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进式教学模式在口腔修复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018-10-20 03:22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9期
关键词:医患医学生口腔

口腔修复学由于涉及学科范围广泛,理论知识抽象,因此一直是口腔医学生的难点[1],特别是自进入临床实习以来,部分学生出现基础知识不扎实,医患沟通不自信,很难形成系统的临床思维体系,为了使学生更好转换角色完成临床实习,我们运用模型系统、医患模拟训练、真实案例为导向的模式进行了递进式教学的探索。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遵义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2013级在本院附属口腔医院实习(2017年1—12月)由同一老师带教的学生中随机抽取20名学生,分为实验组10人、对照组10人。

1.2 研究方法

实验组口腔修复科的实习共12周,每周有不同的教学任务,具体安排如下:第1周,口腔修复模型演示系统的学习(鉴别、分类、总结。见图1、图2);第2周,观摩带教老师临床接诊;第3周,医患模拟训练(见图3);第4周至第6周,辅助带教老师临床接诊;第7周至第11周,在带教老师指导下独立接诊较复杂的病例,并针对典型病例进行病例讨论2次;第12周:教学评估。其中自第4周起每周进行病例讨论2~4次,由典型病例过渡到复杂病例,案例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执医考试大纲要求,精心编写完成的。事先由老师向学生发布本周的病例讨论案例,学生通过查找相关文献、书籍,最后集中进行小组讨论,由老师对讨论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总结。自第7周独立接诊后,每周上交1份独立临床接诊病例分析报告。根据临床上看似杂论无章的病情信息,带教老师具体问题具体指导,学生通过亲自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不断获取经验。

口腔修复模型演示系统的模型库包括所有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模型、修复方式及修复步骤,学生能够直观、系统学习抽象的理论知识。在医患模拟训练时,让学生轮流模拟接诊医生及就诊患者,亲身体验医患双方的心理状况。

对照组采取传统实习安排;1~11周跟随带教老师临床接诊处理患者,学生在一旁跟着见习、实习,不做特殊训练,第12周与实验组一同进行教学评估。

1.3 教学结果评价

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问卷、临床接诊能力的考察,对各组学生在同一时间进行考核。其中基础知识问卷包括40道基础知识题,3道病理分析题;临床接诊能力的考察针对具体患者,包括医患沟通、接诊技巧、临床检查、诊断、处置的正确性等方面的考察,满分100分。

图1 修复学疾病模型演示系统

图2 实习生学习模型图

图3 医患模拟训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比较,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础知识问卷调查

20名学生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的知识点掌握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1。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基础知识问卷成绩比较(分)

2.2 临床接诊能力考核

临床接诊能力考察结果见表2,实验组学生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结合能力成绩比较(分)

3 讨论

口腔修复学是以基础医学、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循证医学、材料学、工艺学、生物力学、工程技术学及美学为基础的专门学科[2]。该学科因其内容繁杂、抽象等特点,在理论教学中学生难以充分理解,即使通过视频教学、实验操作、模型示教等多种形式教学,学生们对很多力学、材料学等内容仍无法完全理解[3]。其次,口腔修复学作为医学生进入实习阶段前最后一门专业课,与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并称为口腔临床的三大基础学科,最终学生们要通过实习形成独立的临床思维体系,运用理论知识思考、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因此实习阶段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更不容忽视[4]。医院带教作为医院和学校联合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实习带教期间应该侧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对我们的实习带教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带教方法,教学内容随意性强,教学目标不明确,也没有系统的带教方案,没有严格的考核系统,学生的实习效果不明显,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较弱,带教成效难以满足临床需求[5]。

本次研究所选用的递进式教学法,实现了由修复学模型系统、医患模拟训练和真实案例为导向构建的递进式教学模式。首先,通过模型可以直观理解掌握课堂所学内容,同时,一些模型是临床上真实的、有代表意义的病例所复制的模型,摆脱传统教学中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和内容,使学生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学到临床真正实用性知识,克服了传统的全口、可摘局部义齿人工绘图方式,也让学生学到相关模型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发展与特点[6]。

其次,开展医患模拟训练,能提高医学生综合思维、独立临床决策、应变沟通等能力,增强自信以帮助医学生适应真实的临床工作[7];教会学生运用专业术语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把医学内容准确通俗地说清楚,并且能向患者及家属表达自己的关心,能为患者设身处地的考虑[5];研究表明,这种训练方式有别于常规的灌输式教育,让学生由切身参与的体会,更加能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8]。

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充分展现口腔修复诊疗特点,遵循口腔修复技能学习规律,研究证明病例讨论是培养医学生系统临床综合分析判断力的好方法,在问题的解决中学习隐含在问题中的知识[9]。增强教学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理论性。强调围绕具体的问题(实际病例),获取知识,发展技能,以问题为导向学习知识和技能[10],同时,给予学生最充分的自由度,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病例讨论,使同学能串联已掌握的知识,发现自身缺陷,并通过提出假设,引导他们合理推理,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分析和判断问题的习惯,逐渐由医学生向医生过渡,适应社会对口腔医学人才的需求[11]。

自学生独立接诊后,每周上交1份独立临床接诊病例分析报告。学生可以展现自己所做的典型病例,也可总结对某种疾病的诊疗体会,通过带教老师的点评、总结,使学生更清楚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同时教会学生如何积累临床经验,如何更好的将理论知识与临床部分结合[12]。

综上所述,递进式教学方法在口腔修复学带教中灵活多变,适用性强,可有效地提高临床带教水平,增强学生的实习满意度,有效提高临床技能水平,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猜你喜欢
医患医学生口腔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解答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