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搭建材料支架 助力科学亲验活动
——幼儿科学亲验活动材料支架的选择与应用研究

2019-01-11 23:12陆家燕
好家长 2019年5期
关键词:磁铁支架科学

文 陆家燕

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材料是引起幼儿科学亲验活动的基础,是幼儿科学亲验活动不可或缺的对象。那么,如何选择和搭建材料支架,助力幼儿的科学亲验活动呢?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一、观察了解 安全投放

材料的安全与卫生至关重要。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在活动前要观察了解幼儿的需要和经验,投放的材料要保证卫生安全,要教会幼儿操作材料的正确方法,提醒幼儿安全使用材料。

在中班科学亲验游戏活动“有趣的泡泡水”中,教师提供给幼儿吹泡泡的管子不能太粗,否则幼儿探究时就容易把自制的泡泡水吸入口中,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又如,在中班科学亲验种植活动“向日葵”中,教师提供给幼儿的小铲子、小喷壶等工具都比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通过亲自播种、观察比较、测量记录了解向日葵的生长过程和变化,在不断地发现问题、交流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二、明确目标 精心投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位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认为:“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发现的。”幼儿会用他们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手不断地去看、闻、听、摸等,去感受和体验所接触的人、事、物等。因此,在搭建材料支架时,教师既要根据教学目标,又要考虑材料的丰富多样,精心为幼儿提供数量充足的材料,避免因材料不够出现等待和争抢现象。

在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连接”中,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后,天天和乐乐在一旁无所事事,看着同伴探索操作,涵涵和阳阳在争抢材料,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准备材料时,没有考虑到满足所有幼儿同时操作的要求,从而影响了活动的质量。

三、科学组合 适宜投放

材料也并非是越多越好,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科学组合、有的放矢,以提供适宜的材料,满足幼儿的操作需求。

在大班科学活动“好玩的磁铁”中,活动的重点是幼儿通过探索,发现磁铁不同部位的磁性强度不一,教师提供了很多磁铁,还有些是圆形磁铁,幼儿像玩玩具一样摆弄这些材料,整个场面一片混乱,完全没有达到理想的活动效果。又如,在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口袋”中,教师为了让幼儿感知不同物体的软硬,提供的材料种类过多,分散了幼儿的注意力,阻碍了幼儿亲验探究的有效性。

四、主题拓展 多层投放

在科学活动中,允许个体表现出来的速度、精确度上存在差异,允许先操作完的幼儿尝试更深层次的探索。因此,教师提供的材料要根据活动的主题并注意因人而异、多层投放,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自主探究的潜能,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提升。

如大班科学活动“会亮的电珠”,教师不仅投放了电池、电珠,让幼儿想办法将电珠变亮,而且还结合主题“钟表店”投放了各种机械钟、电子钟,让幼儿想办法将这些不走动的秒针和分针动起来,这些不同层次的、具有挑战性的材料,激发了幼儿探索的欲望。

五、生活相连 趣味投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趣的材料能促使幼儿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投放的材料要注意趣味性,要适合幼儿“玩中学”的特点。同时,还要贴近幼儿生活,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使他们的探索活动得以深入开展。如中班科学活动“吸水”,通过提供餐巾纸、海绵、布、塑料纸等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激发他们主动探究。幼儿在操作体验中明白了吸水这一现象,知道了为什么要用餐巾纸来擦汗,用塑料来做瓶子装水,发现和感知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科学就在身边,对生活中的科学问题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幼儿的科学亲验活动中,教师提供的材料支架也是一个不断丰富和调整的动态过程,需要教师继续尝试、摸索、反思、总结,让幼儿在材料探索中体验发现的乐趣,从而更好地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磁铁支架科学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科学拔牙
星敏感器支架的改进设计
玩磁铁
衰落的科学
用磁铁治病,由不信到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