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8-09-11 02:36韩丽丽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监护室天数性肺炎

韩丽丽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洛阳 471000

重症监护室患者因为病情的严重性,无法进行自主呼吸,需通过呼吸机进行协助,但是长时间使用呼吸机,可造成患者痰液粘稠增多,无法自主排出,长期聚集在患者呼吸道内,易激活内部的炎性因子,造成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延长,严重时可能威胁生命,因此需要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辅助进行更加规范化的护理,通过护理措施的干预,将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促进患者早日康复[1]。该文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该院收治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详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基础数据资料选择在该院接受呼吸机护理的重症监护室(ICU)患者68例为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抽取方式,将实验患者分为例数相等的两组(n=34),对照组患者基本资料: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最小 34岁,最大 73岁,平均年龄(42.16±9.02)岁;观察组患者基本资料: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 (43.02±8.97)岁。分别对两组患者各项情况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主要采用基础护理措施,在患者治疗期间结合对生命体征进行全面监控,按照基础护理程序为患者提供一般护理措施,并遵医嘱进行药物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①心理辅导治疗。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治疗期间,如清醒可能出现对病情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因此需要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护理,将呼吸机插管的工作原理详细告知患者,并采用更加耐心、细致的方式,将患者在机械通气时间内的相应配合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告知,减轻患者在治疗中的心理负担,提升患者治疗的配合度[2];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的性格特点进行心理辅导,如患者自身较为悲观,则需要采用鼓励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如患者自身较为焦虑,则采用温和的态度,给予患者归属感[3]。②呼吸道护理。气囊压力是造成气道黏膜损伤的因素之一,因此需对气囊压力进行科学管理,可采用最小漏气充气方式进行气体充入,充气至患者呼吸无漏气声时止,后再将0.2~0.3 mL气体从气囊中抽出,这样可以对气囊周围的血管壁和黏膜压力进行缓解,为呼吸道提供更好的保护;机械通气过程中需保持呼吸道的全程湿化,因此需对患者痰液粘稠状态进行全面分析,如患者痰液较为粘稠,可在生理盐水中增加沐舒坦,采用雾化治疗的方式,进行痰液的稀释[4]。③呼吸机管路管理。机械通气中细菌主要集聚在管路中,重症监护室患者自身免疫系统较为薄弱,因此需定期对管理进行清理更换,并且对气管深部的分泌物进行培养,便于为患者选择更加合理的抗生素治疗。同时对冷凝液进行及时更换,将呼吸机中的空气过滤器、气体过滤管道、传感器等进行全面消毒,全面预防细菌感染。④体位护理。传统的ICU患者护理一般采用一种体位,灵活性较差,因此需对体位进行转变,如患者长时间采用仰卧位,需对姿势进行调整,将头部抬高,达到30°角,时间为2 h,促进患者呼吸的顺畅,防止长时间平躺对患者肺部造成的负担,防止出现呛咳等情况,进一步减少肺部的感染。其次在进行30°角抬高护理的同时,可利用患者床头可以调节的特质,定期将患者床头调高,同时配合对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进行清理,使得患者的肺部活力得到改善,提升护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以及护理满意率。其中护理质量指标包括:机械呼吸天数、ICU天数、住院天数。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机械呼吸天数、ICU住院天数、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s),d]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s),d]

组别 机械呼吸天数ICU住院天数 住院天数对照组(n=34)观察组(n=34)t值P值13.12±2.34 7.23±2.14 10.831 0.000 12.98±2.78 6.45±2.14 10.853 0.000 21.67±4.56 13.89±2.13 9.014 0.000

2.2 两组机械相关性肺炎发病率比较

观察组发病率(5.88%)与对照组(23.53%)比较,发生率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机械相关性肺炎发病率比较[n(%)]

2.3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4.12%)与对照组(73.53%)比较,满意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n(%)]

3 讨论

重症监护室患者因为自身的病情较为严重,通常需要通过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但是患者因为自身的免疫能力较弱,肺部功能本身受到影响,对于外来细菌的抵抗能力差,长期进行机械呼吸存在较高的感染风险,因此需采用更加科学的护理方法,预防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概率。综合护理主要是将护理理论与实际病情进行结合,提升护理质量[6]。

该研究可见,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病率(5.88%)与对照组(23.53%)比较,发生率降低明显,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4.12%)与对照组(73.53%)比较,满意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为:①综合护理中首先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机制入手,分析病因,通过呼吸道护理,对诱导疾病的内部诱因进行规避,采用呼吸道护理各项措施,加强对患者呼吸道的护理,防止患者因抵抗力较差出现感染;而呼吸机管路清洁则是对外部诱因进行规避,防止呼吸机细菌的侵入,降低感染的可能,进而降低感染的概率[7]。②综合护理中增加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充分考虑到重症监护室患者治疗中的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结合患者实际性格特点制定适宜的情绪疏导方案,保证患者在治疗中维持稳定的情绪,提升治疗的配合度,保证护理满意率。③体位也是诱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因素,患者长期采用一种体位,自身循环受到阻滞,造成局部循环出现问题,因此需及时进行体位的变换,降低患者长时间血液循环不畅而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时采用抬高头部的体位,可以降低胃部长时间平躺而出现的食物反流、误吸等情况,防止胃部食物进入至呼吸道,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促进患者肺部功能的恢复[8]。

综上所述,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患者自主呼吸能力,降低患者感染的概率,维持较好的护理满意率,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监护室天数性肺炎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抑郁筛查小测试
最多几天?最少几天?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生日谜题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米诺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