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信平台运用对家园互动管理的研究

2019-01-11 23:12王晓玲
好家长 2019年5期
关键词:育儿家园特色

文 王晓玲

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可以使幼儿教育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生活节奏的迅速加快,传统幼儿教育形式的不足日益凸显,人们开始关注家庭与幼儿园之间合作与互动的新形式,以弥补其缺点。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幼儿园和家长的合作与互动提供了新的途径。网络技术奠定了该模式的基础,实现了合作与互动。我园基于网络背景对微信平台进行线上互动活动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增强与家长的交流,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沟通,还原家园共育的本质。

一、家园合作中微信平台运用的必要性

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意味着家庭和幼儿园将自己视为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他们互相支持,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在这种形式下,幼儿园、幼儿教师、家庭组成教育组合,三者是平等的伙伴关系。传统的家园合作有以下不足之处:(1)一些幼儿园活动缺乏整体计划,不同年级和不同阶层的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往往不好配合,难以形成持续的效果。(2)单向灌输较多,双向沟通较少。(3)缺少协作互动。

网络交流特点具有及时性、敏捷性、协作性和交互性的特点,网络交流可以有效弥补传统家园合作的不足。幼儿园的传统网站内容丰富但受容量和功能的限制,大多数网站只是单向发布信息,而微信公众号更注重实时交互的共享和交流。微信公众号是信息环境的载体,幼儿教师和家长可以在上面发布一些教学活动场景和育儿经历,为其他教师和家长提供借鉴。幼儿园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能实现幼儿园和家长之间有效的沟通和联系,让家长和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和管理实现有效化。作为幼儿园,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来构建新型的家园互动模式,既是家长的需求,也是幼儿园管理的需要。

二、微信平台的运用方法

(一)了解家长需求,完善微信公众服务窗口

首先,微信平台是年轻父母和园所共育的窗口。年轻父母有着与园所、教师、专家共同探讨幼儿问题的强烈愿望,但一方面他们无暇顾及对子女的直接教养,另一方面也缺乏有效的教养手段和育儿知识家园共育与移动互联的融合。将幼儿园或者前辈拥有的育儿经验进行有效的传播,开启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新篇章。80后父母对手机有着浓厚的兴趣和依赖感,也更在意幼儿园服务的品质及服务的时效性。

其次,微信平台是家长了解幼儿情况的服务窗口。园方在微信平台实时发布公告通知、校园特色活动、调查问卷、幼儿园的食谱,分享幼儿在园中学习生活的照片。幼儿园精心策划的活动,通过自发式的有效传播,让所有家长及更多的潜在受众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园所的用意与初衷。

再次,微信平台是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展示窗口。零成本打造透明可控的服务窗口,既是为家长带来“零资费”的幼儿园信息获取渠道,也成为幼儿园特色宣传的窗口。

(二)板块多元化设计,全面性和针对性的整合

对微信平台分板块进行设计,如:“爸爸妈妈的加油站”——提供有意义的家庭教育指导策略;“成长天地”——由保健老师根据园所幼儿的情况、季节、社会动态等有针对性地与家长一起探讨如何健康育儿等,通过家长关注及微信朋友圈的传播,更有效地传播幼儿园的办学特色和成果。

为了有效地体现幼儿园的特点,在设计之初,主页上的栏目就有“精彩幼儿园”以及“保育专题”两大板块。首先,“精彩幼儿园”板块下分设了“消息速递”“晓玲陪你讲故事”,呈现的是幼儿的活动、幼儿园的保教研究动态以及教学特色,这个板块的栏目充分凸显了我园的办园理念和办园特色,方便家长了解幼儿园及幼儿的活动动态并参与幼儿园的特色课程,更好地成为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和协助者。

随着网络的发展,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与互动将成为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它具有许多传统家园所不具备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了传统教育方式,家庭协作是传统形式的现代教育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满足现代教育日益增多的需求。

实践表明,这类设计教育公众号的定位与互动既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对私密生活的需要,也实现了不拘泥时间、空间、多角色全方位共同互动的需要。家长在这样的交流模式下会更加主动,减少或杜绝只能联系到爷爷奶奶,而父母对幼儿情况一无所知的尴尬情况。幼儿园微信公共号的合理建立与使用,能有效助推家庭教育科学育儿理念的宣传与家园之间协作的效率。

猜你喜欢
育儿家园特色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特色种植促增收
寻找失落的家园
偷偷摸摸育儿
绿家园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育儿神器
育儿Q&A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