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检测在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18-09-11 02:36张静山东省费县上冶中心卫生院山东临沂273400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纤溶二聚体下肢

张静 山东省费县上冶中心卫生院,山东临沂 273400

下肢深静脉血栓(英文简称DVT)指静脉血液于下肢深静脉血管中凝结的疾病[1-2],是骨折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具有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及复发率高等鲜明特点,并且深静脉学生形成因素较为复杂,与凝血功能障碍、血栓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易被患者所忽略错失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严重后果。同时,作为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ⅩⅢ交联后纤溶酶水解的物质,D-二聚体其特异性较强且属于纤溶过程标记物[3-4]。鉴于此,该文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12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D-二聚体检测在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进入该院骨科治疗的12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行手术治疗;将术后未并发深静脉血栓的100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20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00例患者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男女比例为57:43),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为46岁、中位数年龄为(66.2±3.4)岁;观察组20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7例(男女比例为13:7),最大年龄为79岁、最小年龄为45岁、中位数年龄为(66.2±3.3)岁。结合上述资料发现,2组患者基本资料中各项信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具备纳入对比研究的价值,并且2组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悉此次实验内容及实验流程自愿签署实验同意书,获得伦理协会同意。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行D-二聚体检测,即医务人员于下肢骨折术前、术后3 d及术后7 d晨起空腹时采集1.8 mL静脉血,选择109 mol/L枸缘酸钠0.2 mL以9:1比例为参照进行抗凝处理,再予以3 000 r/min离心处理且持续离心10 min,分离细胞及血浆。同时,于下肢骨折术前、术后3 d及术后7 d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所有患者。

1.3 判定标准

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阳性为参照判断患者是否合并出现深静脉血栓,并且D-二聚体检测以D-二聚体水平超过0.5 mg/L为参照判断患者是否属于阳性。

1.4 统计方法

该次实验选择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得数据,其计量资料以(±s)为主要表现形式,2组数据对比以t值为参照进行检验,其计数资料以例数为主要表现形式,2组数据对比以χ2为参照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D-二聚体检测结果对比

经检测,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前、术后3 d及术后7 d D-二聚体检测结果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D-二聚体检测结果对比[(±s),mg/L]

表1 两组患者D-二聚体检测结果对比[(±s),mg/L]

组别 术前 术后3 d 术后7 d对照组(n=100)观察组(n=20)t值P值0.37±0.23 0.36±0.25 1.493>0.05 0.31±0.18 1.02±0.19 5.285<0.05 0.36±0.18 2.19±0.65 7.137<0.05

2.2 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彩超检测及D-二聚体检测结果对比

经检测,D-二聚体检测阳性22例、彩超检测阳性20例,说明D-二聚体检测结果与彩超检测结果相接近,其检测特异度为96.00%、敏感度为100.00%及准确度为95.00%。见表2。

表2 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彩超检测及D-二聚体检测结果对比

3 讨论

一般说来,下肢骨折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且深受固定骨折位置及制动患肢的影响下肢血液循环不畅静脉回流缓慢,再者骨折患者机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或静脉壁受损,存在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5-6]。目前临床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以静脉造影为主要方法,但是静脉造影属于有创性检查手段促使其应用范围较窄。伴随医疗水平进步,彩色超声被广泛应用于DVT诊断领域,具有可重复、操作简单及无创等鲜明特点,是临床诊断DVT的有效方法。一旦骨折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时病情普遍相对严重存在出现肺动脉栓塞或下肢深静脉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的可能性。由此可见,做好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诊断工作及时予以相应的干预治疗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作为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ⅩⅢ交联后经水解产生的降解产物,D-二聚体能直接反映机体内是否存在血栓形成或是否出现继发性纤溶等情况。通常情况下,机体内血液中D-二聚体含量较低,一旦出现异常上升现象时则说明凝血纤溶系统被激活,换言之,血浆中D-二聚体生成量上升可视为纤溶功能亢进及机体是否处于高凝状态的主要分子标志。经该次研究发现,纳入对照组及观察组均实行D-二聚体检测,其结果显示2组术前、术后3 d及术后7 d D-二聚体检测结果各项指标相比差异较为显著,说明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机体内D-二聚体水平处于上升状态。由此可见,D-二聚体是临床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检测指标,而掌握D-二聚体指标能判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及演变情况。

综上所述,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实行D-二聚体检测的效果显著,能大大提高其诊断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诊断领域使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纤溶二聚体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过敏性紫癜儿童凝血纤溶系统异常与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美国FDA批准Ryplazim用于成人和儿童治疗1型纤溶酶原缺陷症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在妊娠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