21±1.13)d;患儿的病征:5 例患儿出现头痛,9例患儿出现持续高热,10例患儿出现恶心呕吐,12例患儿出现肢体抖动。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和病症等信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呋塞米又称为呋喃苯胺酸,是一种功效较强的利尿剂,被广泛应用于水肿、高血压和急性肺水肿和急性脑水肿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排出体内的毒素。利巴韦林又被称为病毒唑,是一种常用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病毒的复制具有一定成功程度的影响,利巴韦林发挥选择性抑制作用可以影响到病毒在人体内的复制传播。甘露醇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己六醇,在医学界被普遍用于患者的治疗中,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利尿作用,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和眼内压等,具有降压快、疗效准确的优点[2]。

36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小剂量甲泼尼龙、利巴韦林和20%甘露醇进行治疗,连续治疗2 d。每6~8 h静脉推注呋塞米1次,每次1~2 mg/kg;每天服用甲泼尼龙10 mg/kg,每天静脉滴注利巴韦林10 mg/kg;每4~6 h用药20%甘露醇,每次剂量是1~2 mg/kg。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每日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1次,每次剂量是1 g/kg,连续用药2 d。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数据比对

1.3 观察指标

观察72例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的病程、发热时间、恢复时间和治疗效果等。根据相关标准,将72例患儿的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有效和无效:痊愈是指患儿经过治疗后,临床病征、症状等全部消失,各项身体指标恢复正常,经过影像学检查、脑电图检查和医生诊断等,治疗好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有效是指患儿经过治疗后,临床病征、症状等部分消失,各项身体指标较患病期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经过影像学检查、脑电图检查和医生诊断等,患儿遗留下一定程度的后遗症;无效是指患儿经过治疗后,临床病征、症状等没有任何变化,经过影像学检查、脑电图检查和医生诊断等,患儿的病情没有发现好转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该文录入的资料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用 χ2表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6例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是86.11%,平均病程是 (6.35±1.52)d,平均发热持续时间是 (5.78±1.39)d,平均神经系统恢复时间是(3.07±1.42)d;36 例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是97.22%,平均病程是(5.27±1.34)d,平均发热持续时间是(4.03±1.08)d,平均神经系统恢复时间是(1.98±1.26)d,见表1。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病程、发热持续时间和神经系统恢复时间等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空气中的传染病毒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疾病,有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会造成患者身体部位出现疱疹,救治不及时甚至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损害,损害患者正常的神经系统,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由于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自身的免疫系统正在建立中,对于各种病毒侵害的抵抗能力较弱,成为了手足口病的高发群体[3]。

对于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患儿,应当及时去医院就诊,医生应当根据患儿的病情选择治疗方法,减轻患儿的病痛,帮助患儿早日恢复健康。在进行治疗中,应当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控制细菌性或病毒性的感染,有效中和病毒抗体,抑制病毒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限制患儿的病情发展,确定患儿身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性。在患儿的病情发展得到一定抑制后,根据患儿的病情使用激素进行治疗。甲泼尼龙是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比较强的水溶性,将其和丙种球蛋白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抗炎效果[4]。

在该文的研究中,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是86.11%、97.22%,试验组的病程、发热持续时间和神经系统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治疗中,将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患儿的病程、持续发热时间和神经系统恢复时间等,在临床治疗中可以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利巴韦尼龙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尼龙6的改性研究进展
尼龙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打丙种球蛋白能预防感冒吗?
电子及汽车用的高热稳定尼龙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临床比较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安有尼龙扣的清理鞋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