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护士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018-10-26 09:21白永梅王东博潘悦达杨亚琼韩德民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20期
关键词:总分量表问卷

白永梅,王东博,潘悦达,杨亚琼,韩德民*

(1.首都医科大学,北京 100069;2.北京同仁医院,北京 100730)

世界卫生组织将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定义为:不同的文化体系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他们生活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事情的有关生活状态的体验[1]。而作为医疗卫生行业一线的护士,也是为病人提供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的主力军,其生活质量状况将直接影响其服务质量,因此对其生活质量投入足够的关注十分必要,尤其是在拥有优质医疗资源的北京市。大型“三甲”医院人满为患,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了解护士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改善其生理、心理健康状况,对于提高护理群体生活质量、加强护理队伍的建设、保障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

2017年3月—8月,在北京市某“三甲”医院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250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发放纸质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8.8%。纳入标准:(1)该“三甲”医院护士;(2)从事临床护理工作;(3)自愿接受本调查(本次调查为不记名问卷,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不符合纳入标准者;(2)休假及长期不从事临床工作的护士[3]。1.2调查内容

本研究的调查工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信息表;第二部分为SF-36健康调查量表,量表共36个条目,分为生理健康总评(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PCS)和心理健康总评(Mental Component Summary,MCS)两个领域。该量表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病病人生活质量的测评、人群的健康状况评价、预防性干预及保健措施的效果评价、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的决策等[4]。本课题坚持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遵循自愿、保密、公平、有益的原则。

1.3 质量控制

课题设计阶段通过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咨询,展开预调查,确保研究的可行性、科学性、合理性;研究实施阶段对研究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待问卷提交后检查问卷的完成情况,及时查漏补缺;数据处理与分析时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数据分析请教专业的统计人员给予指导和帮助[5]。研究结果有助于卫生决策者关注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也利于为护理人员制订及实施科学的生活质量提高方案提供理论支持[6]。

1.4 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专业软件Epidata 3.1建立问卷库,进行问卷的录入;使用Excel软件对录入的结果进行整理;采用Stata软件以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进行变量相关性检验,且分别以SF-36健康调查量表总分、生理健康得分和心理健康得分作为因变量,将调查对象个人基本信息(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和生活方式)中的18个指标作为自变量,在睡眠情况、饮食情况、体育锻炼为逆向问题的情况下,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与P值均为双侧概率[7];采用VIF(方差膨胀因子)值和White进行检验。

2 结果

2.1 SF-36健康调查量表信度和效度

量表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905,表明量表具有很好的内部一致性;因子分析产生了8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66.901%,并在相应项目上有较强的因子负荷;量表在总分、生理健康以及心理健康领域得分的区分度值为0.322~0.379,表明本次调查不同得分水平具有显著的鉴别区分效应。

2.2 护理人员生活质量现状

本次调查共在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抽取247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其中有效样本247例,247例样本的总分为(68.28±13.42)分,生理健康领域得分为(72.33±14.52)分,心理健康领域得分为(66.44±15.49)分,调查对象生活质量得分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显示,本次调查的护士与国内常模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3 护士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见表2~3)

结合SF-36健康调查量表得分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单因素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可知,睡眠情况、体育锻炼与受调查护士生活质量总分呈正相关(P<0.05),文化程度、周工作时长与受调查护士生活质量总分呈负相关(P<0.05)。睡眠情况、饮食情况与受调查护士生活质量总分呈正相关(P<0.05),周工作时长与受调查护士生活质量总分呈负相关(P<0.05)。睡眠情况、体育锻炼与受调查护士生活质量总分呈正相关(P<0.05),文化程度、周工作时长与受调查护士生活质量总分呈负相关(P<0.05)。

表1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护士与国内常模生活质量得分比较(±s,分)

表1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护士与国内常模生活质量得分比较(±s,分)

注:BP:躯体疼痛(Bodily Pain);GH:一般健康状况(General Health);MH: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PF:生理机能(Physical Function);RE:情感职能(Role Emotional);RP:生理职能(Role Physical);SF: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VT:精力(Vitality)[5]

量表SF-36维度BP GH MH PF RE RP SF VT护士66.60±18.49 59.79±21.37 63.71±16.34 88.44±14.85 71.53±38.18 68.83±38.98 82.24±21.30 62.77±17.33国内常模83.30±19.70 68.20±19.40 78.80±15.40 87.60±16.80 85.30±17.70 83.00±20.70 84.80±17.70 70.10±16.80 t P-9.06-8.83-9.44-13.19-6.14-5.64-11.28-10.17<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

2.4 回归结果检验

如表3所示,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自变量的检验中,3个回归方程中自变量的VIF值均小于10,证明自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检验证明,各因变量之间多重共线性程度小,参数估计量较为合理,显著性检验有意义。通过White检验可得,P>0.05,证明原假设(不拒绝方差相同)成立,因此可认为原始数据不存在异方差情况,显著性检验有意义。综合以上两点,证明多元逐步回归方程成立。

3 讨论

3.1 护士群体生活质量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247名护士的SF-36量表总分为(68.28±13.42)分,生理健康领域得分为(72.33±14.52)分,心理健康领域得分为(66.44±15.49)分,受试对象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01)。已有研究表明,护士生活质量较一般人群低,而“三甲”医院护士生活质量更低[1-2]。因此,该院护士生活质量急需得到关注并结合医院实际加以改善。

3.2 影响护理人员生活质量的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影响护士生活质量的因素包括:良好的体育锻炼、高质量的睡眠以及规律的饮食是护理人员生活质量提升的保护性因素;高学历以及过多的周工作时长是护理人员生活质量提升的危险因素。

3.3 对策

相关领导层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等测试,筛查出生活质量较差者,其中缺乏体育锻炼、睡眠质量差、饮食不规律、高学历以及周工作时间超过56小时的护理人员应是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对象。有关部门应从物质、精神、环境等多方面入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满足护士的不同需要,使其有足够的精力投入日常护理工作,如给护士足够的休息时间,使其保证充足睡眠;加强医院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确保护士适量的体育锻炼;对在规定时间内吃午饭的护士加以奖励,确保其饮食规律;给予连续工作时间过长的护理人员休假等奖励,从物质、精神、环境等方面提高护士生活质量,以提高护士的生活满意度。

受调查时间、人力和物资等因素的限制,尚未对影响“三甲”医院护士生活质量的不同因素进行干预,使本研究的许多结论成为一种假设[8],导致结论的真实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表2 护士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s,分)

表2 护士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s,分)

注:*P<0.05;**P<0.01;***P<0.001

?

表3 护士生活质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猜你喜欢
总分量表问卷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问卷网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