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半髋关节置换术后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2018-09-11 02:36孙秀云曲晓静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股骨颈髋关节康复

孙秀云,曲晓静

莱西市人民医院,山东青岛 266600

股骨颈骨折是在老年期患者群体中具备较高发病率和常见性的骨折疾病类型,最近几年以来,伴随着我国现有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发展趋势日渐深入,老年期股骨颈骨折疾病的报告发病率测算数值呈现了程度显著的逐渐提升变化趋势,给患者实际获取的生存质量造成了极其显著的不良影响。在我国基础性临床医学事业的现有发展演化背景之下,手术治疗方法是临床中针对老年期股骨颈骨折患者展开治疗处置的基本方法,而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方法本身凭借其具备的高安全性和治疗效果确切性特点而获取了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和大量运用[1-3]。在2015年4月—2017年6月期间,该院以临床中收治的部分62例接受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老年期股骨颈骨折术后治疗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借由针对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获取了较好的临床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该院骨科接诊收治的62例老年期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满足老年期股骨颈骨折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符合接受半款环节置换手术治疗的临床指征,且自愿参与该次调查研究工作环节。在以患者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先后次序作为参照指标条件下,借由对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的运用,将全部入选患者均等划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分别包含31例患者。参照组中有男性21例,女性10例,年龄介于 64~77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4±0.4)岁,研究组中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介于63~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6±0.6)岁。研究组患者和参照组患者在年龄,以及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生理指标 社会/家庭指标 情感指标 功能指标 附加/关注指标 生活质量总分指标研究组(n=31)参照组(n=31)t值P值19.32±2.11 15.17±2.21 7.562<0.05 19.73±2.35 14.21±2.24 9.450<0.05 14.74±1.29 10.57±1.22 13.076<0.05 16.82±2.14 13.78±2.01 5.765<0.05 20.83±2.32 16.49±2.30 7.397<0.05 88.71±6.93 75.58±6.43 7.733<0.05

1.2 临床护理处置干预方法

针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针对研究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其具体内容如下:①体位护理:护士应当在老年期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之后,指导其以平卧体位实施卧床休息过程,要严格结合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和临床病情表现特征,将患者的床头部分实施角度介于0.00°~30.00°之间的抬高处理,为有效且彻底地规避患者在住院卧床休息过程中发生压疮问题,护士应当每间隔2.00~4.00 h的时间协助患者完成一次翻身过程,并且遵循固定的时间周期为患者完成身体清理和更换衣物。②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期股骨颈患者完成半髋关节手术治疗环节之后,护士可以在患者术后麻醉过程苏醒之后,协助患者具体开展患病侧腿部肢体和足部屈伸运动过程,以及股四头肌部位和臀肌部位的等长性收缩运动过程,并且在上述治疗处置过程中为患者辅助性实施向心性按摩辅助护理支持过程,每次按摩处置过程的持续时间介于15.00~30.00 min之间,这一过程每天需要完成3~6次。从患者手术治疗过程结束之后的第二天开始,护士要逐渐引导和支持患者开始完成深呼吸锻炼过程,继而逐步指导患者在适当化的强度控制条件之下,指令患者完成上肢部位的屈伸运动过程和外展运动过程,踝关节部位和足趾部位的屈伸运动过程,以及针对患病侧臀肌部位、股四头肌部位,以及腓肠肌部位的静力性收缩运动过程,并且在上述康复训练环节的反复性组织实施过程中,支持和确保患者的肢体结构部分的血液循环生理机制逐步进入良好通畅状态。

1.3 临床评价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指标和各项生活质量功能指标(生理指标、社会/家庭指标、情感指标、功能指标、附加/关注指标,以及生活质量总分指标)。

1.4 统计方法

择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完成该次研究过程中的统计学数据处理分析过程,针对患者的各项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 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指标比较,统计学有差异(P<0.05)。 详情参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指标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功能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生理指标、社会/家庭指标、情感指标、功能指标、附加/关注指标,以及生活质量总分指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疾病是我国老年期患者群体中最为常见的骨折疾病病理表现类型,在我国现有人口群体结构的老龄化发展趋势日渐深入和老年期患者的骨质疏松病情的不断加剧条件下,老年期股骨颈骨折疾病的临床报告发病率呈现出了表现显著的逐年提升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的生存质量状态造成了极其显著的不良影响,引起了相关领域基础研究人员的持续密切关注[4-6]。从现代临床医学事业的综合性发展演进路径角度展开阐释分析,切实选取科学有效的方法针对老年期股骨颈骨折患者选取和运用恰当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方法,对于支持和确保患者顺利获取到最佳临床结果具有重要意义[7-8]。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理指标、社会/家庭指标、情感指标、功能指标、附加/关注指标,以及生活质量总分指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上所述的数据性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接受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老年期股骨颈骨折术后治疗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获取到较好的临床结果,相关经验适宜临床推广。

综上所述,针对接受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老年期股骨颈骨折术后治疗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相较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指标,优化改善患者的生理指标、社会/家庭指标、情感指标、功能指标、附加/关注指标,以及生活质量总分指标,优化改善患者在接受术后康复治疗过程中的整体效果,相关经验适宜临床推广普及运用。

猜你喜欢
股骨颈髋关节康复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髋关节活动范围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