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暗动点轨迹问题的最值

2019-04-04 06:17江苏省昆山市第二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19年5期
关键词:动点轨迹解析

江苏省昆山市第二中学 王 明

动点问题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其与数形知识点相结合,使得其具有强大灵活性,从而使这类问题题型多变而复杂。动点问题衍生出两种基本类型:明动点和暗动点。明动点虽有难度,但有固定模型,相对而言比较容易把握。本人在文章《例谈初中几何最值的解法》中已有论述。而暗动点确实较隐蔽,却揭示了数学内在规律性和奇妙性。本文举例论述暗动点的两种类型及巧妙的策略,与同行一起分享数学思维之美。

一、直线型暗动点

所谓直线型暗动点,即暗动点轨迹是一条直线。待分析明确是直线后,这样动点的性质就由暗动点转变成明动点,难度降低,再按明动点方式解决问题。

【例1】如图1,点A(8,0)是x轴上一点,点B(0,m)是y轴上一个动点,连结AB,以B点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度,连结PA,PB,求PO+PA的最小值。

图1

【解析】动点B在y轴上移动,点B就是明动点,要求PO+PA最小值,没有直接和点B发生关联,而和点P直接关联,但点B移动又会带来点P移动,那么点P随着点B移动会是怎样的轨迹呢?这种情形,我们就把点P叫作暗动点。

如图1,作PM⊥y轴,垂足为M,

∵BP是BA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的,

∴PB=BA,∠PBA=90°,

又∵△PMB≌△BOA,

∴PM=OB,MB=AO=8,

∴P点坐标为(m,8+m)。

这个坐标点说明P点是一个动点,它的函数解析式是y=x+8,显然,它是一次函数。那么,P点就在直线y=x+8上运动,这一点非常关键,是解题的要诀,破解了它,问题就迎刃而解。

如图2,过P点作一次函数y=x+8的图像,交x轴于M,过O点作直线y=x+8的对称点O',连接O'A交y=x+8于P',连接P'O,O'M。

∵O'是O关于直线y=x+8的对称点,

图2

【例2】如图3,在Rt△ABC中,∠ACB=90°,∠CAB=30°,BC=1,点D是斜边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重合),△AED为等边三角形。过D点作DE的垂线,F为垂线上任意一点,G为EF的中点,则线段CG长的最小值是多少?

图3

【解析】动点D在AB上移动,点D就是明动点,要求CG的最小值,没有直接和点D发生关联,而和点G直接关联,但点D移动又会带来点G的位置移动,那么点G随着点D移动会是什么样的轨迹呢?

如图,连接AG、DG,

∵G为Rt△DEF的中点,

又∵△ADE为正三角形,∴AD=AE,

∴AG为DE的中垂线,

∴G点的轨迹为一条直线,于是,线段CG长的最小值转化成点到直线的距离,即垂线段最短。

二、圆型暗动点

所谓圆的暗动点,简单地讲就是暗动点轨迹是一个圆。待分析确定是圆后,这样动点的性质就由暗动点转变成明动点,难度降低,再按明动点方式解决问题。

【例3】已知一个△ABC,AB为3,AC=2BC,求△ABC的最大面积。

【解析】本题看上去题干表述简单,但所求问题并不简单。要求三角形面积最大值,主要求出AB为底的高,高在哪里呢?很难确定。因为C点是一个动点,动点的轨迹是什么呢?不得而知,所以点C属于暗动点,这就是本题的难度所在。

如果根据暗动点轨迹思维,问题便简单多了,这是此题的价值所在。这道题是化难为易的一道典型问题,也是训练数学思维科学性的好题。

图4

如图4,以AB为x轴,过B点为y轴建立坐标系,则A坐标为(-3,0),B坐标为(0,0),设C坐标为(x,y),根据两点间坐标公式求出线段长度,得到

∵AC=2BC,

化简得到(x-1)2+y2=22。

由此可知:点C轨迹是一个以(1,0)为圆心,以2半径的圆。那么,以AB为底的高最大值就是半径2,所以△ABC的面积最大值为

数学问题中的动点轨迹问题尤其是暗动点问题,如果根据暗动点轨迹思维,问题便能简化很多,从而顺利解决相关难题。本文通过四个典型的例题论述了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对教师教学,学生训练数学思维做了一个较好的引导。

猜你喜欢
动点轨迹解析
动点图象类问题的求解策略
解析几何中的轨迹方程的常用求法
三角函数解析式中ω的几种求法
巧用信息技术有效解决“二次函数动点问题”
轨迹
轨迹
一类动点路径模型及其应用
函数中的动点问题解答策略
睡梦解析仪
电竞初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