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小学生喜欢上古诗词

2018-11-28 10:11吴毅萍
关键词:古诗苏轼意境

吴毅萍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兴工四校)

我从教已经三十多年了,自以为最自豪的事就是带领孩子们进行经典诵读。从去年开始,统编新教材中,古诗词比例大幅度增加,这对孩子们来说,应该是一件幸运的事。它不光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体会古诗词带来的意境。古诗词简洁而不简单,寥寥数语却尽现悠长韵味、深远意境。正如孔子所说:“不学诗,无以言”,所以,小学阶段提倡古诗文教学是非常有意义的。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又掀起了全民背诵古诗、学习古诗的热潮,那么如何让小学生也喜欢上古诗词呢?

一、将古诗词教学与绘画结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古以来,诗画一家,把诗中的语言文字还原成具体形象的画,学生能获得更生动、更直观的印象,也会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古诗的教学一定要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中,体验诗人的感情、诗情画意。而简笔画作为一种富有直观性、形象性、简练性的教学语言,通过精练有趣的绘画方式,对所要表现的对象在主要形象、形体特征方面进行概括、提炼,化抽象为直观。比如我在教《春晓》这首诗时,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每一句诗意的同时,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让他们自己动手画出一幅水彩画,使他们在体验创作乐趣的同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学生可以从书上图中找出诗句的具体内容,也可以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画一幅画,找出表示颜色的词,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简笔画在于“简”,教师要善于通过简洁有力的线条,呈现清晰鲜明的具体形象,扫清学生纸上的抽象思维障碍。个别古诗纷繁复杂的时空转换往往给学生理解古诗增加难度,简笔画能将枯燥艰涩的解说转化为直观生动的诗歌画图,弥补了教学上的不足。学生通过绘画,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幅画面,这个过程也是理解古诗的过程。因此说诗词如画,在虫鱼鸟兽中临摹自然,在小桥流水中展现乾坤,让学生为我们描绘出或凄美、或静谧、或热烈的绝美意境,让孩子们永远陶醉在诗词的世界中。

二、将古诗词教学与音乐完美融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诗词的音韵之美在于诗句讲究平仄、讲究押韵、讲究节奏、讲究朗朗上口。诵读古诗词,经过一字一句的吟诵,那抑扬顿挫的语调,那内涵隽秀的情感,就体现在一日一日的琅琅书声中,要是再给古诗配上音乐,让学生唱,学生就会更加喜欢。

如果将音乐合理地运用到古诗词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古诗词教学的趣味性,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因为古诗词大多为古代诗人创作,其年代背景和用词手法与现代相距甚远,再加上古诗词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使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很难通过阅读来真正把握古诗词的内涵,体味作者的感情,因而如果将音乐融入诗词教学,那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低年级的学生对孟郊的《游子吟》、李白的《静夜思》这两首诗很熟悉,我就教学生唱这两首感恩父母、思念家乡的诗歌,中高年级可以选择苏轼的《水调歌头》、李清照的《一剪梅》、邓丽君的《在水一方》等在教学中让学生学唱。对于一些韵律较强的诗文,我采取自己编曲或填词的方式使古诗词教学更具趣味性,有的也选择网络下载音乐进行教学。如在教学《春夜喜雨》时,网络上有多个版本的视频音乐,我就下载让学生欣赏,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春天景色中,“润物细无声”地产生了热爱自然的情感。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将音乐与古诗词有效结合可以帮助学生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连接,让枯燥的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将古诗词教学与故事结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教师,我喜欢教古诗文,因为一首首古诗词在我眼里就成了一个个有温度、有情感的故事。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从小由奶奶的童谣、妈妈的童话故事伴着长大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在教学古诗词时,给学生们讲一讲关于古诗文或是诗文作者的故事,一定会让学生们对古诗兴趣盎然、印象深刻,悄悄地、慢慢地浸润学生们的身心,使学生们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花香满径。也许学生在学习某首诗词的时候,并不一定能真正理解它、喜爱它,但当它成为孩子固有知识的一部分时,它就会潜藏在孩子内心深处,当这个孩子长大到足以理解作者的时候,他会恍然大悟,甚至这首诗本身就会帮助他成长。比如在教苏轼的诗时,我会给学生们讲苏轼的故事,讲他的文学才华,讲他如何爱民如子,讲他的人生经历,讲他为杭州人民所做的贡献,更讲他一辈子在遭受流放打击的不公正境遇里依然乐观洒脱的精神品质,这样一下子拉近了苏轼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此时苏轼不再是活在千年以前的一位古人,而像是走到了他们的身边。或许正是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教过的一个今年参加高考的孩子一定要考到杭州去,说是要好好研究研究苏轼呢!在教学《小儿垂钓》时,我以故事引入教学,以故事展开联想,以故事感悟意境,最后再以故事走进古诗。一个“侧身坐在草丛中的儿童,摆手示意不要出声”的画面,在故事与古诗的交替之中清晰地展现在所有人的大脑中,这样我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通过化难为易,把古诗讲述给学生听,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古诗教学与故事讲述相得益彰,实现了寓教于事,寓教于情,寓教于乐,收获了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优秀的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优美的语句、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深沉的情感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一首歌、一个故事,古诗词教学应根据诗文的特点,诗情画意地教,生动活泼地学,在有诗意的课堂中让学生陶冶性情,丰富积累,从而喜欢上古诗词,并能把中华文化的精髓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古诗苏轼意境
从善如流
“拟古诗”之我见
苏轼“吞并六菜”
诗的艺术精髓在“意象”与“意境”
苏轼吟诗赴宴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苏轼词中的时空与意境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品读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