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生命教育的绘本开发研究与实践

2019-01-11 23:12
好家长 2019年5期
关键词:课题绘本生命

文 张 莉

生命教育是关乎于生命的教育,是全人教育,它以“爱”的观念直面生命,以“尊重”的态度面对生命,使个体认识生命,体会生命的意义及存在的价值。我园于2016年9月申报了省级“十三五”规划课题《3~6岁幼儿生命教育的绘本开发研究》,尝试通过收集整理成型的绘本和自制绘本,研究绘本的运用、设计与编制等,并通过设计绘本阅读、绘本游戏,绘本童话剧表演、绘本亲子活动等形式开展幼儿生命教育主题活动。课题实施前,课题组成员对在园幼儿、家长和教师进行了关于幼儿生命教育知识的前期调查问卷,并进行了汇总、评估。

一、对“生命教育”的问题分析

(一)幼儿对生命教育的认知与需求(各班幼儿抽样120人)

1.你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吗?

试图了解幼儿对生命起源的认知,有 87.5%幼儿通过父母了解了出生,知道宝宝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其中仅有0.75%的幼儿是通过图书、视频、照片等途径进一步了解的。

2.石头、大树和拍皮球的小朋友哪个是有生命的?

试图了解幼儿对于生命的理性认识,51%的幼儿认为拍皮球的小朋友是有生命的,48%的幼儿认为石头和树是有生命的,1%的幼儿表示不知道。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对于“生命”有他们独特的理解,他们认为大树、石头等自然物均是有生命的,这主要是受他们从小接触的童话故事、动画等影响。

3.人最后会不会死亡?

试图了解幼儿对于死亡的情感认知。67%的幼儿确定人会死亡,24%的幼儿认为人不会死亡,9%的小班幼儿表示不知道。97%的幼儿表示死亡会让他们感到伤心、难过、害怕,有少部分幼儿通过参与葬礼、祭扫等形式了解过死亡,生活经验形成了他们对于死亡方面的情感认知。

4.你知道哪里是身体的隐私部位吗?

可以分析到幼儿在关于生命方面的自我保护意识水平,31%的幼儿可以准确说出身体中属于隐私部位的名称,说明部分幼儿接触过相关教育,对于这方面的认知大班幼儿表现出明显的年龄优势。

5.不认识的人给你好吃的,怎么办(会吃吗)?

95%的幼儿均表示不会食用陌生人给的食物,其中两名幼儿有拨打110 的意识。

6.如果是熟悉的人或者是你喜欢的老师抱抱你、摸摸你,你愿意吗?

92%的幼儿愿意跟熟悉的人或者喜欢的老师有肢体接触,8%的幼儿表示不愿意。100%的幼儿可以说出被熟悉的人摸过自己的头、肚子、肩膀、手、脸、耳朵、后背等部位。幼儿对于熟悉的人表现出的安全防范意识相对放松,因为他们跟熟悉的人有前期的情感基础。

在接下来的课题研究中我们要思考:如何帮助幼儿初步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如何引导幼儿正确保护自己的生命个体的同时又可以尊重他人,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判断和得体有效的方法。

(二)家长在幼儿生命教育中的普遍问题 (各班家长抽样120人)

对于“幼儿园阶段是否有必要开展生命教育”的看法,62.5%的家长认为非常有必要,33.3%的家长认为有必要,2.5%的家长认为可有可无。

“家长是否和幼儿谈论有关死亡的话题以及谈论的方式”,21.7%家长不会和幼儿谈论有关死亡的话题,29.2%的家长是选择幼儿问了才会谈,43.3%的家长选择利用适当时机主动与幼儿谈,只有2.5%的家长就算幼儿问了也避免谈论这个话题。

通过调查还发现:59%的家长选择对什么是生命教育和如何开展生命教育存在困惑,77.5%的家长对幼儿生命教育的内容是什么存在疑惑,52.5%的家长对幼儿生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存在疑惑,71%的家长想接受专家对幼儿生命教育知识的培训,77%的家长选择幼儿园专门为家长组织培训,48.3%的家长选择自己学习相关材料,7%的家长选择其他方式。

(三)教师在幼儿生命教育中的普遍问题(全园一线教师24人)

对是否听说过“生命教育”,75%的教师听说过,25%的教师对关于生命教育概念的认识是模糊的。

教师一致认为在幼儿园对幼儿开展生命教育课程可供参考的书太少,没有幼儿生命教育的课程体系,难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担心家长反对和不理解,不知道如何开展活动。但他们一直认为,应该在幼儿园对幼儿开展生命教育课程,也应该对家长推广生命教育,让家长重视和正视生命教育。

同时,课题组通过对教师开展生命教育的教学行为观察以及对教师进行调研,了解到:

●教师的绘本阅读量不足,专业理论知识缺乏,对于结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特点设计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能力欠缺,没有将绘本价值开发到最大化。

