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方法指导 提升写作素养

2019-03-07 11:21邓素枝
考试周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方法指导写作提升

摘 要:对于习作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但在实际教学中方法都是老师灌输给学生的,学生缺乏自主探究性,所以习作素养就很难得到提升。

关键词:方法指导;提升;写作

日常教学中,提升学生习作素养很困难。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在教学作文时,方法都是老师讲的,缺乏学生的自主探究,因此,学生的习作素养就难以得到提升。针对如何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习作素养?

一、 高循序渐进,寻找写具体的方法

要把一篇文章写好,句子能否写具体是关键。只有把句子写具体了,文章才有可能变得具体。因此,笔者采用了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方法,首先指导学生由最简单句子开始,学习如何把句子写具体。例如:同学们参加活动。(提示:同学们怎样参加怎样的活动。)学生回答后再提示(在什么时候,天气如何,哪个班的同学,怀着怎样的心情参加什么有意义的活动。)于是,同学们的思维被打开了,句子越扩越具体。

句子练好了,再指导学生进行片段的练习,因为片段写好了,实现文章具体就不难了。这种练习笔者一般是利用晚上的时间,采用写新闻的方式进行。学生每天晚饭的时间,刚好是新闻联播时间,而每一则新闻,由于时间的限制,都是非常精练的。因此,要求学生每天都捕捉一则最感兴趣的新闻,然后把当时的场面写具体。每天早读或午读,笔者都会抽十分钟进行新闻回放,看谁的新闻最生动,最吸引聽众。一个星期进行一次评比,看看哪个同学是最佳新闻广播员。因为是写学生最感兴趣的一则新闻,所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新闻越写越长,后来还学会了加上自己的点评或感受。这样的训练,长期下来,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再去写作文,学生就不会空洞无物了。

二、 读写结合,寻找想开去的方法

读写结合是现在十分提倡的一种做法,一节课,一定要读、写结合。记得有一次,笔者去听名师薛法根老师的课《七色鹿》,他也十分注重读与写的训练,一节课,他安排了三次写:第一次是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时,学生讲到好的词语,马上让学生写下来。第二次是学到最后一段时,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思考:“假如你是那位国王,你会怎样发布告示?”请用刚才积累到的词语。第三次写是在结课时,老师让学生结合板书的重点词写自己的学习体会。在三次的训练中,我们都看到,薛老师十分注重让学生把课文中的语言提炼出来,并与自己的语文融合起来表达。这样的训练,长期下去,学生的读、写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薛老师的课给了我很大的提示,回来后,我也尝试着在阅读教学中采用读写训练相结合的方法,训练学生如何就一个话题想开去,效果非常好。

例如,教学《草虫的村落》时,课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让学生思考:“我”看见许多许多,究竟“我”看见些什么呢?请联系生活与课文,进行补白练习。结果,笔者给了学生一个平台,学生给了笔者无数的惊喜。

三、 科学训练,寻找写生动的方法

有了平时的训练还不行,必须有专门的作文指导课,通过科学的训练,引领学生真正找到写生动的方法。例如,设计《如何“把文章写生动”》这样一节课例:

示句子:我是一个文静的孩子,却有粗心大意的毛病,因此大家都叫我“马大哈”。

师:我究竟做了哪些“马大哈”的事呀?句中有没有告诉我们,那我们一起来猜猜,他可能做了哪些事呢?请同学们举个例子说说。

(提示:买糖却买了盐;做数学作业时;写生字时;——)

当学生分别讲了一些事例后,我又让学生完成以下的练习:

(示句子)我是一个文静的孩子,却有粗心大意的毛病, ; ; 。因此大家都叫我“马大哈”。

师:谁能一口气用三个例子说明我是“马大哈”呢?刚才大家说过的例子也可以再用。

生:……

师:看,短短的一句话,在我们的努力之下变成了长长的一段话。其实刚才那句话,是我从一位叫小雨的同学的文章中选取出来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雨的这篇文章:(出示小雨流水账式的原文)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写得不错,只是有些情节没有展开,显得有些单薄。如果我们帮他展开、拉长,把短的变成长的,把文章写具体一点,就更好了。你们说说哪些地方可以写得具体一点呢?(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生回答后,师建议从以下方面作补充和修改:

(1)说自己是“马大哈”,能不能像刚才那样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2)剩下最后一道思考题,当时是怎样想,想到后的心情呢?

(3)回到家里,一直表现得很高兴,究竟有什么表现?奶奶看见了,语气或神态如何?“我”说话时的神态、语气又是怎样的呢?

……

结果,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都写得非常生动具体。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预知,如果我们经常进行上面的范文扩写练习,让学生从源头上找到写生动的方法,掌握写生动的要领,那么,学生的习作一定会有明显的进步。

四、 精心练习,帮助学生内化技能

学生找到了写生动具体的方法后,我们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想象习作训练,帮助学生把之前训练的基本功内化成写作的技能。

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笔者先把想象作文归类,分为看图作文,续写作文,扩写作文,编写故事和描绘未来这几个系列,然后设计了一系列的习作练习,如:编写故事,创设这样的情境:苹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水果。它味道可口,人人爱吃,因此,在它身上一定会发生许多动人的、有趣的、难忘的故事,请发挥你的想象,合理地编一个与苹果有关的故事。又如:续写作文,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开头:今天,李芳也来参加毕业考试了,同学们都感到意外,她能这样做真不容易啊!……请根据这样的开头,抓住“感到意外”“这样做真不容易”展开合理的想象,把事情的起因和经过具体生动地写出来。

这一系列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的方法最终内化为脑中的“储存”,用时自然“呼之欲出”,习作又怎么会不生动具体呢?

作者简介:邓素枝,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街口街新城小学。

猜你喜欢
方法指导写作提升
浅谈如何指导初中学生写书面表达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