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胸乳入路与经颈部入路微创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疗效及预后分析

2019-04-20 01:47张洪涛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经胸入路甲状腺癌

张洪涛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综合治疗一区,山东菏泽 274000

甲状腺癌属于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女性发病率高,且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1]。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 carcinoma,TMC)指的是小于10 mm肿瘤直径相关甲状腺癌,为甲状腺癌特殊类型,组织学常见乳头状的微小癌,可占据65%以上,因具一定隐匿性,也称隐匿甲状腺癌,术前的诊断率比较低[2-3]。临床通常采用手术方案治疗,但容易出现并发症,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质量。为提高患者临床疗效,该研究对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诊治甲状腺微小癌80例患者经胸乳入路与经颈部入路相关微创腔镜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诊治甲状腺微小癌80例患者,纳入标准:确诊为甲状腺微小癌疾病,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严重肝肾疾病,心理、精神病,其他恶性肿瘤者,手术禁忌证者,中途退出者。随机分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13例,女性 27 例,年龄 35~76 岁,平均(49.14±10.37)岁,病程(9.83±2.31)年;研究组男性 12 例,女性 28 例,年龄 34~75岁,平均(48.23±11.18)岁,病程(9.76±2.46)年。 两组病程、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签署知情相关同意书,该研究经过医学理论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经颈部入路相关微创腔镜术,研究组予经胸乳入路相关微创腔镜术;患者选取仰卧位,予以全身麻醉,在患者乳沟位置胸骨的前正中切1.5 cm口,并皮下注射膨胀剂进行钝性分离,充分利用分离棒,置入30度腔镜与套管,注入CO2;把5 mm弧形切口放于左右乳晕的上边缘,把套管置入并用超声刀分离颈阔肌的深面;建立皮下操作空间,露出甲状腺;游离患侧的甲状腺静脉,并凝闭血管,分离周围组织,露出喉返神经,把切除患侧的标本放于标本袋内,游离患侧的甲状腺相关组织,取出部分甲状腺与颊部组织,缝合颈白线及舌骨下肌群,放置引流管在乳晕切口或胸骨位置。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

分析两组患者疗效:症状全部消失表示完全缓解(CR),症状明显改善表示部分缓解(PR),临床表现稳定表示稳定(SD),症状恶化表示进展(PD);临床相关指标: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量、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预后指标:生活质量依据SF-36量表进行评估,分越高质量越好;并发症(甲状旁腺损伤、喉返神经麻木)[4-5]。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年龄、病程、临床相关指标及生活质量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总缓解67.50%比对照组42.50%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n(%)]

2.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

治疗后,研究组出血量 (58.06±9.68)mL、手术时间(90.58±10.92)min、 引流量 (27.56±5.74)mL、 拔管时间(25.49±5.16)h 及住院时间 (6.54±2.16)d 等临床相关指标比对照组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s)

表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s)

组别 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引流量(mL)拔管时间(h)住院时间(d)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58.06±9.68 89.06±11.23 13.224 0<0.05 90.58±10.92 128.23±12.46 14.372 3<0.05 27.56±5.74 38.03±7.46 7.035 0<0.05 25.49±5.16 40.18±7.29 10.402 4<0.05 6.54±2.16 10.52±3.28 6.409 4<0.05

2.3 两组预后生活质量及并发症

研究组精神状况(86.67±13.24)分、社会功能(87.68±11.52)分等生活质量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对照组出现 2 例甲状旁腺损伤,4 例喉返神经麻木,研究组无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17.50%比研究组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4 5,P<0.05)。

表3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s),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s),分]

组别 精神状况 社会功能 生理功能 总体健康研究组对照组t值 P值86.67±13.24 74.76±11.04 4.369 5<0.05 87.68±11.52 75.18±10.37 5.100 5<0.05 85.57±12.46 75.46±9.57 4.069 8<0.05 86.43±11.58 74.32±12.83 8.107 3<0.05

3 讨论

甲状腺癌为最常见甲状腺相关恶性肿瘤,可占恶性肿瘤1%,除了髓样癌以外,大部分的甲状腺癌主要起源滤泡相关上皮细胞[6]。甲状腺癌发病主要与性别、种族、地区具相关性。其中甲状腺微小癌属于特殊类型甲状腺癌,大部分患者没有特殊症状,容易出现误诊[7]。临床通常采用手术方案,为明确患者临床疗效,该研究主要对诊治的甲状腺微小癌80例患者经胸乳入路与经颈部入路相关微创腔镜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总缓解67.50%比对照组42.50%高;且研究组出血量(58.06±9.68)mL、手术时间(90.58±10.92)min、引流量(27.56±5.74)mL、拔管时间(25.49±5.16)h 及住院时间(6.54±2.16)d 等临床相关指标比对照组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姚礼[8]等研究结果 [经胸乳入路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64.0%比经颈部入路组40.0%高,且经胸乳入路组手术时间(89.3±10.1)min、出血量(57.2±10.0)mL、引流量(27.4±4.3)mL、拔管时间(26.3±4.2)h 及住院时间(6.7±1.4)d 比经颈部入路组少]相符合,进一步证实经胸乳入路微创腔镜术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缓解率,缩短手术、拔管及住院时间。原因分析考虑可能为,甲状腺微小癌相关切除范围是患侧的甲状腺、峡部,而其手术实施关键为将腔镜放置到理想切除位置,且入路要合理[9]。临床相关研究发现,经胸乳入路微创腔镜术操作空间比较大,甲状腺的双侧病灶易同时处理,且手法自然等,可达到理想治疗效果[10-11]。该研究组患者予以胸乳入路微创腔镜术,手术操作游离空间广泛,临床可在乳晕皮下套管一段距离的潜行之后插入操作空间,有效分离皮下空间,并减低创伤,从而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加快身体恢复。同时,该研究还对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生活质量比对照组高,对照组并发症17.50%比研究组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经胸乳入路微创腔镜术并发症更少,且预后恢复生活质量更高。原因分析考虑可能为,胸乳入路切口能够对喉返神经清晰显露,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同时胸乳入路切口的位置比较隐蔽,可提高患者接受度及美观度,经胸乳入路微创腔镜术相比其他入路手术,能加快恢复,从而有效提高其预后生活质量[12-13]。受样本、时间等影响,关于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经胸乳入路与经颈部入路相关微创腔镜术治疗的远期效果,有待再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甲状腺微小癌疾病患者应用经胸乳入路及经颈部入路相关微创腔镜术治疗效果均良好,其中经胸乳入路微创腔镜术效果更显著,并发症少,患者恢复更快,且预后生活质量更高,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经胸入路甲状腺癌
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与常规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入路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研究
经胸乳入路腔镜术与传统开放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