●教师还不能将学习的文献经验灵活运用于研究实践过程中,不能合理地进行总结提升。

●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不断调整幼儿生命教育活动内容与形式的能力和观察、分析的能力有待提高。

二、课题实施的阶段性成果

课题组在对幼儿、家长和教师进行前期问卷调查和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生命教育课题中教师存在的困惑和问题,组织教师学习并梳理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有关幼儿生命教育的指导要求,选取有关3~6岁幼儿生命教育的文献资料,购买并选用了关于生命教育相关的绘本,恰当地运用于幼儿园关于生命教育的主题活动中。

(一)确立子课题

在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的基础上,课题组确定了子课题,并安排了下一阶段的行动研究。

(二)研究制定生命教育主题教育计划

我们以《指南》中关于生命教育的目标为标准,根据大主题设计各年龄段幼儿绘本教育目标、生命教育的内容与范围以及活动开展的形式。例如,分年级组开展 “我是怎么来的”系列主题活动,帮助幼儿了解生命、发现生命,体会生命的珍贵。活动后,小班幼儿回家主动帮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中班的幼儿用自己的小手做一件礼物送给妈妈,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感恩之情;大班的幼儿体验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感受妈妈的不易。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帮助幼儿认识生命、了解生命,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生命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通过多种形式的园本教研促课题深入开展

1.聚焦晨谈活动,关注幼儿发展需求

晨间谈话是教师与幼儿进行心灵交换和情感的交流的时机,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和发展需求。结合晨谈活动的教育原则、活动的组织策略等内容,我们开展了专题培训,并组织教师开展了晨间谈话观摩活动。教师针对每个班的晨谈活动展开交流研讨,从“如何创设轻松自由的谈话氛围;如何抓住幼儿谈话的兴趣点,捕捉开展生命教育的契机;如何恰当介入幼儿之间的谈话,关注幼儿个别差异”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使教师明晰了晨谈活动的重要性,从而更加关注每一位幼儿的发展需求,并将生命教育与幼儿的认知需求和兴趣相结合。

2.开展读书分享,提升课题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专业书籍的分享交流,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如何结合课题对幼儿的表现和需要进行分析、诊断,将文献经验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教师课题实践的操作能力。同时,鼓励教师结合课题的实施,不断反思和总结,积极撰写幼儿生命教育的相关案例和论文。其中《性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浅谈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发展及对策》《试论如何运用绘本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等多篇论文荣获省、市级奖项,并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教师结合绘本开发的教育活动“身体上的洞”“健康的食物”“跟屁虫”分别在徐州市、泉山区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这些奖项的获得充分体现了我园教师善于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变中总结经验,将生命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为生命教育在幼儿园的开展积累了更多的教育资源。

3.开展绘本研讨课活动,初步积累绘本教学案例集和绘本活动反思集

教师们精心选择绘本,大胆加入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挖掘绘本的教育价值,同时,将《指南》精神和课程游戏化理念渗透到各个教育环节中,充分注意到教学情境的创设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通过听课、评课、自我反思、教学研讨等互动教研方式,梳理教学活动的设计流程,理清幼儿生命教育活动目标,有效提高了教师绘本教学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活动设计能力的提升,并初步积累了质量较高的绘本教学案例集和绘本活动反思集。

4.深入挖掘绘本教育价值,积累“生命教育绘本集”资源

课题实施以来,我园已先后购买了有关生命教育的绘本584册,组织幼儿和家长亲子自制绘本335册,组织教师自制绘本93册。通过多种形式的研讨,深入挖掘绘本资源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制定出幼儿生命教育框架主题,如:《人与生命》《人与自然》《人与自己》《人与他人》等主题,结合《指南》目标,针对幼儿年龄特点制定出了不同年龄段的主题活动目标,预设生成多种活动形式,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生命教育内容,有效提高幼儿对生命的认知。

5.探索家园共育的生命教育实施途径

我园每学期对家长进行一次有关生命教育的知识培训,从什么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生命教育绘本的解读、如何选择好的绘本等方面对家长进行相关培训,有效提高了家长选读绘本和参与教育的能力。

通过开展亲子自制绘本、亲子共读、亲子读书打卡等活动,提高了家长幼儿参与阅读的积极性,提升了幼儿的阅读能力,也使家长更加关注并积极参与幼儿园开展的生命教育活动中。

通过每月的故事妈妈进课堂、微信公众号“故事小脚印”、学期末的“书香家庭”评选、幼儿故事大王、绘本亲子游戏、亲子种植体验等活动,拓展生命教育的活动形式,实现家园共育,使幼儿体验生命的美好,尊重和关爱生命,进而与自己、社会、他人及自然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课题绘本生命
绘本
绘本
绘本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不忘的初心 永恒的课题
擦亮初心: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