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围术期剖宫产孕妇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研究

2018-09-11 02:36王秀侠张华龙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围术血栓剖宫产

王秀侠,张华龙

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妇产科,山东菏泽 274300

剖宫产为妇产科常用术式之一,通常该术式用来避免阴道生产对婴儿或是孕妇的生命与健康造成损害。但实施剖宫产时需将孕产妇的腹部与子宫手术切开,再将婴儿经此娩出,故会带给孕产妇机体较大的创伤,其术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疗养,机体多项功能得不到充分活动,导致其产生相关并发症的概率很大,如发生深静脉血栓,对其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降低剖宫产孕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临床上强调予以其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以保证其机体处于良好状态,促使其产后尽快康复。该次研究中以双盲法将该院2014年8月—2017年5月接收的择期行剖宫产术的孕妇200例均分为2组,并予以其不同方案的护理干预,旨在对剖宫产孕妇围术期护理干预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效果做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中将纳入对象为该院接收的择期行剖宫产术的孕妇200例。以双盲法均分为2组:100例对照组孕妇年龄为23~38岁,年龄均值为(32.90±2.75)岁;妊娠时间为 37~40 周,时间均值为(39.16±0.53)周;100例观察组孕妇年龄为24~40岁,年龄均值为(32.41±2.69)岁;妊娠时间为 37-42 周,时间均值为(39.58±0.71)周。两组孕妇临床基线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孕妇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依据其具体情况实施术前基础护理干预,并对孕妇做相关知识宣教,告知其关于剖宫产的知识,叮嘱其各方面注意事项,讲解术中麻醉方案相关情况;叮嘱孕妇于手术前8~12 h 禁食、6~8 h 禁水,为其 2~4 h 监测 1 次各项生命体征,并注意胎心的变化;如果孕妇出现不良情绪,则应依据实际情况为其做心理疏导,以稳定其心理状态;手术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孕妇生命体征的变化,并注意为其保暖;术后让产妇半卧位修养,待其身心状态稳定后开始指导其下床活动;需每天为产妇清洁并消毒会阴,高度关注其产后出血,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为其给药抗感染;再者是为其做母婴保健知识宣教,指导其做相应的新生儿护理,并根据其机体状态规划饮食,如果患者疼痛感强烈,则可遵医嘱镇痛或者使用自控泵。

观察组孕妇接受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①术前护理。术前8、4 h让孕妇摄入渗糖水0.8、0.5 L,之后叮嘱孕妇禁饮食;为孕妇讲解剖宫产手术步骤,并强调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各方面护理工作对其生活恢复的重要性,叮嘱其各方面注意事项,及时解答其提问的问题,使其心理状态稳定,避免其出现不良情绪、抵触心理等;为孕妇做凝血酶原检测,根据结果遵医嘱给药抗血栓。②术中护理。对手术室内的温湿度严格控制,通常温度应为24~26℃、湿度应为 38~40℃,帮助孕妇摆放适宜的体位,注意要确保不会影响到孕妇行剖宫产;及时为其开放静脉通路,输液前要予以适当的加温处理,保证输液品温度在38~40℃之间,保证孕妇自身的固有热量会在短时间内流失;根据孕妇的机体状态,为其在术中用变温毯、充气加热气囊等;依据孕妇的具体情况选择麻醉方式,手术中务必动作轻柔,各项手术操作务必准确无误,务必以自身的所有经验配合手术医师,以期缩短分娩时间。③术后护理。产妇在麻醉复苏期间时,务必高度关注其生命体征,并为其进行适量的按摩,如为其按揉小腿,并捏拿其腓肠肌,1个部位做按摩15 min;待产妇意识清醒时,帮助其做被动训练,如指导其做双侧小腿关节内外翻与屈伸,通常1个动作持续做5 min;产妇如果血运状况较差,则应及时为其用热毛巾热敷足部的腓肠肌,必要时可为其行梯度压力抗栓泵间断刺激,为其踝部与小腿、大腿位置行不同程度的压力(45、30、25 mmHg),需使其体内血液流动速度加快;如果产妇生命体征稳定,出血量<500 mL,则指导产妇做下床活动,通常可引导其在病房中、走廊上走动,活动量要逐渐增加,时间需≥2 h;待其身心状态稳定,则让其咀嚼口香糖,开始做假饲治疗,使得产妇胃肠蠕动能够适当加快,疼痛感强烈时可遵医嘱给药或者使用镇痛泵等。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孕妇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详细计算,并严格统计其围术期指标数值(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与心理状态指标数值(失眠多梦、焦虑、不安、恐惧、抑郁)等,并将所获数据做对比分析。

