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检测及意义

2018-10-26 03:43张家明卓少贤谢朝阳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20期
关键词:消化道良性血清

张家明,洪 流 *,卓少贤 ,温 本 ,谢朝阳

(1.广东医科大学附属湛江中心医院,广东 湛江 524037;2.广东医科大学,广东 湛江 524000)

消化道恶性肿瘤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持续升高,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显著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因此,有助于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方法——血清肿瘤标志物(TM)检测显得尤为重要。在肿瘤形成早期,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血管生成备受关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重要的血管生成正性调节因子;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由肿瘤细胞特异产生,是恶性肿瘤及周边血管大量扩增的物质基础,两种TM与恶性肿瘤血管的形成密切相关[1-2]。本文主要通过检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SGF及VEGF水平,探讨其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84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均为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湛江中心医院住院的患者(肝癌25例、胃癌21例、肠癌38例),其中男46例,女38例;年龄33~71岁,平均年龄53岁。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进行放疗或化疗,均排除合并有其他疾病,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确诊。选择经临床及病理确认的消化系统疾病(胃肠道炎症、溃疡、息肉等)患者40例作为良性疾病组,另以3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5天,手术后7天、14天各采集静脉血3 ml,良性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患者只采集1次空腹静脉血3 ml,所有标本均放置在无抗凝剂的一次性干燥试管中,室温静置30分钟,离心半径10 cm,3 000 r/min离心10分钟,分离吸出血清1 000 μl,放置在-20℃冰箱保存备用。所有标本均检测TSGF及VEG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VEGF(试剂盒购自深圳晶美生物工程公司),检测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按说明书在贝克曼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设置工作参数,进行定标及测定TSGF。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消化道恶性肿瘤与良性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清TSGF、VEGF水平比较(见表1)

84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SGF、VE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良性疾病组患者(P<0.01);良性疾病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疾病组患者血清TSGF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表1 不同组患者血清TSGF、VEGF水平比较(±s)

表1 不同组患者血清TSGF、VEGF水平比较(±s)

注:与正常对照组或良性疾病组比较,*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正常对照组良性疾病组肝癌患者组胃癌患者组肠癌患者组例数35 40 25 21 38 TSGF(U/ml)50.57±5.94 54.36±7.11#80.46±12.52*82.77±13.98*83.49±13.17*VEGF(pg/ml)125.8±57.1 160.4±85.2 353.3±120.9*364.9±143.8*358.5±140.6*

2.2 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TSGF、VEGF水平变化(见表2)

84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经手术治疗后7天,血清TSGF、VEGF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手术后14天,患者血清TSGF、VEGF水平均比手术前显著下降(P<0.01)。

表2 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TSGF、VEGF水平比较(±s)

表2 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TSGF、VEGF水平比较(±s)

注:与手术前比较,▲P<0.05,★P<0.01

组别手术前手术后7天手术后14天例数84 84 84 TSGF(U/ml)82.83±13.41 78.50±9.02▲67.46±7.83★VEGF(pg/ml)359.6±137.7 310.5±111.2▲233.4±105.3★

2.3 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TSGF、VEGF水平变化

手术治疗1年后,经跟踪观察发现,在84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中,73例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TSGF、VEGF水平(53.52±6.87、161.9±77.6)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11例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TSGF、VEGF水平(83.79±15.24、380.6±151.5)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

3 结论

3.1 早期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意义重大

近年来我国大肠癌、结肠癌、肝癌和胰腺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在人群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消化道恶性肿瘤占所有肿瘤发病的60%~70%,位居第一[3],死亡率较高,且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消化道肿瘤首选的治疗手段,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才能实现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当前的影像学、病理学等检测方法确诊时,往往已是恶性肿瘤的中晚期,血清生物学及免疫学方法检测肿瘤标志物(TM)已成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找到对早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敏感且在治疗过程中有明显变化的血清TM指标,对临床诊治疾病相当重要。

3.2 血清VEGF水平检测在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治中的价值

VEGF又称血管通透因子,是目前作用最强的促进血管内皮生长的细胞因子。VEGF能够刺激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发生有丝分裂和迁移,促进血管的构建及生长,也可诱导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血管内大分子物质的漏出,有利于血管外基质的形成,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血管的形成提供支架,辅助血管的形成。在肿瘤细胞生长的前血管期,肿瘤细胞主要依靠弥散供应养分及排泄废物,虽然肿瘤细胞迅速增殖,但增殖与凋亡处于动态平衡;当肿瘤细胞转变成血管生成表型,凋亡明显减少,此时血清VEGF与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结合,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诱导血管新生并维持肿瘤生长。肿瘤出现后,为满足其生长需要,肿瘤细胞分泌大量VEGF并释放到血液循环,导致血清中VEGF水平升高[4]。本研究结果显示,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VE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良性疾病组患者(P<0.01),而良性疾病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肿瘤细胞分泌的VEGF穿过血管壁或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有关。以手术为主的治疗是消化道恶性肿瘤首选的治疗手段,马利安[5]通过手术治疗结肠癌患者发现,术后一周患者的血清VEGF比术前明显降低(P<0.05),提示去除癌细胞后,VEGF含量降低,对临床评估患者病情有一定价值。本资料结果显示,84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7天、术后14天的VEGF水平比术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随访观察1年后,11例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VEGF水平比73例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显著升高(P<0.01)。表明检测血清VEGF水平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判断预后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3.3血清TSGF水平检测在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治中的价值

TSGF是国际公认的与恶性肿瘤生长相关的糖类物质和代谢物(脂蛋白、酶、氨基酸)的统称,是恶性肿瘤细胞及周边毛细血管大量扩增的物质基础,又称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的发现为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开拓了新的应用领域,它的广谱性、早期性与目前其他TM相比,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6]。与其他常见TM不同的是,TSGF的检测物在肿瘤形成早期浓度就已经很高,且随着病情变化出现明显升高或降低[7]。向礼贤等[8]研究表明,手术前后动态监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TSGF的变化情况,有助于判断疗效、监测复发或转移。李小民等[9]报道,TSGF在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中表达升高,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检测血清TSGF对早期诊断及指导治疗有一定价值。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84例消化道恶性肿瘤(肝癌25例、胃癌21例、肠癌38例)患者的血清TSGF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良性疾病组的TSGF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恶性肿瘤TSGF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良性疾病组患者经抗炎治疗后TSGF水平很快下降至接近健康者水平。可见,TSGF并非恶性肿瘤特有,在健康人群和某些良性疾病患者体内也有一过性升高,提示血清TSGF检测有助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本资料还显示,84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经手术治疗7天、14天后,血清TSGF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或P<0.01),表明血清TSGF水平的检测对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疗效观察有重要临床意义。随访观察1年后发现,有淋巴结转移的11例患者血清TSGF水平明显高于73例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无淋巴结转移患者TSGF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 TSGF与消化道恶性肿瘤病情程度呈明显正相关(P<0.01),在某种程度上可预测病情恶化程度,提示血清TSGF升高是恶性肿瘤获得高侵袭能力的重要因素。

4 结语

VEGF是促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促血管生长及增加血管通透性的主要因子,而TSGF是恶性肿瘤形成和生长时促使肿瘤及周边毛细血管大量增殖并释放到外周血液的一类因子,两者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监测患者手术前后血清VEGF及TSGF水平变化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消化道良性血清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研究进展
嘴和消化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