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肾颗粒治疗脾肾两虚浊瘀互结型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研究

2019-04-20 01:47朱莺魏晴雪张航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肾衰竭肌酐肾功能

朱莺,魏晴雪,张航

常熟市中医院肾内科,江苏常熟 215500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多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最终结果,死亡率极高。目前西医治疗除了对症处理原发病和肾脏替代治疗外,尚无延缓肾功能进展的可靠药物。中医中药在治疗慢性肾衰竭方面具有一定疗效,副作用少,临床费用低,患者依从性好。该院对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脾肾两虚浊瘀互结型慢性肾功能衰竭者使用稳肾颗粒治疗,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

选择该院肾内科住院和门诊随访的脾肾两虚、浊瘀互结型CKD1-3期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该次研究参照该院伦理委员会道德标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

1.2 纳入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根据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 (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的CKD诊断标准[1];②年龄18~70岁;③中医辨证分型为脾肾两虚、浊瘀互结证;④学历,职业,业余爱好等无明显特殊;⑤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正在接受或准备接受肾脏替代治疗;②存在可逆因素的急性肾损伤:梗阻、感染、休克等;③伴有其他如严重心脏病者、脑血管意外。

1.4 诊断标准

参照王海燕《肾脏病学》2008年第三版的相关内容拟定。确诊为慢性肾衰竭,CKD1-3期。

参考2002年卫生部制定的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主症:①畏寒肢冷、疲倦乏力;②气短懒言、食少纳呆;③腰部肢软,面色白光白或黧黑。

次症:①腰部冷痛或刺痛;②大便溏薄,夜尿增多;③恶心呕吐或肢体困重。

舌脉:舌质淡胖,边有齿痕,或舌色紫暗,有瘀点瘀痕;苔腻,脉涩。

主症见二症,或主症一项兼见次症者,结合舌苔、脉象即可诊断为脾肾两虚,浊瘀互结证。

1.5 治疗方法

均连续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

1.5.1 基础治疗①一般治疗:在低盐低脂低磷优质低蛋白饮食基础上,保证摄入足够的热量,必要时可适当补充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适当控制饮水量,适当锻炼,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外感,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②对症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压达标、控制血糖、纠正贫血、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纠正继发性甲旁亢等。

1.5.2 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0.2 g,3 次/d,5 粒/次,餐后 30 min 服用。

1.5.3 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稳肾颗粒,3次/d,1包/次,餐后30 min冲服。用药为黄芪、党参、白术、茯苓、赤芍、川芎、鸡血藤、车前草、土茯苓、六月雪、陈皮及大黄。

1.6 观察指标

BUN、Scr、eGFR、Hb、中医症状积分。

eGFR由MDRD公式计算

男性:eGFR mL/(min·1.73m-2)=175×(Scr)-1.154×(Age)-0.203。

女性:eGFR mL/(min·1.73m-2)=175×(Scr)-1.154×(Age)-0.203×0.742。

1.7 疗效评价

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疗效,评估方法参照《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7.1疾病的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20%;或血肌酐水平降低≥20%。有效: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10%;或血肌酐水平降低≥10%。无效: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血肌酐增加。

1.7.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临床控制: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0%。显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同时<90%。有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同时<70%。无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

1.8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资料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

表2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尿素氮、血肌酐、eGFR、血色素、中医证候积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的肌酐、eGFR 水平均较前好转(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血红蛋白、尿素氮水平较前好转(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s)

表3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s)

指标组别治疗前治疗6个月 治疗前组间比较治疗前后组内比较 治疗后组间比较血尿素氮(mmol/L)血清肌酐(μmol/L)eGFR[mL/(min·1.73 m2]血红蛋白(g/L)中医证候积分(分)对照组(n=40)治疗组(n=40)对照组(n=40)治疗组(n=40)对照组(n=40)治疗组(n=40)对照组(n=40)治疗组(n=40)对照组(n=40)治疗组(n=40)13.94±3.01 14.06±2.99 149.96±25.86 150.05±16.91 35.58±4.25 35.60±4.26 98.06±10.25 97.96±10.27 28.05±6.10 27.90±5.84 11.80±3.36 11.94±2.57 133.35±22.65 115.63±27.79 44.52±6.31 52.48±7.23 103.44±19.24 106.48±18.53 24.15±4.99 17.00±4.79 t=1.042 P=0.304 t=0.299 P=0766 t=4.257 P=0.284 t=7.242 P=0.391 t=0.079 P=0.937 t=2.594 P=0.043 t=3.632 P=0.010 t=2.042 P=0.048 t=3.826 P=0.000 t=2.962 P=0.021 t=6.379 P=0.017 t=6.382 P=0.023 t=7.224 P=0.001 t=2.214 P=0.033 t=6.454 P=0.000 t=0.209 P=0.417 t=2.214 P=0.033 t=9.275 P=0.005 t=0.720 P=0.237 t=4.624 P=0.000

2.3 证候积分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显著降低 (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2.4 中医证候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83%,对照组56%,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

