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自行车训练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康复疗效

2018-09-11 02:36董林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病程支气管哮喘

董林华

莱阳市河洛卫生院内科,山东烟台 265206

支气管哮喘是最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胸闷、气急、喘息等,通过药物治疗后有所缓解,但是若频繁发作会引起气道重构以及不可逆性狭窄,降低肺功能,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能力。目前临床上对支气管哮喘多使用药物治疗,如激素、支气管舒张剂以及免疫调节剂等,虽然可以缓解患者的病情,但是对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不明显。该次对该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在该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40例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组,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对该次使用药物没有禁忌证,排除合并恶性肿瘤、精神障碍、冠心病、脑血管疾病、骨折、帕金森氏病以及下肢肌肉关节病变等疾病的患者,对照组中男性5例,女性15例,年龄21~66 岁,平均年龄为(47.5±10.2)岁,病程为 1~20 年,平均病程为(9.4±3.5)年,观察组中男性 6例,女性 14例,年龄 20~67 岁,平均年龄为(47.4±10.1)岁,病程 1~21 年,平均病程为(9.1±3.2)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基础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20例患者采用功率自行车训练,首先设置功率在10~15 W,运动时间为5~10 min进行热身,然后设置功率在热身功率的50%~80%进行负荷有氧运动,时间为30~45 min,1 次/d,3~5 次/周,训练时间为 3 个月。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s)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s)

组别Peak WR(W)Peak VE(L/min)Peak VO2(ml/min)ACT评分(分) FEV1/FVC(%)观察组(n=20)对照组(n=20)t值P值98.9±12.7 77.0±14.1 16.52<0.05 40.1±8.8 33.7±6.8 8.12<0.05 1753.6±391.5 1412.8±216.5 7.43<0.05 24.2±2.3 18.7±1.6 9.15<0.05 68.5±5.1 66.9±6.6 8.06>0.05

1.3 评价指标

详细记录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PET指标[1],采用运动心肺测试仪,设置功率车的起始功率在20 W,男性以20 W/min,女性以15 W/min的频率逐渐增加功率,保持运动转速在55~65 r/min之间,然后对峰值功率(Peak WR)、峰值通气量(Peak VE)、峰值摄氧量(Peak VO2)等进行监测;对患者治疗后的呼吸情况、生活状况、急救药物的使用、夜间觉醒情况以及哮喘发作情况进行ACT评分,分数越高表示哮喘控制越好;测量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的比值。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以上全部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s)来表示计量资料,对比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eak WR、Peak VE、Peak VO2、ACT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肺功能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 1。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指的是气道高反应性相关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有多种细胞参与,如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气道上皮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等,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可逆性气流受限,包括胸闷、呼吸急促、气急以及咳嗽等[2]。目前临床上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主要是药物,对患者的哮喘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但是若患者哮喘反复性发作,疾病会随着病程的延长以及发病次数的增加而出现心肺功能降低,患者的运动功能也会出现障碍,严重时出现气喘,患者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最终导致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降低甚至是丧失。功率自行车训练属于一种简便的安全的有效的有氧运动方式,对患者四肢的运动障碍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以减轻患者的哮喘症状,延长患者哮喘发作的间隔时间,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的改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血清各类炎性因子的释放减少、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以及IgE水平的减少以及气道高反应性的降低等有关[3]。但是临床上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是否可以进行运动训练存在争议性,运动本身容易引起支气管痉挛而发生哮喘,因此大部分患者不愿接受运动训练,但是该次对该院收治的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功率自行车训练,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eak WR、Peak VE、Peak VO2、ACT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肺功能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功率自行车训练可以改善呼吸情况,减少哮喘发作次数,减少急救药物的使用情况,对患者的呼吸症状有显著的改善效果,从而使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4]。因此,临床上对支气管哮喘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增加功率自行车训练这个有氧运动可以促进患者正常呼吸,使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综上所述,支气管哮喘患者在临床上采用功率自行车训练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正常呼吸,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病程支气管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
颞叶癫痫脑灰质和白质减少及其与病程的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