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患者实行个性化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

2018-09-11 02:36鲁守苗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肾病个性化血糖

鲁守苗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壮岗镇中心卫生院内科护理,山东临沂 276615

随着社会发展,改革变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糖尿病患病率越来越高。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主要死因,是由糖尿病引起的性质最严重,危害最大的一种慢性的并发症,由于糖尿病导致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导致患者肾小球硬化,出现糖尿病肾病[1],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近些年来,已不是威胁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对糖尿病患者的威胁节节攀升,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该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该院接受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治疗糖尿病肾病,其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 55~72 岁,平均年龄(63.5±5.5)岁,观察组患者采取个性化康复护理,其中,男性10例,女性15例,年龄 53~70 岁,平均年龄(53.5±4.6)岁。 参与该次研究的50例患者,均符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确定标准;沟通能力正常;无精神疾病史;无儿童;排除急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瑞舒伐他汀钙片过敏患者;所有患者同意参加并签署同意书。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采取个性化护理。

个性化护理:①成立专门的个性化护理小组,由1名主管以上护师主管,3名护师和4名护士协助,成立个性化护理小组。②血压、血糖的管理:个性化护理小组指导患者合理使用降糖药,密切关注患者的基础生命体征,检测患者血糖并详细记录,及时报告医生,根据患者血糖波动调整患者的用药方案。根据患者病情适当给予利尿剂,如:呋塞米。每天早上、中午,测2次血压,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了药物不良反应。③心理护理:糖尿病的出现对于患者来说就是一个打击,影响患者饮食、心情,肾病并发症使患者的压力加剧,糖尿病肾病病程长,病情复杂,终末期只能接受肾脏移植,因此,患者心理压力大,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需要和患者及其家属多进行沟通与交流,准确把握患者疾病治疗心理,针对患者的不良情绪及时采用音乐、谈话、活动等疗法进行干预,以此有效疏解不良情绪,增强患者疾病有效控制的信心;并且家属需要在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的基础上通过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给予患者家人的关心,以此促使患者能够在疾病控制期间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各项治疗与护理操作。④健康教育:指导并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为患者详细讲解发病机制、病因、治疗方式、预后等情况。具体健康教育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在护理前找寻与糖尿病肾病有关的知识整理成册发放给患者及其家属,促使其可以在治疗期间对该疾病有一定的准确认识。之后个性化护理小组可以邀请院内具有丰富糖尿病肾病护理经验的护士长对所有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以此让患者在通俗易懂的讲解中把握疾病饮食控制、用药干预等方面的知识。最后护理小组需要结合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询问患者、家属是否对疾病存在不了解或疑问的地方,如果有及时进行一对一的讲解。⑤饮食护理:糖尿病肾病可通过饮食来控制病情的发展,控制血糖升高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措施,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指导患者多食蔬菜、粗纤维的食物,减少热量和蛋白质的摄入,如患者有水肿,应控制盐的摄入,如水肿严重,严格限制盐的摄入;同时需要控制患者甜食的食用量,护理人员每天结合患者以往的饮食方案,制定疾病治疗护理期间的标准化饮食方案,确保患者每天摄入身体所需的热量,如果患者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使用白糖水进行干预[2]。⑥用药护理:糖尿病肾病患者在疾病预后中需要服用大量的药物控制病情,但是由于服用的药物种类较多,很多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差,导致治疗结果不理想,所以个性化护理小组需要加强对患者应用个性化康复护理方案,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培养患者按时定量用药的习惯。其中患者在进行胰岛素的注射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提前告知患者胰岛素使用时的操作方法以及使用剂量、注射位置,以便患者正确操作;服用降压药物时,指导患者按照规定的剂量来服用,避免过量服药后造成肾脏负担;每天每间隔2 h指导糖尿病肾病卧床患者翻身1次,降低压疮发生率;如果患者身体有明显的全身浮肿,护理小组的护士需要使用乙醇擦拭患者背部,缓解浮肿。⑦运动康复护理:康复期间个性化护理小组的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身体康复情况,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以便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控制效果较好时,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身体锻炼,促使其尽快恢复身体健康,减轻疾病带给患者的身心痛苦,提供生活质量,可以早日开始正常的工作与学习活动。在疾病有效控制的初始稳定阶段,患者多采取散步、太极拳等运动形式进行持续性的康复锻炼,如果患者有明显的出汗表现则表示运动有效;后期患者可以采取上下楼梯走、慢跑等运动方式来锻炼身体,以此逐渐增强患者的身体免疫力,增强体质。

1.3 观察标准

用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的血糖、尿蛋白、甘油三酯,两组数据进行对比。

1.4 统计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效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对比(±s)

组别 空腹血糖(mmol/L)餐后2 h血糖(mmol/L)甘油三酯(mmol/L)尿蛋白(g/24 h)观察组(n=25)对照组(n=25)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15.2±3.5 6.8±0.7 15.8±3.2 8.8±0.6 3.82±0.77 9.6±0.8 3.76±0.73 10.5±0.7 2.54±0.89 1.32±0.45 2.32±0.54 1.83±0.76 4.0±0.60 1.5±0.7 4.35±0.29 2.3±0.9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后期常见的并发症,出现肾小球硬化,尿蛋白升高等症状,是威胁糖尿病患者危及生命最严重的并发症,主要为糖尿病患者产生高血压,全身出现水肿,甚至可出现肾衰竭,肾衰竭的出现意味着患者只有换肾,生命才能得以延续[3]。

糖尿病至糖尿病肾病分为5个阶段[4]:1期(功能改变期):又称肾小球功能亢进期或滤过率增高期。为糖尿病早期肾小球滤过率既有增加,这阶段可持续数年。2期(早期肾小球病变期):又称静息期,或正常白蛋白尿期。常出现在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病程18~24个月。3期(隐性肾病期):或早期糖尿病肾病,常出现在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5~15年后。该期主要损害肾小球基底膜电荷屏障。4期(糖尿病肾病期):又称持续性蛋白尿期或临床糖尿病肾病。此期可有大量蛋白尿,伴有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蛋白血症。5期(尿毒症期):即终末期肾病(ESRD)[5]。

通过临床数据反馈,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对糖尿病的改善,有利于患者的预后,糖尿病肾病由糖尿病发展而来,因其个体具有差异性,所以,常规的护理措施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中显得微不足道,个性化护理针对患者,因人而异,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糖尿病肾病患者实行个性化康复护理的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肾病个性化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重女轻男”的肾病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猪的血糖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