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对骨外科患者手术前失眠的影响

2018-09-11 02:36马桂梅田晓英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骨科康复心理

马桂梅,田晓英

莱西市人民医院,山东青岛 266600

骨科患者手术前易出现失眠症状,严重的睡眠不足不利于患者保持正常的生理状态,可干扰手术的顺利进行,甚至可影响患者的预后质量[1]。该研究通过对该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72例手术前失眠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术前睡眠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手术前失眠的骨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的年龄在 18~75 岁,平均年龄为(51.1±2.6)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年龄在18~75岁,平均年龄为(51.6±2.7)岁。两组患者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类型为回顾性分析试验,试验地点为莱西市人民医院。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常规监测患者的各项体生命体征,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可给予适量镇痛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康复护理措施,方法如下。

1.2.1 心理护理 部分患者对手术的效果存在一定的担心,同时担忧术后可能出现后遗症,因此术前患者易出现焦虑、恐惧心理,大大降低了手术的配合依从性[2]。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细致地为患者介绍手术的相关注意事项和手术的必要性,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问题,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1.2.2 环境护理 环境的舒适度是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前应充分做好环境护理,保持环境的整洁,定期对环境进行消毒,预防院内交叉感染,为患者提供温馨、安静的住院环境,睡前可为患者播放舒缓音乐以促进患者入眠[3]。

1.2.3 康复护理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睡前可指导患者排尽大小便,用温水泡脚,可播放舒缓音乐,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必要时可对患者进行穴位按摩和推拿[4]。

1.2.4 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手术前不可进食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品,饮食不宜过饱,多进食纤维素类食物,保持大便通畅。睡眠质量不佳的患者可在睡前饮用少量热牛奶,减少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

1.2.5 健康宣教 手术前充分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心理耐受度,叮嘱患者家属与患者保持良好的互动,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5]。

1.3 观察指标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情况,总分≤7分表示睡眠质量良好;总分>7分提示睡眠质量较差。记录两组患者的睡眠改善情况:①显效:睡眠质量显著改善,连续3晚睡眠时间延长两小时以上,或连续3晚睡眠时间超过6 h;②有效:睡眠质量明显改善,连续3晚睡眠时间延长1~2 h或连续3晚睡眠时间超过4 h;③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表1 两组患者的 PSQI得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 PSQI得分比较[(±s),分]

组别 入睡时间 睡眠时间 睡眠效率 安眠药应用 日间功能PSQI 总分观察组(n=36)对照组(n=36)P值1.12±0.51 1.20±0.54>0.05 1.09±0.35 1.51±0.42<0.05 0.65±0.31 1.26±0.48<0.05 1.02±0.56 1.33±0.51<0.05 0.14±0.10 0.81±0.31<0.05 1.13±0.41 1.68±0.51<0.05 5.61±1.02 9.32±1.21<0.05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试验中产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使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PSQI得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应用、日间功能、PSQI得分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入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的睡眠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睡眠改善情况总有效率为94.44%(34/36),对照组的睡眠改善情况总有效率为77.78%(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 2 所示。

表2 两组的睡眠改善情况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事故意外伤、高处坠落伤及职业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使得该院门诊接收的创伤、肩周炎、腰间盘突出症等骨科疾病患者不断增加[6]。部分骨科疾病由于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使得患者在手术室前易产生焦虑、不安心理,加上自身手术知识的缺乏和疼痛应激反应,使得患者的术前容易出现失眠症状,从而加剧手术时的疲劳感,不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质量[7]。

临床调查发现影响骨科手术患者术前失眠的主要因素包括疼痛和不良心理因素[8]。由于多数骨外科患者伴有疼痛症状,严重的疼痛刺激会使患者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可能引起部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降低手术的配合度。除此之外,剧烈的疼痛感还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9]。另一个主要因素是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由于多数患者缺乏对手术治疗相关知识的了解,加上护理人员健康宣教不到位,导致多数患者在术前对手术多伴有恐惧心理。总之,疼痛因素和不良的心理因素使得患者的睡眠质量大打折扣,而睡眠质量不佳将会影响次日手术结果,因此应加强对骨科手术患者手术前的各项护理,提高患者手术前的睡眠质量[10]。

该研究通过在手术前给予患者康复护理,强化对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疏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告知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患者对手术的心理负担;对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可采用按摩、音乐疗法等综合疗法,辅助患者睡眠,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术前禁止食用辛辣、刺激及兴奋性食物,饮食不宜过饱;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指导,叮嘱患者家属保持与患者的良好互动,给予患者充分的家庭支持,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手术治疗。通过上述一系列康复护理手段,显著提高了骨科患者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

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应用、日间功能、PSQI得分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睡眠改善情况总有效率为94.44%(34/36),对照组的睡眠改善情况总有效率为77.78%(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提示相比于常规护理,对患者实施综合性康复护理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睡眠效率,减少睡眠不足对手术结果的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骨科患者手术前受焦虑情绪和严重疼痛感的影响,易出现失眠症状,因此应给予患者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从而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而综合性康复护理是一种较好的护理模式,适于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骨科康复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