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源头活水,促课堂创新

2018-12-29 09:13周桂东韩淑霞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具创新型思维

周桂东 韩淑霞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基础教育的各门学科,语文学科当然也毫不例外。创新教育是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教育,而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是全方位、立体化、深层次的。因此,我们要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才能事半功倍,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课堂教学是我们当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从传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来看,因受教材编排体系、编排思想的约束,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往往束缚在教材和教学大纲上,他们以机械、单调的方式对课文进行分析:从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到写作特色,面面俱到。忽略了学生是学习主体,忽略了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运用自己的思想去理解课文。长期置身于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中,直接造成了学生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因此,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要坚持锐意改革,大胆创新,为课堂教学引来源头活水。

一、课堂结构的创新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倡导“总—分—总”“总—分”“分—总”等课堂模式,强调课堂教学具有整体性、完整性,所有知识点、文章结构、语言特色等面面俱到。尽管这种方法层次分明,看上去很完美,但形式单调,重点不突出,容易导致学生形成思维定式,丧失对新知的好奇心和积极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们在执教《故乡》一课时,根据教材的特点,抛弃传统的分析课,将该堂课设计为“学读课”。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掌握“学读”这种学习方法,把重点放在品读分析人物性格上。通过请大家断案子:“到底是谁偷了我的碗碟?”让学生跳读课文,去找寻断案线索,同学们迅速地把握了全文的脉搏。这个设计独辟蹊径,敢于创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展示了一堂张扬个性、洋溢着活力的探究式课堂。由此可见,创新型人才培养可以从大胆创新、敢于改变课堂结构入手。

二、训练方式的创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将“提高学生说话、写作的能力”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创新能力的两大目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上,转变训练方式,就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口头表达、写作能力的提高。在教授《变色龙》一课时,我们设计让学生根据前后情节发挥想象,采用故事接龙的方法进行续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其中,这样一举两得,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再如在执教《石壕吏》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当时特定环境中不同人物的处境和遭遇,我们采用片段改写的方法,让学生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多角度上去描述差吏,从语言上分析老妇,从心理活动及动作揣摩老翁,效果极好。所以我们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可从打破常规、创新训练方式开始。

三、教学情境的创新

根據学生的已有体验和实际水平,我们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质疑、多探究、多讨论、多合作。在执教《狼》一课时,我们为了让学生能迅速进入到课文紧张发展的故事情境中,设计了一系列表演。首先多媒体播放狼嗥,创造一种恐怖的气氛。再让学生想象表演狼在一起商量如何对付屠夫的语言,以突出狼的凶恶狡诈。最后让学生表演“屠夫杀狼”这一扣人心弦的场景,使课堂气氛及文章情节同时达到高潮。在执教《木兰诗》时,我们让学生随同故事情节的发展起伏跌宕,变化朗读语言、语调、情感,来创设教学情境:“忧愁苦闷——决定从军;思乡、坚定——沙场征战;欢快、喜悦——荣归故里”,不仅使课堂气氛“活”了起来,更重要的是使语文课堂教学由单一逐渐变得立体、丰富,效果极好。因此,我们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可从创新教学情境入手。

四、教具使用的创新

传统的教具使用,它的主要作用是“省时、直观、形象”。但是,现在许多教师在教具使用的深度上进行创新,使教具成为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的“武器”,效果也非常显著。在执教《有的人》一课时,我们设计的板书没有使用粉笔,而是将“板书”设计为可张贴的卡片。要求学生在熟读全诗的前提下,先准备若干张书写有“活着/死了”“死了/活着”“骑”“俯”“把他摔垮”“永远记住他”的卡片。一部分学生发言,部分学生将卡片张贴在相应位置,突出了“对比”的作用,加深了学生对诗歌主题的领悟。所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也可从创新使用教具着手。

五、思维训练的创新

教育观念的创新是学生思维飞跃的翅膀。教学中,运用互相联系而又易混淆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在比较、对比、分析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理解基础上加深记忆。以《故乡》一课为例,本文对闰土形象的描写进行分析,可采用对比方法。分析时,我们设计提问: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进行对比,发生了怎样巨大的变化?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红和圆实的手”“说话滔滔不绝,说的都是海边无穷无尽的稀奇事”;中年闰土:“灰黄的脸”夹着“皱纹”“松树皮的手”,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年成了一个“木偶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多子、匪、官绅、饥荒、苛税等原因造成的。这样一对比,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加深了。这种多角度、不受拘束的思维训练,引导、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教师时时处处将创新理念纳于心中。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语文课堂教学是最为重要的舞台之一。我们深信,只要语文教师不断创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思想,将创新意识引入课堂教学中,一朵朵绮丽的创新之花将会怒放在我们的课堂上、校园里、时代大潮中。

作者简介:周桂东,男,汉族,山东省平原县教育局主任。德州学院中文本科学历,从事教育行政工作。

韩淑霞,女,汉族,山东省平原县第二中学教研组长,中学一级教师,聊城大学中文本科学历。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教具创新型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思维跳跳糖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