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息化资源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谈中班音乐活动“打喷嚏的小老鼠”

2019-01-11 23:12何晓彤
好家长 2019年5期
关键词:白板律动小老鼠

文 何晓彤

近年来,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教育教学领域内对数字教学资源共享的研究也日渐深入,为音乐教育领域内的数字教学资源共享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成果。以中班音乐活动“打喷嚏的小老鼠”为例,谈谈数字信息化资源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一、传统教学下的音乐活动的弊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为:“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而现在很多老师的教学目的是教会幼儿掌握乐曲或者是学会律动,忽视了幼儿内心的需要和感受。老师在教学上更注重声音响亮和动作整齐的表现,幼儿只能按老师的意愿表现音乐,而艺术活动的精髓——感受,特别是幼儿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被老师们“挤压”得几乎没有了。

二、数字信息化的音乐活动“打喷嚏的小鼠”

幼儿艺术领域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和创作美,应更注重幼儿的内心需要和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以音乐律动“打喷嚏的小老鼠”为例,它是一个由故事结合游戏的有趣的音乐律动。律动章节分为ABA的格式,第一段和第三段是相同的音乐,并且很欢快。B段音乐有舒缓又放松身心的乐感。整个乐曲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是有难度的,所以加上了故事的情节,有助于幼儿理解创作。幼儿通过想象来模仿打喷嚏的小老鼠的样子,想象小老鼠身体恢复后开心的模样,并且用动作表现出来,用小老鼠打喷嚏、晒太阳、恢复健康来贯穿整个活动。

利用白板软件,一触碰白板,白板上就出现一个小脚印。运用不同的图片,帮助幼儿区分三个音乐选段,增加趣味性。触碰白板,出现第二个小脚印,以此类推,出现完整图谱。

在活动中通过听一听、学一学、做一做,激发出幼儿浓厚的兴趣,也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打喷嚏的小老鼠”中课件设计制作与白板特性较为吻合,科学、合理、有效地化解了音乐活动中的重点与难点:既准确表现了活动主体小老鼠的故事情节变化,又恰到好处地体现出乐曲的节奏,而教师仅用手指合拍地点击就会即时出现应有的画面,更是该课件制作的点睛之处。

三、信息化音乐教学的优势

(一)声情并茂,激发兴趣

教育学家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的音乐教学,总是让幼儿跟着老师一遍遍模唱,不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兴趣。而数字信息化教学能够使画面与声音并存,把古板的故事及音乐律动转换成有趣的动画和生动的画面,直接刺激幼儿的各种感官,通过声音和视觉的双重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总是通过老师声嘶力竭地讲解帮助幼儿理解来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而信息化教学轻轻松松地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感受美、表现美的氛围,把枯燥无味的文字转换成动画、声音和图像,逼真并富有感染力,从而提高了幼儿的学习意识。

(二)童趣感强,提高表现

数字信息化具有有声、有色、有动的特点,用声像表现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增加好感度。教学课件一定要符合幼儿的年龄与认知特点,做到儿童化、趣味化。给幼儿看的画面要色彩鲜艳、合理布局,提高幼儿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能力。优秀的数字化课件更要注意到幼儿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提高幼儿的表现力。例如“打喷嚏的小老鼠”一触碰白板,就出现一个小脚印,幼儿一碰白板,白板上就出现动画形象,增加幼儿的成就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实现教育目的。

(三)形象直观,帮助理解

幼儿的知识经验少,想象力丰富,要通过具体形象思维来帮助其理解记忆,这时候就需要借助课件把想象具体化,帮助幼儿思维的建设。例如:小老鼠生病这一情节,幼儿就会想到老鼠是不是发热、需不需要住院和打点滴等。所以这个时候将形象固定化:这只小老鼠是一只打喷嚏的小老鼠,让幼儿思考打喷嚏的老鼠是怎么走路的,请幼儿模仿,并帮助其将概念固定化,使幼儿模仿得惟妙惟肖。

(四)师幼互动,促进发展

一节好课,不是老师讲的多精彩,而是师幼的互动性、参与性极高。幼儿在参与的同时,掌握了技能,所以不仅要让幼儿多看、多听,更要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其中。“打喷嚏的小老鼠”这节音乐律动就是不仅让幼儿感受、视听,更要让幼儿本身多去表现自己,表现小老鼠生病的状态,模仿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有效利用数字信息化,不仅可以让幼儿参与其中,还让他们感受到音乐带来的美妙体验!

猜你喜欢
白板律动小老鼠
作 品:景观设计
——《光影律动》
追逐小老鼠
巧用希沃白板 助力英语课堂
巧用白板奏出识字教学新乐章
是谁把小老鼠压上去了
小老鼠去看海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律动之美
希沃白板在初中生物学复习教学中的应用
“三个经济”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