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压力泵预防ICU长期卧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应用及护理分析

2018-09-11 02:36万欣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充气式下肢血栓

万欣

日照市人民医院,山东日照 276826

ICU病患,因其长期卧床无法下床运动,极易导致患者下肢的静脉回流不畅,下肢的静脉血栓病症发生率极高[1]。在临床上通常采用常规性的护理方案,来抑制下肢的静脉血栓病症发生率效果不够理想化[2]。而充气式压力泵的预防护理措施对于长期卧床ICU患者下肢的静脉血栓病症形成,往往可起到极佳的预防效果。故为了分析充气式压力泵在预防长期卧床ICU患者下肢的静脉血栓患者中实际应用价值,结合实际情况,该文择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为研究对象,并对部分患者开展了充气压力泵的预防护理措施,得出心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数字表方法择取该院收治的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重症患者:现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的女患者为20例,男患者为40例,年龄为47~72岁,平均年龄为(57.19±7.77)岁。住院时间为7~25个月,平均的住院时间为(16.35±3.56)个月;对照组患者的女患者为 13例,男患者为47例,年龄为42~67岁,平均年龄为(56.48±8.10)岁。住院时间为7~29个月,平均的住院时间为(18.15±4.16)个月患者以及家属对该次实验知情同意,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临床护理方法 针对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性护理方案,护理方法如下:①日常饮食护理:护士需叮嘱患者尽量进食低盐低脂肪类食物,多进食一下富含较大纤维素的事物,禁食辛辣等一些刺激性的事物,确保患者大便通畅,以避免便秘症状出现,谨防用力咳嗽情况出现,防止对患者下肢静脉的回流产生不利影响;②正确体位护理:正确引导患者尽量将下肢抬高,防止影响到患者下肢静脉的回流。若患者出现了剧烈疼痛或肿胀感、且皮肤发绀、皮温升高等症状表现,护士需及时通知患者的主治医师;护士需将测量患者大腿周径测量次数适当增加,患者两侧肢体的周径若相差在1.5 cm,肿胀与疼痛感加重等情况,护士必须立即通知患者的主治医师予以采取相应的临床检查及治疗措施;③心理干预护理:护理需针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下肢静脉的血栓预防相关宣教工作,做好患者及其家属心理上的辅导,让患者能够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④其他护理措施:护士需积极配合临床医师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等一些原发病的治疗,并及时给予患者右旋糖酐、尿激酶、低分子的肝素钠等用药治疗,做好对患者双下肢部位彩色的多普勒类超声临床检查。

1.2.2 充气式压力泵具体操作 针对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性护理方案基础上,开展充气式压力泵的临床预防护理措施。该次研究当中所应用的充气式压力泵型号为广州LGT-2200s。护士叮嘱患者取平卧位,采用压力式腿套将患者全部下肢包裹好,该压力式腿套必须与主机、套管有效地连接,接通电源,设置该充气式的压力泵实际压强值为20 kPa,保持着缓慢的速度逐渐向着该压力腿套的裸部充气,在该压力值达到之前所预设的压强值时需立即将充气停止,并由患者小腿部位向着大腿方向来挤压该腿套,让患者的血液逐渐流向于下肢部位。同时放气患者大腿部、小腿部及裸部的腿套,确保患者血液回流于下肢。该运行时长需控制在30 min/3次,患者在住院期间均需开展该充气式压力泵的预防护理措施,以切实地防止患者因长期卧床而出现下肢的静脉血栓病症。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措施实施前后血流的平均速度及下肢的静脉血栓实际发生率情况;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措施实施后的下肢周径情况;③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措施实施后下肢的肿胀感、疼痛感、皮温及皮肤颜色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实验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计算,计量资料使用t值检验计算,分别用(±s)、[n(%)]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措施实施前后血流的平均速度及下肢的静脉血栓实际发生率情况

两组患者经过彩色的多普勒类超声仪器检查后显示出,观察组患者在开展充气式压力泵的预防护理措施之前,其股静脉血流的速度处于减慢状态。而观察组患者在开展充气式压力泵的预防护理措施之后,其股静脉血流的速度处于正常状态之中,并未有下肢的静脉血栓症状出现;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了临床治疗中和,其平均的血流速度并未明显的改善,下肢静脉已出现血栓症状的患者为10例。在经过临床治疗后期,观察组患者平均的血流速度实际增加数值为(14.43±7.16)分,静脉血流高峰速度的增加值为(12.67±7.44)分;对照组患者平均的血流速度实际增加数值为(1.45±6.32)分,静脉血流高峰速度的增加值为(1.88±3.72)分。足以表明:观察组患者平均的血流速度实际增加值及其静脉血流高峰速度的增加值,均相比较于对照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未出现下肢的静脉血栓症状,相比较于对照组明显较低,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措施实施后的下肢周径情况

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下肢小腿部周径的增加值为:左侧(0.22±0.05)、右侧(0.18±0.06)。 患者下肢裸部周径的增加值为:左侧(1.06±0.29)、右侧(0.08±0.14);对照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下肢小腿部周径的增加值为:左侧(4.55±1.32)、右侧(4.36±1.44)。 患者下肢裸部周径的增加值为:左侧(4.26±1.58)、右侧(4.52±1.05)。经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下肢周径数据对比,观察组患者下肢小腿部与裸部周径的增加值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措施实施下肢的肿胀感、疼痛感、皮温及皮肤颜色情况

经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者下肢的肿胀感、疼痛感、皮温及皮肤颜色情况比较分析之后,表明相比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肿胀感、疼痛感、皮温及皮肤颜色情况,明显占据优势,两组患者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措施实施下肢的肿胀感、疼痛感、皮温及皮肤颜色情况比较[n(%)]

3 讨论

ICU,中文全称为重症护理病房或深切治疗病房[3]。基于重症护理病房的患者均为重症患者,他们在临床治疗周期相对较长,且短时间内无法下床行走或运动,ICU患者大部分的时间均是在床上。而由于ICU一直卧床,患者的胃肠蠕动能力较低,血液多集中于上半身部位,下肢血液回流必将处于不通常的状态。故长期卧床的ICU患者极易在临床治疗期间因下肢血液的回流不畅而出现下肢的静脉血栓症状,不仅影响着患者后期的临床质量,且还会导致患者下肢出现肿胀或者剧烈疼痛感等不适症状[4]。而常规性的护理方案,往往对于长期卧床ICU患者下肢的静脉血栓形成难以起到干预性作用。故经过该次临床研究发现,充气式压力泵针对于长期卧床ICU患者下肢的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接受充气式压力泵的预防护理方案之后,下肢的静脉血栓形成率极低,足以表明其对于的静脉血栓形成可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猜你喜欢
充气式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一种手外科充气式垫手架的设计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别开生面的充气式太空旅馆
充气式管道封堵装置专利技术分析
玩水更轻松,平衡充气式智能冲浪板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