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美育工作的架构建设策略

2019-01-12 16:08高丽萍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美育学校课程

◎高丽萍

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及国家关于高校美育工作的决策部署,高校教育便成为了美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各地方高校也在扎实推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通过课程教学、校内活动及社会实践等途径的有机衔接,全面打造美育思政的育人环境。因而,在大力提倡和构建高校美育工作的今天,了解地方高校美育工作的构建现状,寻求切实可行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对高校美育工作的定位和认识,将美育工作当作培根铸魂的工作来抓

美育在高校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问题,以及美育与其他方面特别是地方特质美育教学问题,一直都得不到好的解决。所以,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国家关于高校美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充分认识美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美育在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中的价值和作用,并将其科学地贯穿到学校的教书育人工作中。

有些人认识不到位,观念上往往把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以为开设部分艺术课程,让学生学习点艺术技能和艺术理论,就是美育教育,狭义的认知导致看不到美育在教书育人中的功能。所以,要转变教育观念,深入明确美育的内涵,充分认识到美育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美德的育人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应将美育作为高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当作培根铸魂的工作来抓。

二、注重美育工作的顶层设计和发展规划,将美育工作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美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且不可急功近利的事情,要将美育放在学校教学工作中重要且明显的位置,从领导层面到教学基层,逐级制定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确定学校美育工作的长远和近期发展目标,并通过科学且有效的方法来实现美育教育的全面发展。

要结合学校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状况,将美育教育渗透到学生在校教育的每一个阶段,且美育的内容必须富有生活气息,能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才能激起学生的情绪体验,从而使美育教育自然而然地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三、努力构建具有地方特质,符合时代要求的美育工作机制

(一)课程设置

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主渠道作用,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有效地实施美育教育。把美育教育向各学科渗透,同时各学科也要向审美特质方向不断转化。例如:各学科可根据自己的学科体系和教学规律,找准契合点,将美育内容科学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去。

公共艺术类课程在美育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要注重公共艺术类课程的设置和建设。例如:学校可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明确学分修读要求,同时要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民俗传统,开设种类齐全、内容多样、体现地方特质的艺术类美育课程,包括线下课程和网络资源课程,课程类型要丰富多样,覆盖面要广泛。

(二)教师队伍

高度重视美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制定明确美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思路和发展目标,要对美育师资队伍提出具体要求,加强美育教师引进力度,优化学校配置现有校内资源;同时加快中青年美育师资的培养和成长,积极选拔有发展潜质的中青年骨干,在进修访学、职称评聘、评价考核、绩效分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并在重大项目申报、团队建设、学术进修上给予政策倾斜,力争使美育师资队伍的结构和建设日趋合理。

坚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制定出台美育教师教学激励制度,定期组织培训、观摩、交流等学习平台,以便为整体提升美育教学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创新

重视引进应用美育课程教学软件、网络课程,及时创建美育课程资源平台,应调配学校的所有美育教师资源,成立美育教育虚拟教研室,依据学校的美育教学规划,明确责任,创新美育教学形式,拓宽美育教学途径。

重视在线课程建设,鼓励任课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运用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创新信息化教学方法,可多利用“学习通”“雨课堂”等教学软件进行课堂教学,以优质课程资源为基础,打造具有地方特质、适合师生共同学习的美育“优课”“金课”。

(四)艺术实践

重视社会实践和文化活动的美育育人作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科技节、艺术节、青春诗会、体育比赛、画展等。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陶冶思想、充实精神生活、升华道德境界。

要稳步推进社团建设,构建多层次的社团发展模式,促进社团的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提高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层次和影响力,将美育工作自然有机地融入到社团建设中。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通过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自我锻炼成长,来创设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管理评价

设立确定美育工作的主管部门,逐级设置分管组织,同时要依据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和指标体系,及美育评价工作要求,制定完善的美育工作评价体系,且要体现出以质量监控为基本,以教学评价为依据,以检查评估为抓手的主导思想,努力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持续提高的目的。

四、加大扶持力度、注重协同保障

(一)条件保障

及时构建政策和意识形态上的保障体系。要专门成立以主要领导层为主的美育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总体规划全校的美育工作,把“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作为学校主要发展任务,且积极优化美育教学环境,为学校的美育工作提供政策和意识形态上的保障。

要建立完善的美育经费保障体系。在科学统筹合理调配学校经费的前提下,不断加大美育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保障美育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图书购置、仪器设备购置、美育设施维保等项目。

(二)协同机制

规范学校美育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完善以教学管理部门为主,有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共同参与的美育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负责课程的建设、管理和教学,解决教学中问题,开展相关课程的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定期召开美育专题工作会议。

应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优势,与地方文化部门积极协同合作,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开展地方性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研究、创新发展和传播交流工作,将美育课堂延伸到校园以外,以便利于学生获得深层次的美育体验。

结语

总之,美育工作在高校的教书育人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将美育工作当作培根铸魂的工作来抓。作为地方高校,应不断完善美育课程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创新美育教学和管理方式,积极构建具有地方特质,符合时代要求的美育工作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美育学校课程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美育教师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