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教师和新生家长的有效沟通

2019-01-11 23:12刘红波
好家长 2019年5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幼儿园家长

文 刘红波

新学期开始,在幼儿园里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幼儿哭得声嘶力竭,死死抱住家长不松手,家长也是心疼得红了眼……每每看到这一幕,我不禁在心疼幼儿的同时,也为爸爸妈妈们担忧,家长能不能和幼儿顺利度过入园焦虑的特殊时期呢?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要用我的专业知识,帮助幼儿和家长用最短的时间度过这个时期。

一、以礼待人,获得家长的信任

每天家长送幼儿入园时,教师要以最好的精神面貌问候并接过幼儿,用我们的微笑和热情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使幼儿愿意上幼儿园、喜欢幼儿园,消除幼儿和家长对幼儿园的陌生感,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老师。

二、换位思考,以心换心,尊重家长

幼儿教师日趋年轻化,许多教师尚没有为人父母的角色体验,这使得一些教师在面对幼儿发生的状况时,无法体会家长的心情和需求。例如,有的幼儿在游戏中手或脚擦破了皮,家长来接幼儿时既吃惊又心疼,若教师对此表现得若无其事,认为家长大惊小怪,就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对自己孩子不够关心,对工作不够负责。相反,如果教师从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幼儿,那就会很自然地理解家长的心情,处事态度也会大不相同。家长会觉得孩子虽然受伤了,但这是意外,教师也和自己一样心疼与不舍,自然与教师的心贴得更近了,家园沟通也不会因此受阻。

三、讲究沟通的方法和技巧,用专业知识帮助家长分析幼儿的行为

(一)从幼儿角度出发

幼儿园的许多工作都需要家长的配合,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一定要让家长明白,一切都是为了幼儿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如开展“读书漂流”活动,要求家长给幼儿准备一本自制绘本带到幼儿园,有些家长会心存疑问:幼儿园连图书都没有吗,还要自己带图书去幼儿园?这时,教师应该告诉家长:“我们让幼儿带绘本到幼儿园是为了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分享,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相信家长一定会乐意配合的。

(二)和家长沟通要注意态度,语言委婉

面对家长的一些不合理要求,教师应该坚持自己的原则,但在拒绝时一定要注意技巧。比如,幼儿刚入园时,因为在家没有养成午睡的习惯,会严重影响其他幼儿的午休。家长提出的“可以不用午睡,让他在教室玩耍”的要求,明显教师的集体管理中行不通。教师应该这样解释:“幼儿园之所以要安排午睡是有科学依据的。您的孩子中午在幼儿园不肯睡觉,可能是原来在家没有养成习惯。您可以试试让他早上早点起床,或者睡觉前给孩子讲一个小故事,周末在家你们陪他一起午睡,慢慢让他养成习惯。”这样,一方面让家长认识到孩子午睡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为家长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家长不但乐意接受,而且会对教师心存感谢,更重要的是,家长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产生了认可,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三)软化矛盾,冷静处理

幼儿天性活泼,在幼儿园时难免有磕磕碰碰,或与小伙伴们发生一些小争执。对于反应过激的家长,教师一定要冷静对待,妥善处理。对待家长的意见要耐心地倾听,让家长觉得教师对他的意见非常用心与在意。而家长在将自己心里的想法宣泄出来后心情也会平静下来。同时,教师还可以采取转移的办法,说说幼儿在幼儿园的趣事,不经意间把孩子在园的可爱之处描述出来。这样会令家长冷静地认识到他所掌握的情况可能是片面的,教师是有爱心和负责任的,而且在深深地关爱他的孩子。这样,家长可能会转怒为喜,进而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解决矛盾。另外,从家长的倾诉中,教师容易了解家长的真实想法,有利于日后更为细致地开展工作,达到令家长满意的效果。

四、教师应通过多渠道,采取多种方法与家长沟通

教师可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园地、家访、约谈、家园联系册、电话、便条以及接送幼儿时的交谈等方法,多渠道地与家长交流沟通。家园双方随时互通信息、交流看法,以求全面了解幼儿发展的情况,在教育上达成共识,从而共商教育策略,协同进行教育。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双方都有责任,但教师更应主动些,并且要努力为沟通渠道创造条件。无论运用何种方式、何种技巧与家长沟通,最为关键的是要以诚待人、以心换心,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理论水平,这样才可以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幼儿园家长
我爱幼儿园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欢乐的幼儿园
我心中的好家长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爱“上”幼儿园
家长请吃药Ⅱ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