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文化艺术与生活理念的实现、创新与发展

2019-03-08 02:52王春光
西部论丛 2019年6期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

摘 要:自古艺术的观念不断变化,逐渐深入揭示着艺术创造的本质。摄影等现代技术的出现,逼迫艺术超越摹仿,走向一种表现与创新的行为过程,而人们在网络新媒体中的行为过程正是逐渐符合了这种追求表现自我、追求交互创新的过程。所以网络中的艺术交互、协作、个性、自由、平民化的特征让艺术更加能实现其本质并走进人民的生活。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 艺术本质 创造过程 生活艺术

一、艺术观念的演进:脱离摹仿 走进生活 成为交互创造的过程

古代以古希腊哲学为代表的关于艺术最早的理解是同技术、技巧联系在一起的,其功能主要是摹仿。或认为是凭知识技巧的创造活动,或是通过智慧创造把心灵理式(美)构思和转运为外在的感性存在。德国古典美学家康德和黑格尔动摇或摆脱艺术摹仿说。[1]艺术观念脱离摹仿的过程与技术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由于摄影技术的出现,以“形似”为目的的绘画走到了尽头。

由此在现代西方出现了对艺术的多元解释。如克罗齐的“艺术即直觉”,杜威的“艺术即经验”,弗洛伊德的“艺术是被压抑的欲望在幻想中的满足”,卡西尔认为艺术是通过想像力创造一个“形式”的新世界。其它还有艺术行为论。“过程”艺术论,认为艺术家主要在于发掘艺术媒介的潜力;最后艺术终于走向一种纯然的行动或过程,艺术成为艺术家个人喜欢的一种生活方式,艺术成为艺术家超功利的纯然的一种新奇经验――创造过程。[2]走向过程的美学,是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和艺术的呼应,倡导艺术的非艺术性质、非审美性质,而与生活融为一体。造成审美愉快的在于新奇,新奇总是与“过程”相联系,新奇来自创造。[3]

二、艺术在网络参与中走向过程走进大众生活

走向过程的美学重视参与(创造和观赏)和新奇,导致突出接受过程的新奇经验(即审美经验)的接受美学兴起。突出新奇与淡化审美这种倾向在网络艺术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好像邻居或朋友间谈论新闻轶事,许多音像文字的广泛传播中间并没有经过艺术家、美学家和美学标准的选择,只是因为引起人们兴奋和注意而产生的大众行为。当价值与对眼球吸引力在注意力经济中相结合时,艺术导向从美感转向新奇就是必然;艺术、新闻、搞笑图片间的界限不再清晰,偷拍、猎奇、恶搞都成为创作手段之一。网站为引人注意提高点击率把新奇作选择标准,网民更会如此。

当代西方走向过程的美学,逐渐蜕变为艺术科学与哲学,审美态度、经验之外,美学问题已被消解。部分原因是抽象的形而上学理念不断动摇,另外也是因为艺术活动不断普及和大众化,艺术从稀缺品变成普通人生活一部分。普通人生活靠直觉而不靠抽象观念行事,对艺术自然也就有最直接的感受标准。对这些艺术问题的分析要以变革的现实的思考为基础。艺术作为“过程”强调艺术走向生活,以一种审美态度感受、体验、创造生活,生活也就成为艺术。[4]当网络已成为生活方式,网络中的艺术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对待艺术或准艺术态度不同,最初新奇感消失后,只有那些来自生活深处天地人心创造的最有艺术魅力,最能撼动人心灵深处的精华,才能在浩如烟海的网络艺术大潮中脱颖而出,生生不息,与人民同行。能不断吸取这些精华的心灵就是生活在艺术中,能不断创造这些精华的心灵就使艺术成为生活、生活成为艺术。

三、数码技术充分实现艺术活动基本特性

通过总结各流派观点与发展,可得出艺术活动的基本特性:再现与表现的整合统一;功利与超越的整合统一;审美与非审美的统一。在网络中的艺术活动这些特性表现得更加明显。

西方古典艺术中“艺术是摹仿”的观念在中国写意画中已经被扬弃。照像技术的诞生则是对摹仿说最致命的打击,导致各种夸张、变形、乃至重组等为特征的现代派艺术的诞生,这是从再现向表现的极大范式转变。而在当代摄影、摄像、录音等可高度再现的技术已经形成相应的成熟的表现艺术手段,再现与表现在更高水平的结合形成更多元化、表现力更丰富的艺术手段。网络中存在大量的音像文字资料可作创作素材,加上各种非常发达的数字记录和处理手段及交流评价途径,可轻易实现艺术再现与表现的完美结合。艺术家只能不断积极地寻求创造新的更完美的再现与表现融合统一的艺术手段,才能在几乎无限丰富的网络环境的竞争中突显并生存下来。