1.4 效果评价

选择该院自制心理状态量表评价孕妇经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该量表中包括失眠多梦、焦虑、不安、恐惧、抑郁这5个维度,各维度赋予分值10分,得分高时则提示不良心理状态严重。

1.5 统计方法

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获各项临床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5例(5.0%)、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56例(56.0%),观察组产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5.0%比对照组56.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65 7,P<0.05)。

2.2 围术期指标数值

观察组围术期指标数值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围术期指标数值(±s)

表1 围术期指标数值(±s)

组别 排气时间(h)术后下床活动时间(h)切口愈合时间(d) 住院时间(d)观察组(n=100)对照组(n=100)t值P值17.04±1.23 24.58±1.65 12.0647<0.05 29.10±1.64 38.46±1.23 14.4710<0.05 3.57±0.19 5.82±0.56 9.4216<0.05 4.01±0.43 6.89±0.42 10.3740<0.05

2.3 心理状态指标数值

观察组心理状态指标数值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心理状态指标数值[(±s),分]

表2 心理状态指标数值[(±s),分]

组别 失眠多梦 焦虑 不安 恐惧 抑郁观察组(n=100)对照组(n=100)t值P值2.50±0.13 6.94±0.46 8.0374<0.05 2.13±0.09 6.75±0.22 8.5127<0.05 2.05±0.02 7.03±0.47 9.3746<0.05 2.13±0.07 6.95±0.72 8.3976<0.05 2.08±0.05 6.94±0.04 8.1008<0.05

3 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水平亦持续提升,近年我国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许多孕妇都选择用剖宫产代替自然分娩,并有资料显示,我国许多地方的剖宫产率达50%,随之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亦升高。剖宫产术后产妇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原因诸多,此亦为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通常认为该症的发生与产妇术后较长时间卧床休养引起血流不顺畅或者是手术操作导致的应激反应等情况所致,亦可见产妇因麻醉药物造成下肢静脉血流被阻的情况,此症起病急骤,并会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1]。

临床上为孕妇行护理干预时,大都选择常规护理模式干预,通常是依据孕妇具体情况实施各项基础护理。对于择期行剖宫产术的孕妇而言,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时,均是让孕妇术前6~12 h禁食禁饮,并在术后叮嘱孕妇充分休息,但此时会导致其体内血液呈高凝状,随之会导致其出现深静脉血栓,导致其康复、住院时间被延长,并因此出现栓子脱落、转移的情况几率很大,故而危及其性命。冯云倩[2]的研究结果显示,剖宫产孕妇接受护理干预的效果明显,并对其负性心理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着明显的改善/减少的作用。

万娜等[3]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使用于计划性剖宫产围手术期中的效果明显,并对其深静脉血栓形成有着有效的预防作用,促使其能够尽早康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为全新性护理理念,护理工作强调术前为孕妇的体质与精神情况做详细评价,并根据所获结果为其准备护理内容,期间强调手术过程中为其做高度精确的操作,以避免其发生较大的应激反应,并在术后全面抑制其传至神经,防止其发生应激信号反应,使得其产后快速恢复,随之缩短其住院时间。故该次研究中观察组孕妇接受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术期护理,通过上述方法中术前、术中、术后的不同护理内容,促使孕妇身心状态得以明显改善,其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其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上述指标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剖宫产孕妇围术期护理工作中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明显,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排气、术后下床活动、切口愈合、住院等时间均见缩短,其心理状态亦稳定,具有极佳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围术血栓剖宫产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