3 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肾实质慢性进行性损害,导致肾功能持续下降,从而出现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紊乱、全身多脏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慢性肾脏病的发生率在逐年递增[3],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4]。西医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案以对症处理为主,对于早中期的慢性肾衰竭,西医西药暂时无明确的延缓肾功能进展的可靠药物。因此,通过中医中药,寻求延缓肾功能衰竭进展,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虽然祖国医学文献古籍中没有对于慢性肾衰竭的相关记载,根据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一般可归属于“肾风”“虚劳”“水肿”“关格”“腰痛”等疾病范畴。慢性肾衰竭的病因主要分为外因、内因两部分,外因主要指风、寒、暑、湿、燥、火等外感时邪,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推动因素。内因则多由于患者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生活习惯不良导致,常见内因有先天不足、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房劳过度、药石损伤等。在治疗方面,中医中药治疗CKD临床效果显著,在单味中药中:冬虫夏草、大黄制剂对于肾功能衰竭具有一定的疗效[5],黄芪所含苷类、多糖等物质可以有效改善蛋白尿,从而延缓肾功能进展[6]。而中成药在治疗方面亦有显著的疗效,张章[7]认为尿毒清颗粒辅助治疗能够有效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同时改善临床症状。缪蕙[8]证明了金水宝胶囊能够明显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微炎性反应状态。至于中药复方方面,前人也进行了诸多研究。韩海燕等人[9]应用叶景华教授的肾衰方治疗早中期肾功能衰竭,取得了明显的疗效。吴智慧等人[10]运用固肾排毒液联合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明显降低了患者的细胞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了肾功能。刘佑辉等人[11]认为温阳振衰颗粒能够明显改善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脏纤维化程度,对肾功能改善有显著疗效。代广等人[12]发现应用温阳救逆降浊汤辅助肾康注射液治疗肾阳虚衰型慢性肾衰竭患者,可降低患者血清Hcy、β2-MG水平,改善肾脏功能,临床疗效显著。以上均证明中医中药对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具有不可小觑的疗效。

该次研究所用稳肾颗粒主要组成药物为黄芪、党参、白术、茯苓、赤芍、川芎、鸡血藤、车前草、土茯苓、六月雪、陈皮及大黄,具有健脾化湿、活血化瘀、通腑降浊的功能,方中以黄芪、党参、白术、茯苓为君药,健脾化湿、益肾扶正;赤芍、川芎、鸡血藤为臣药,功能活血化瘀,车前草、土茯苓、六月雪、大黄泄浊利湿、通腑降浊为佐药;陈皮理气助运为使药,全方共奏健脾益肾、化瘀降浊之功,适用于慢性肾衰竭早中期,脾肾气虚、浊瘀互结型患者。该方紧紧围绕慢性肾衰竭患者病机,以补正扶虚为本,辅以活血化瘀、化湿泄浊,既能有效防止一味补气扶正导致邪气留恋,疾病缠绵难愈,又能避免过用化瘀泄浊药物导致正气受损,将“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做到了有机统一。前期研究显示稳肾颗粒可以通过调节Ets-1蛋白表达而改善降解酶系统的功能紊乱,以此促进ECM降解,减少ECM沉积,减轻肾间质纤维化[13]。

综上,以上药物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改善肾功能、减轻临床症状,具有确切药理学疗效。

该治疗方案显著,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χ2=7.040,P=0.008),且经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17.00±4.79)分低于对照组的(24.15±4.99)分(t=4.624,P=0.000)。而学者王俊坦等[14]也曾通过研究发现,肾康注射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87.5%,且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也明显低于常规组。说明了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早中期,使用健脾益肾化浊类中药 (如稳肾颗粒)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该研究还发现,经治疗后,治疗组肌酐水平 (115.63±27.79)μmol/L 低于对照组的 (133.35±22.65)μmol/L(t=2.214,P=0.033),eGFR 水平(52.48±7.23)mL/(min·1.73m2)高于对照组的(44.52±6.31)mL/(min·1.73 m2),(t=9.275,P=0.005),这与学者刁亚军等[15]报道的“治疗后健脾益肾降浊方治疗组患者的肌酐水平 (240.11±124.29)μmol/L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的 (297.85±131.26)μmol/L,eGFR 水平(56.35±9.23)mL/(min·1.73m2)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47.63±8.22)mL/(min·1.73 m2)”一致,说明健脾益肾化浊类中药(如稳肾颗粒)能够有效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肌酐清除率,改善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水平,从而在实验室水平上延缓肾功能病情进展。但该文研究所得的“治疗后两组的血红蛋白、尿素氮水平均无显著差异”这一结论与学者刁亚军等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考虑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不大,在数据统计上可能存在些许偏差以及与患者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等有关。同时在该研究过程中,没有出现严重的肝功能损伤、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患者普遍接受度良好,但由于样本量及研究时间影响,在今后将从基础方面加深研究,争取从病理生理方面进一步阐明本药物治疗机制。

猜你喜欢
肾衰竭肌酐肾功能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肌酐升高有何临床意义?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CTA评价肾功能不全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利肠汤在慢性肾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益肾降浊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蛭龙通络胶囊联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肾衰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