艺术与人类生产生活各方面结合不断紧密,所以艺术的功利与超越不断整合统一。由于创作活动的普及化、多样化与平民化,许多原非艺术、功利目的(如宣传、搞笑、技术练习、教育)的灵感之作,可能由于其深刻内涵或优美形式或超凡效果,终成艺术的经典,并生出商业价值(如《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如黄建翔在世界杯中的激情评论)。如今的艺术也不再崇尚纯粹。

当代艺术在社会生活中影响力愈发强大,除艺术审美娱乐外更成为政治、宗教、道德、教育、商业等的宣传和控制工具,从而对个体和群体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艺术手段的审美娱乐吸引力与其它目的结合被普遍利用,就更体现了艺术的审美与非审美的结合统一的情理并重特征。没有“动之以情”的审美引导,就不能有“晓之以理”的审美价值显现。而没有审美价值的蕴含,则只能是官能刺激的低级趣味,笑过之后便索然无味。教育中艺术也正在成为其它各种不同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与实现手段。要引导受教者,开掘要深,形式要美,内容与形式要统一和谐。数码网络成为艺术化教学手段的最佳工具与传播方式,课件已经成为常规的教学方法和现代远程教学的有力手段,使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得以实现。

四、强化艺术的交互、协作、个性、自由、平民化

艺术形式和种类从原初起不断多元发生、推陈出新的基本原因是多因素融合而成的动态的文化心理结构的求新求变,另一重要原因是艺术加工、保存与传播手段的不断创新导致。新科技发展不断为新媒体艺术创造着新的机会,促使新艺术形式产生发展。新技术却往往更多地为“非艺术家”的技术人员所创造以及掌握,且新媒体艺术作品往往十分复杂,因而团队协作成为新媒体艺术创作的重要方式:艺术家提供想象力和思想,乃至美术能力,而技术人员则提供复杂的技术支持,使作品完成。而具备良好技术背景的艺术家则能够更好地进行作品的表现和创作。[5]随着软件功能的不断发展完善并被艺术家作为基本技能所掌握,合作或独创成为更自由的选择。新媒体艺术离不开传统艺术,新媒体艺术家受传统艺术影响,发展新技术可能性自然会对传统艺术进行延展和衍生,这导致:一是传统艺术之间借助新技术进行融合;一是传统艺术与新媒体艺术进行融合。[6]新老媒介与艺术融合于网中。

生活经验、文化、艺术、心理素质等凝聚成的个性使欣赏者总是根据自己的趣味选择、评鉴和接受作品。个人趣味和自由选择必须尊重。艺术欣赏的多样和丰富,成为促进艺术发展和繁荣的一个基本前提。网络的个人化与自由性的特点使艺术欣赏与评价的个性化趣味特征更加突出,多样与丰富是自由选择的前提,艺术不再局限于教室、博物馆和音乐厅,艺术的充分发展与繁荣在网上得以实现和体现。

通常对于批评家的要求比一般欣赏者更高。在网络中批评者则不再受到资格和编辑的局限,每人都可以参与到交互性批评活动中,成为大众评审;个人批评水平进一步接受大众的选择与评判,真正挖掘到作品深处并引起大家共鸣的评论者自然受人追捧。评论的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了嬉笑怒骂皆文章,连新流行语的出现都能体现出艺术品的影响。甚至还有以艺术再创作的方式进行评论(如某些恶搞作品)的网友,使欣赏、评论与创作活动的结合不仅体现在文章上,还体现在艺术素材、构思与灵感的衍生上,更进一步反映了艺术与文化社会互相关联发展并作为一个过程而溶入生活的规律。

参考文献

[1] 王春光 (1970.5-)男,辽宁沈阳人,哲学硕士,副研究员,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方向:科技与社会,文化产业。

[2] 杨恩寰,梅宝树:《艺术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9-44页。

[3] 朱狄:《当代西方艺术哲学》,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5页。

[4] 杨恩寰,梅宝树:《艺术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9页。

[5] 杨恩寰,梅宝树:《艺术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5-48页。

[6] 张燕翔:《新媒体艺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7] 张燕翔:《新媒体艺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頁。

作者简介:王春光 (1970.5-)男,辽宁沈阳人,哲学硕士,副研究员,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方向:科技与社会,文化产业。

猜你喜欢
网络新媒体
微博中舆情管控问题
运用网络新媒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管理模式的探索
网络新媒体对高校审美教育的影响分析
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研究
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拓展与创新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版权保护研究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个性化定制服务研究
网络新媒体对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