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哮喘护理中康复护理的应用

2018-09-11 02:36杨新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过敏性哮喘小儿

杨新芳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洛阳 471000

小儿过敏性哮喘是儿科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统计资料显示在气候、环境、饮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小儿过敏性哮喘发病率也有所升高,随着患病儿童数量的增多,本病治疗与护理干预逐渐受到临床重视[1]。由于小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健全,免疫力低下,若控制不良极易导致病情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而且经久不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到患儿的身心健康与生长发育,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康复护理则是促进患儿迅速康复的重要途径[2]。为探讨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此次研究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4例小儿过敏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康复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取该院呼吸内科收治的94例小儿过敏性哮喘患儿,纳入标准:①符合小儿过敏性哮喘临床诊断标准;②患儿家长知晓该研究内容并同意参与研究,通过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先天性气道畸形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②临床资料不完整或未获得完整随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中男性患儿25例,女性患儿22例,年龄1~7岁,年龄均值(4.15±1.08)岁,病程 8 d~5 个月,病程均值(3.22±0.56)个月,对照组中男性患儿26例,女性患儿21例,年龄 1~6 岁,年龄均值(4.33±1.23)岁,病程 15 d~6 个月,病程均值(3.41±0.72)个月,两组患儿各项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两组均行常规脱敏治疗,给予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气雾剂200 μg,2次/d,给予抗组胺药富马酸酮替芬片 1 mg,2次/d,注射二羟丙茶碱 0.25 g,3次/d。 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注意安抚患儿及家长情绪,向患儿家长进行健康宣教,使其了解小儿过敏性哮喘疾病相关知识及临床治疗方法,该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缓解其不良情绪和紧张顾虑,耐心回答患儿家长提出的问题。仔细观察患儿各项身体指标变化情况。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①心理康复护理:由于患儿年龄小、自制力弱,发病后容易哭闹不止,治疗依从性不高,此外患儿家长因担心患儿病情及治疗效果,可同时出现焦虑、紧张情绪,故护理人员需要对年龄较大的患儿及患儿家长进行心理护理指导,向患儿家长详细介绍患儿病情、脱敏治疗方法、预后效果等,缓解患儿家长消极情绪,使其能够配合医护人员完成临床治疗、护理工作,帮助安抚患儿情绪。②呼吸道康复护理:临床通常采用氨茶碱静脉给药以解除患儿支气管痉挛,同时配合支气管舒张剂,在给药过程中需要重视呼吸道护理,注意监测患儿心率、血压、脉搏等各项体征,告知患儿家长气雾剂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定时转换体位,引导患儿自主咳嗽,给予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在手法促排痰时护理人员需充分利用所学康复知识,仔细确定痰液停留位置,在特定体位下以特定手法促进痰液排出,拍背时手呈杯状有节奏地叩击患儿胸壁,避免在吸气期叩击,排痰困难时可给予雾化吸入或湿化气道以促进排痰,保证呼吸道通畅。③锻炼指导:在患儿各项体征稳定病情无恶化的情况下,告知患儿家长带领患儿做适量运动,例如户外散步、游泳等,帮助患儿尽快恢复健康。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和瘤两组患儿住院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敷贴过敏、排痰致呕吐、通气致软组织损伤、药物副反应,同时在患儿出院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记录复发率。②采用该科自制《小儿过敏性哮喘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开展满意度调查,在患儿出院前向患儿家长发放问卷,评价项目包括心理指导、呼吸道护理、护患沟通、病情观察、出院指导等,问卷采用百分制,得分95~100分为非常满意,得分85~94分为较满意,<85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两组或多组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统计学检验水准 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复发率对比

观察组住院治疗期间实施康复护理,有1例患儿出现敷贴过敏,1例在使用药物后出现副反应,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26%,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后,共有10例患儿出现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仅有1例患儿复发,对照组则有8例患儿复发,观察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复发率对比[n(%)]

2.2 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

患儿出院前所有患儿家长均完成护理满意度调查,每组回收有效问卷47份,调查显示观察组满意度为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小儿过敏性哮喘是一种儿童十分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为气急、胸闷、哮喘等症状,大量医学资料统计显示约有80%以上的小儿过敏性哮喘在深秋时节发病或复发,常见过敏原有粉尘、花粉、螨虫及部分海产品等[3]。由于小儿过敏性哮喘与支气管炎、慢性咽炎等疾病症状相似,故临床极易误诊。过敏性哮喘患儿往往体质较差,自身抵抗能力不足,极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导致病情加重或复发,鉴于此,在患儿临床治疗过程中强化护理干预,能够最大限度保障患儿安全,护理不到位、不细致、不全面都有可能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与患儿康复进程[4]。

目前临床治疗小儿过敏性哮喘首选药物治疗,而且多配合常规护理干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意识的增强,多元化护理逐渐受到护理专家的重视,科学护理干预能够最大限度缩短病程,增强疗效,获得预期效果[5]。基于此,该院对小儿过敏性患儿实施康复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经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而且复发率更低,患儿家长满意度达到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0%,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与国内其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由此可见,采用常规护理配合康复护理措施,无论是对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复发率,还是在提高家长满意度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6]。康复护理是呼吸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应用于肺结核引起的呼吸肌麻痹,随着呼吸康复医学的发展拓宽,呼吸康复护理在儿科护理中得到进一步应用[7]。呼吸道护理是康复护理的重要内容,其中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是重中之重,需要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采取叩击法、摇震法等促进痰液排出[8]。

综上所述,在小儿过敏性哮喘临床治疗及护理中,配合康复护理能够保障治疗效果,控制疾病复发,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可予以推荐。

猜你喜欢
过敏性哮喘小儿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过敏性鼻炎别再吃冰了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