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时代职业院校青年教师信息素养培育

2019-04-22 03:07郝丽莎
关键词:互联网 + 信息素养青年教师

【摘 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着教育的变革,“互联网+教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教育信息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阐述了信息时代青年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育途径和方法,实践表明,青年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育对于实现高效课堂和创生教学附加价值,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素养;青年教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084-01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习近平主席在全球互联网大会上指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发展的先导力量。新时代的青年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更应具备先进教育理念和信息素养,推动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在倡导工匠精神的今天,进一步提高课堂实效,赋予中职生出彩的学习经历,对于其终身发展有着不凡的意义。

二、“互联网+”时代提升职业院校青年教师信息素养的意义

1.时代要求。

青年教师是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是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互联网+”时代对青年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院校的教师多为非师范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缺乏必要的教育教学知识,但是拥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互联网+”时代,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充分融合,呼唤青年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2.角色重塑。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是对教师的真实写照,然而新时代的教师已从“传道、受业、解惑”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营养师,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堂教学由教师主导转变为师生共同推动;教学对象从标准化改造转向个性化培育;学生不再是单纯的授课对象,而是转变为教学设计的协同方。这些转型教育拥抱互联网后的必然结果,呼唤青年教师进行角色转换,而角色的重塑无不需要培育信息素养。

三、“互联网+”时代职业院校青年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

教师的信息素养并非朝夕形成,而是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形成并且提升,它是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的外化表征,是教师的教学认知能力与教学实践能力两者共同精进所达到的综合水平[1]。

“互联网+”时代教师的信息素养细化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就是教师运用扎实的学科知识,为教学目标的达成,向学生传授学习内容,并使得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技能。教师的信息素养包括教学设计素养、教学方法素养、教学观察与反思素养等。

1.教学设计素养。

所谓教师设计素养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将教学内容整合,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设计的素质和能力。好的教学设计能够让课堂跌宕起伏,妙趣横生,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传统课堂课堂设计环环相扣,无外乎“温习旧知、引入新知、学习新知、巩固新知”的流程,在铃声结束的刹那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看似井井有条,四平八稳,但是这种精确而周密的教学设计却不能作为评价一堂好课的唯一标准。在“互联网+”时代,课堂的呈现方式更加丰富。

教师的教学设计素养体现在恰当地将各环节进行搭配和排列,上出自己的风格与特色,并非一味遵循“约定俗成”的教学模式。在“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对师生群体的改变成为教师自我打开的新方式。教师通过数字化教学再造教学流程,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发挥教学云平台、智能学习终端的作用,通过信息化平台纳入新鲜的学情,对学生进行同质或者异质分组;运用平台实时反馈的功能把课堂上“节外生枝”的情形作为纠错的契机,既体现教学机智又让知识点得以固化。

2.教学方法运用素养。

教学方法是保障目标达成,简化教师劳动的重要手段[2]。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一个创新和发现的过程。教师要充分综合教材、学生和自身特点,找到合适的方法,才能轻松驾驭课堂,取得良好成效。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的教学方法有时无需拘泥于传统的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可以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独辟蹊径。教师依据学生和专业特点灵活选择,使知识的表达更加直观、生动。在实际教学中,对于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不同性质的课程要采用适用的教学方法。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需要教师开启智慧,适时调整,是灵活性与创造性的结合。同样的课程,因为授课班级不同,授课时间不同,盲目地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可能就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不用谈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了。

青年教师综合使用各类教学方法,与大数据、学习分析技术相结合,实现精准教学,学生的心智技能提高,学习效果优于传统教学。

3.教学观察与反思素养。

教师要成长为成熟的专业者,必须不断地进行反思。反思与观察相辅相成,它们不仅让教师重新触摸课堂教学的体温,而且是提升课堂教学品质的有效途径。

青年教师不能将听课任务化、形式化,而是要将听课、评课作为完整的专业活动,从听课到观课再到思课,从关注自己到专注教师再到关注学生。通过听课、评课等方式,以分析的视角重新审视课堂,在课堂观察中考量信息技术的应用。

例如,从学生学习的维度,教师可以关注有多少学生在倾听同学的发言,课中有哪些情况可以证明学习目标的達成,学生信息加工的能力达到了何种程度;从教师教学的维度,有哪些活动可以体现教学设计是有特色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恰到好处还是画蛇添足,是否有助于突破学习重、难点,教师是如何处理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的;从课程性质的维度,怎样凸显学科特点、核心技能,教师推送的资源怎样利用,在课堂中生成了哪些资源等;从课堂文化的维度,学习目标怎样实现高技认知技能,课堂哪些情况体现或者支持学生的民主行为等。青年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引领自身专业成长。

四、职业院校青年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

1.以赛促教。

良好的信息素养体现在信息化的思维方式和信息化的应用能力两个方面。青年教师参加各类教学大赛,是走向卓越教师的重要途径,是提升信息素养的有效举措。

通过大赛平台,青年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融入了更多信息化元素,课堂实施环节,教师充分驾驭各类信息化平台和工具,例如通过一键投影软件,实时展示学生的讨论过程和答题情况,通过大屏幕滚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创设民主氛围,信息化应用的能力得以提升;赛后观摩环节,倾听同行的课堂教学,思维碰撞,专家点评,积淀经验,信息化的素养得以滋养。江苏省职业学校课堂教学大赛更为关注课堂教学的信息化和有效性,大赛通过封闭备课、借班上课、同课异构的方式,展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魅力,对于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和信息素养有重要作用。

2.以研促教。

科研是是提升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信息素养的重要引擎。作为青年教师,要从教学实践不断反思、沉淀信息素养,在学术交流和研讨中质疑、思辨、表达、成长。

教师把研究融入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善于思考,用敏锐的洞察力关注课堂上出现的“小现象”;明察秋毫,找到合适的方法解决课堂上的司空见惯的“小问题”,便是将研究作为一种专业生活的方式了。因此,仔细去研究每一篇教材、观察每一个学生本身都是意义深远的事情。

五、结语

信息交流技术使知识可以“穿越”,今天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后喻文化”的时代。在“互联网+”时代下,教师需要改变专业生活方式,教育信息化则成为教师自我打开的新方式,让学生会学、汇学、慧学[3],引领新时代的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轶,石纬林,崔艳辉.“互联网+”时代青年教师信息素养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3):109-114.

[2]鲍传友.做研究型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3]高德毅.互联网+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郝丽莎,讲师,研究方向机械设计,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互联网 + 信息素养青年教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互联网 +”时代微电影“全产业链”模式探析
让文化馆插上“互联网 +”的翅膀
“互联网 +”的新形势下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自我发展的探讨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