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08—2014年手足口病疫情年龄分布的综合评价

2018-09-11 02:36吴兴政孙爱峰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年龄组口病年龄段

吴兴政,孙爱峰

1.桦甸市第二人民医院,吉林桦甸 132400;2.白城市卫生急救中心,吉林白城 137000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所引起的是一种常见急性传染病,为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5岁及以下儿童普遍易感,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以该省不同年龄组手足口病疫情年龄分布资料为基础,应用秩和比法阐明近年来该省该病的年龄分布特点,以便指导相关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针对不同高危人群开展针对性措施,预防和控制疾病在人群中的传播和流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按发病年龄统计收集吉林省2008—2014年手足口病不同年龄患者数量,并计算同一年度不同年龄组患者的构成比[1](见表1),以此为基础资料进行手足口病年龄分布特点分析。

1.2 统计方法

按照基于秩和比的分档法[2]分析吉林省2008—2014年手足口病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构成比资料。

2 结果

2.1 秩和比的计算

为方便理解,将各年度按不同年龄段发病人数的构成比按照从小到大顺序编秩 (2010年和2011年15~年龄组构成比相同,由于后者为进位所得,故秩次为2;2012年5~年龄组与2014年1~年龄组构成比也相同,但后者千分位小,故秩次为34),这样计算得到的秩和比越大,说明该年龄段的危险程度越高。这样将表1构成比括号内的数字作为秩次R,按照公式RSr=ΣR/(m2n)计算不同年龄组的秩和比(公式中m表示年度数量,n表示年龄段数量),见表1。

2.2 年龄分布的综合评价

将RSR从小到大排序并统计其频数、计算累计频数和累计概率,查表得到各RSR对应的概率单位Probit。以概率单位为自变量,以RSR为应变量,所得Pearson相关系数r=0.9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方程为RSr=-1.005568327+0.289391387Probit。按照合理分档数表试分6档保留3档,见表2。

表2 吉林省2008—2014年手足口病疫情年龄分布的综合评价

对于表2各等级内的RSR变量,Levene检验表明各等级方差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8681,P=0.47),方差检验表明各等级RSR总体均数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3.58,P=0.001),SNKq检验表明各等级RSR总体均数两两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表 2 为最佳分档。

表1 吉林省2008—2014年手足口病不同年龄段构成比和秩次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传染病,病原体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该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1周左右自愈,少数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者病情发展快可致死亡,目前缺乏特殊治疗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阐明手足口病的年龄分布特点,可以明确不同年龄段儿童感染危险程度,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和控制疫情在易感人群中的传播。

该研究以吉林省2008—2014年手足口病不同年龄段构成比为基本资料,应用基于秩和比的分档法来阐明吉林省手足口病的年龄分布特点。在编秩时,为方便理解,将各年度按不同年龄段发病人数的构成比按照从小到大顺序编秩,这样计算得到的秩和比越大,说明该年龄段感染的危险程度越高。由表2可知,3~和 2~年龄组属于高危人群,4~、1~和 5~年龄组为中等危险人群,15~、10~和 0~年龄组属于低危险人群,可见该省应注重2~4岁年龄组儿童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不可忽视处于中等危险程度的1~2岁和4~10岁年龄组儿童;0~1岁年龄组儿童属于低危险人群,可能与其从母体获得的免疫力有关。

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应采取并配合上级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取以下措施。

①临床医生和防保人员要高度重视在流行季节前就诊学龄前尤其是2~4岁儿童,高度警惕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的患儿。医生应做到手足口病尽早预防,尽早转诊确诊重症患儿,尽可能降低重症患儿病死率水平。

②预防和控制疫情的爆发流行。在流行季节,疾控中心、医院预防保健科和村卫生室要积极开展疾病监测工作,做到职责分明,分级响应,早发现早介入,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医院防保人员要对确诊患儿开展个案病例调查和随访,写出调查报告。协调卫生和教育部门积极开展联防联控,实现信息互通。有疫情爆发趋势时,要及时向政府通报疫情,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要充分利用政府公共资源,政府主导协调社会资源,加上卫生计生部门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有效控制疫情的爆发流行。

③积极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在流行季节,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要亲自指导参与并落实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措施。有疫情托幼机构要隔离送诊患儿,同时落实好预防控制措施。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对儿童开展晨检、因病缺课儿童登记追踪、严把患儿复课关,做好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对儿童及其家长开展关于手足口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和卫生习惯,控制疾病的传播和流行。流行季节前,要遵循自愿、知情、自费的原则组织,在学校和家长配合下开展EV71疫苗接种工作。

④开展防治知识专题培训。每年邀请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和临床专家对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防治知识培训,重点培训儿科、急诊科、预防保健科、村卫生室等重点科室的相关医务人员,提高其早期识别手足口病及其重症病例的能力。

⑤规范转诊机制。建立健全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市级定点医院转诊体系。各级医生要高度警惕,早发现、早诊断、早转诊重症患儿。

⑥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疾病流行前和流行季节,医院要充分利用接种门诊开展健康教育,播放手足口病宣传影像,设立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进行手足口病健康咨询;在儿保门诊实行面对面的健康教育,儿科门诊设立健康教育宣传专栏,播放宣传影像资料;在城市和农村社区,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对儿童及家长开展健康知识讲座,逐步提高家长的健康意识,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卫生习惯。同时开展健康教育进社区活动,通过播放小电影资料、自编自演文娱节目活动与健康知识结合,全面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⑦要制定规范的诊疗、转诊和院感管理措施。接诊医生应做好手足口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重症病例的识别转诊,赢得最佳治疗时机。做好确诊病例报告治疗工作,做好患儿家长沟通教育,家长应告诫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和玩耍。家长应及时晾晒或消毒患儿衣物,及时消毒处理患儿粪便,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发展情况,居家治疗患儿病情变化时应及时就诊。医院应做好手足口病院感防控工作,做好预检分诊,病例分流,发热出疹病例导诊到发热门诊接诊。增加候诊和就诊区域的清洁消毒频次,采用湿式清洁方式清扫室内。医务人员应注意交叉感染,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例后均应认真洗手或消毒双手,或更换使用一次性手套。消毒处理诊疗过程可能污染的非一次性仪器、体温计、其他物品以及住院患儿使用的病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

⑧有效运转“政府主导协调”“医校共建”“监测预警分级响应”模式。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医院预防保健科设专人负责辖区内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开展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日常常规防病指导,每学期1次培训学校分管卫生人员,开展日常疫情监测。要及时处理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患儿隔离期满后经医院确诊没有传染性后方可返校,做好个案调查和随访指导工作。

手足口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较高,危害性较大。吉林省儿童手足口病发病主要集中在1~3岁,提示可能与低年龄儿童人群免疫力水平低有关,一般成年人可以通过隐性感染获得免疫力;吉林省发病季节高峰为6~8月,7月或8月为最高峰,呈单峰分布[3]。因此需要针对手足口病的年龄分布和季节分布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要全方位调动全社会协作分工,有效防控手足口病,降低发病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控制患儿病死率水平,更好地保护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猜你喜欢
年龄组口病年龄段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对广东省成年男子BMI指数的分析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从认知角度看不同年龄段儿童音乐学习能力
历次人口普查中低年龄组人口漏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