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血清学及DNA联合检测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应用

2019-04-20 01:47朱红岩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单核细胞急性期传染性

朱红岩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市东方医院儿科,江苏连云港 22204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属于一类急性传染病,疾病特征包括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加、发热、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咽峡炎,另外部分患儿还会有异形淋巴细胞表现[1]。临床证实这一疾病多由EB病毒感染引起,小儿是主要发病人群,在每一年内各个时间段都可能发病,如果没有实施及时治疗,会导致机体多脏器受损。但这一疾病在早期难以准确诊断,漏诊或者误诊的可能性大,小儿因为抗EB病毒的抗体没有明显反应,所以在诊断上的难度更大[2]。该研究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8年11月中的54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为对象,具体分析诊断中进行EB病毒血清学及DNA联合检测的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该院中收治的54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为对象,包括25例男以及29例女患儿,年龄范围:6个月~14岁,年龄平均(8.28±3.36)岁。全部患儿均除外伴有腺病毒、巨细胞病毒、化脓性链球菌、弓形体感染,将全部患儿根据年龄分为3组,2岁以下9例,2~3岁10例,4岁及以上35例。全部患儿家长均对该研究知情同意,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全部患儿均由同一组医护人员实施EB病毒血清学及DNA联合检测,抽取2 mL静脉血液,通过免疫酶联吸附法对 EBV 抗体 EBNA-Ig G、VCA-Ig G、VCA-Ig M、EAIg G进行测定。抽取急性期≤3周、恢复期4~8周、随访期≥24周共3个时段的血清样本,对不同年龄层的EBV抗体水平进行比较,严格依据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阳性标准:≥1.0×103拷贝。

1.3 统计方法

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EB病毒血清学结果

VCA-IgM检测显示总阳性率为70.37%,EBV-DNA阳性率为75.93%,均显示年龄越大,阳性率逐渐提高,VCA-IgM不同年龄段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1 3,P=0.0218),EBV-DNA检测4岁及以上阳性率高于 2 岁以下(χ2=3.695 2,P=0.007 1),与 2~3 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625 1,P=0.261 8);VCA-IgG 检测总阳性率为96.30%,在2岁以上的阳性率明显高于2岁及以下(χ2=4.215 6,P=0.003 1)。 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患儿EB病毒血清学各项指标结果比较[n(%)]

2.2 EA-IgG、EBNA-IgG 结果

在不同时期,EA-IgG阳性率随着年龄增加逐渐提升,4岁及以上患儿不同时期阳性率均明显高于4岁以下(χ2=4.052 6,P=0.000 5);急性期、恢复期 EBNA-IgG 在不同年龄层均处于较低水平,在随访期水平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2 0,P=0.163 8),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患儿EA-IgG、EBNA-IgG结果[n(%)]

3 讨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V感染导致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机体出现EBV感染后,宿主细胞主要是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受到EB病毒感染后,B淋巴细胞能够表达多种EB病毒特异性抗原,使得机体出现免疫反应,形成对抗EBV的不同抗体[3]。在原发性EBV感染期间,最先出现的是对抗衣壳抗原(CA)的Ig M、IgG抗体(抗CA-IgM、抗CA-IgG),其中早期会出现抗CA-IgM,1~2个月后会逐渐消除,之后会出现CA-IgG抗体。

当处于急性感染的晚期阶段时,会出现抗早期抗原(EA)抗体,其出现能够持续最长半年时间[4]。处于恢复期时,会出现晚期抗核抗原(NA)抗体,抗 CA-IgG、抗 NAIgG都会持续存在。临床诊断EB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以抗CA-IgM阳性为重要依据,不过EB病毒感染的血清学会有非常复杂的反应[5]。部分患儿生成的抗CA-IgM会延后,部分甚至可能不出现,这种情况的存在明显增加临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早期诊断的难度[6]。

当前的研究多集中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中CA-IgM的应用价值,显示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分析和纳入对象年龄、出现特征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症状才进行测定存在相关性[7-8]。该研究对54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进行EB病毒血清学及DNA联合检测,结果显示VCA-IgM阳性率仅为70.37%,处于较低水平,分析是由于本研究纳入对象的年龄均偏低。临床发现2岁以下的小儿抗 CA-IgM、抗 CA-IgG抗体的阳性率均处于较低水平,该研究2岁以下小儿抗CA-IgM阳性率为33.33%,抗CA-IgG抗体阳性率为77.78%,该研究4岁及以上患儿抗CA-IgM阳性率为82.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261 3,P=0.021 8)。 证实应用血清学标准能够准确诊断2岁以上且处于急性期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不过用于2岁以下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中缺乏足够依据。

临床针对2岁以下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不可以仅仅依据抗 CA-IgM阳性率进行诊断,处于急性期、恢复期时,选取两份血清升高抗 CA-IgG抗体滴度超过4倍的应用价值更高,提示必须实施血清检测[9]。该研究结果还显示,2岁以下患儿抗 EA抗体、抗CA-Ig M/IgG的阳性检出率均不高,分析是由于低龄小儿抗体反应较弱导致。恢复期晚期才出现NA-IgG,部分患儿在随访期还是检测不到NA-IgG。通过进行EBV-DNA检测,能够完成EBV携带者的低水平复制检测,并且还能够对EBV引起的相关疾病活动性感染进行检测[10]。针对EBV携带者,淋巴细胞中EBV-DNA载量水平很低,不过这类携带者的血清中、血浆中都难以检测到 EBV-DNA[11]。实时荧光定量 PCR可以对病毒拷贝数进行比较准确的检测,可以将EB病毒感染、病毒复制情况非常准确的反映出来,可以协助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诊断,还能够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科学信息[12]。

类似研究显示[13],2岁以下患儿EBV-DNA载体阳性率为66.67%,明显高于2岁以下患儿VCA-Ig M阳性率33.33%(P<0.05),该研究结果与之存在一致性。该研究显示2岁以下患儿在急性期血清学检查结果显示阴性,EBV-DNA显示阳性,最后的诊断是因为血清学抗CA-Ig G复查结果显示为阴性。所以当处于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期时,如果EBV抗体没有被检测到,可以结合进行EBV-DNA检测以提升诊断有效性[14]。尤其针对儿童群体,其抗体生成存在延迟,且抗体较弱,免疫反应没有完全成熟,因此如果小儿出现比较明显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表现,但是急性期的抗体检测又显示为阴性,则可以联合EBV-DNA检测以获得更高的诊断准确性。

综上所述,EB病毒血清学及DNA联合检测用于诊断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具有良好价值,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单核细胞急性期传染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尿酸水平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关系的研究
单核细胞亚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血单核细胞在真菌感染免疫的研究进展
诚信危机具有传染性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巨刺灵骨、大白治疗颈型颈椎病急性期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