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康复干预效果评价

2018-09-11 02:36白雪冉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性肺炎监护病房

白雪冉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洛阳 47100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指的是患者机械通气持续治疗48 h或者人工气道拔除48 h内所发生的肺实质性感染症状,为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类型[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致死率均相对较高,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会产生不良影响。为了深入了解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护理干预价值,该文将2016年1月—2018年5月于该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64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视为观察对象,且在数据对比与总结后加以讨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进入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予以治疗的64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编号的形式纳入常规组(n=32)与干预组(n=32)。每一位患者均通过病原学诊断与组织学诊断,确诊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且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干预组中男女数量占比为17:15,年龄取值在23~73岁范围内,年龄均数值为(52.41±3.73)岁。常规组中男女数量占比为16:16,年龄取值范围 23~74 岁,均数值(52.39±3.76)岁。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为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止咳祛痰治疗等,记录患者药物应用情况,治疗期间的反应等。监测患者体征,若见突发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具体方式如下。

1.2.1 体位护理 基于患者的情况科学选择适宜的体位,不存在特殊情况的患者,可以指导其抬高头部,角度范围在30°~45°之间,处于半卧位姿势,避免胃液反流误吸。

1.2.2 口腔护理 帮助患者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每间隔6 h清除1次。口腔清洁过程中,可以选择冲洗和擦拭融合的模式。在患者嘴角,使用注射器置入10 mL生理盐水,针对于难以清洗的位置,则需要固定口腔插管,应用牙刷蘸取生理盐水实施清洁处理。在处理完成后,帮助患者清洁与擦拭嘴角。

1.2.3 呼吸机管道护理 机械通气过程中,患者的呼吸道细菌滋生发生率较高,故而需要提升消毒处理的重视程度,定时更换呼吸机管道。每间隔1周可以更换或者实施1次消毒处理,且在封闭情况下实施。吸痰期间,采用密闭性的气管实施吸引处理。定时更换湿化瓶蒸馏水。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流程展开工作,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1.2.4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多鼓励患者,为患者介绍症状治疗的情况,介绍成功的治疗案例等。病房温度与湿度保持适宜,温度在25℃左右,湿度在50%~60%之间。

1.3 评价标准

对比患者的呼吸机通气时间与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且对比死亡率。

1.4 统计方法

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实施统计学调查,计量数据应用 t检验,用(±s)表示,计数资料则采用 χ2检验,用[n(%)]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常规组与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对比

与常规组患者相比较,干预组患者的呼吸机通气时间、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数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常规组与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对比[(±s),d]

表1 常规组与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对比[(±s),d]

组别 呼吸机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 总住院时间实验组(n=32)参照组(n=32)t值P值29.34±1.31 50.25±2.69 14.45 0.000 29.61±1.14 51.35±2.72 13.92 0.000 37.19±1.16 55.02±2.39 12.34 0.000

2.2 常规组与干预组患者的死亡率对比

常规组死亡6例,干预组死亡1例,常规组患者中死亡率数值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常规组与干预组患者的死亡率对比

3 讨论

3.1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①插管时间: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实施呼吸机插管的时长,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密切相关[2]。随着插管时间的延长,患者气道中的分泌物自主清除能力会持续下降,局部与全身抵抗能力降低。在持续插管的过程中,气囊中分泌物滞留,细菌易于进入到患者肺部,进而诱发感染症状。

②机体状态:患者自身免疫能力下降、抵抗力较差或者合并存在低血压等状态下,也会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3]。气管插管后应用呼吸机帮助患者呼吸,缓解患者的肺循环压迫症状,但是血压会出现下降的现象[4]。在血压降低的情况下,则易于发生药物外泄的情况。

血清总蛋白降低的情况下,患者的免疫能力与抵抗能力也会出现不同程度下降的情况,而长时间卧床或者是自身血液流动不畅,痰液阻塞,也会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5]。

3.2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干预价值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即为在常规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基础上,结合患者的治疗情况实施针对性、专业性的护理干预[6]。临床护理期间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严格掌握气管插管的适应证,选择适合的呼吸机辅物引流,且注意清除患者气囊中的滞留物。临床护理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果发现患者的血压降低,则需要立刻通知医生,合理调控患者的血压水平,在血压稳定后及时停止用药[7]。针对于血清总蛋白水平降低的患者,则需要及时实施静脉补液,严格监测患者的生化指标。针对于未禁食、禁饮的患者,则需要合理为其搭配膳食结构,保证每日营养摄入量充足。

护理干预期间还需要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拍背等,避免患者痰液积存。定时翻身降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感受,还可以应用气垫床等使患者保持舒适的感受。

罗芳,徐艳玲,杨丹凤[8]在研究中以86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风险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和花费少于对照组,相关炎症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综合护理干预方式下,有助于增强患者的免疫能力,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

该次数据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组患者相比较,干预组患者的呼吸机通气时间、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数值较低,且常规组患者死亡率为18.75%,干预组患者死亡率为3.13%,数值比较的结果证实了综合护理干预的价值。相较于常规护理干预方法,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的方式会直接影响呼吸机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呼吸机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综合性护理干预方式下,有助于控制患者康复的疾病症状,降低患者死亡率,护理干预价值较高,建议在呼吸机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护理期间推广应用,切实发挥临床护理干预的价值。

猜你喜欢
性肺炎监护病房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更正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带养之实能否换来监护之名?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米诺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28例
CCU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