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字化技术应用

2019-04-30 04:22张俐
考试周刊 2019年35期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初中数学

摘 要: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围绕三个问题,探讨了数字化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既可以高效、全面地呈现学生的成果,也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动脑的热情、勇于表达的欲望和敢于创新的勇气。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初中数学;呈现

如今,数字化技术已经突飞猛进,给初中数学教育领域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数学学科本身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数学化的手段,可以形象地呈现初中学生的思维动态过程和结果,非常有利于初中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思维方式的理解。这样的方式是原先仅仅依靠常规教具所不能具备的优点,亦可以改变沉闷的课堂,提高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面,我仅结合《字母表示数》这节课,谈谈对数字化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和思考。

《字母表示数》这节课,问题一中再次选取了“月历”这一熟悉的情境。由于在七年级数学的第一节课《生活 数学》中教材就已采用了月历,所以对学生而言是有一定认知基础的,更利于学生感受到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在引导学生观察了涂色方框中的四個数之间的关系,并顺利用字母表示这类方框中的数后,教师会鼓励大家尝试自己设计与众不同的框图,并用字母表示相应位置上的数。这既给了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也是本节课第一次引导学生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往往将这张月历印在导学稿上,学生动笔勾画,教师在行间走动并努力搜集学生的各类答案。接着由学生自发举手,或者教师根据刚刚搜集到的部分同学的答案点名回答。被挑选的两三名同学将自己的成果通过实物投影仪逐一进行呈现,或由他们依次利用白板笔在白板上当场勾画。但这两种做法都有共同的缺点,那就是只能逐一呈现少部分同学思考的结果,低效且局限。事实上,每个数学老师都一定碰到过这种情况,有些同学对某个问题的思考、解决方法是很有探讨价值的,但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未能当即在课堂上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与大家分享,这些即时生成的宝贵的闪光点可能变成从教师口中说出来,也可能压根儿就没有提及,多可惜呀!而数字化学习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遗憾。所有学生的探究成果都可以瞬间全部呈现在白板上,尽收眼底,教师再引导学生选择最有价值的进行详细展示,高效且全面。这样一来也更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动脑的热情、勇于表达的欲望和敢于创新的勇气,因为每个学生的思维成果都不会被错过,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问题二中让学生在自主拼搭火柴棒的过程中尝试探索火柴棒的根数与正方形个数间的关系。同学们可以在拼的过程中感受到每增加一个正方形需要多搭三根火柴棒,这是从形的角度;也可根据表格中填的几组数字实现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过程进而发现规律,这是从数的层面。同时这也是本节课学生第二次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传统教学中教师会让学生课前准备好火柴棒,课堂上拼,但问题是不利于呈现。这里尽管大家拼出的结果是单一的,但学生的思考方式是多样的。利用数字化学习教师下发这一拼图任务,学生不仅可以在平板上轻松地完成拼搭火柴棒的操作,同时还可以借助电子笔的书写功能在各自的成果旁边勾画、计算,便于向其他同学阐述自己的想法。因此,在数字化学习之下,我们不仅可以高效、全员地呈现,而且是更全面更充分地呈现每一个个体的智慧结晶。

问题三下发网格线,学生依照前面的规律画出第5个、第6个图形,并归纳其中的规律,这也是本节课第三次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与问题二类似,一样的图形,不一样的思路,最后归于一个统一的结果。传统教学的第一种做法是,让学生逐一在实物投影下展示,视觉效果不够理想,且比较局限。第二种做法是在白板上由一个学生呈现。如果他与下面的同学同时进行,数学教师应该不难想象这个板演的学生会影响到下面部分学生的独立探究,会有学生不自觉地抬头去张望,从而限制了自己的独立思维。倘若在大家都思考结束以后,板演同学再到白板上演示的话,又得消耗额外的时间。如果是两三名同学展示的话,前面同学的演示成果又得不到保存,倘若为了保存再去做白板课件,教师操作起来也不够便捷。第三种做法是在黑板空间足够的前提下,教师事先画好多个网格图,由学生课堂上板演,还是存在与第二种做法相同的弊端。而数字化学习可以突破这些障碍,学生操作简单,每位学生的成果可以瞬间上传,全部呈现,三块白板可以呈现最有代表性的几种思路,且能同时呈现,加以对比。可见数字化学习可以高效、全员、全面地呈现学生的成果。

数形结合在我们初中数学中是一种重要的思想,让学生的探究过程便捷地进行、探究成果轻松地呈现出来是我们共同追求的。这正是传统教学的一个短板,而数字化学习为此搭建了一个美丽的舞台,让更多的学生乐于思考、勇于展示,相信我们将在数字化的学习之路上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李晓宇.数字化学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谢舒潇,李招忠,林秀曼.多元化背景下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整合与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7(5):34-39.

[3]姜强,赵蔚.个性化自适应学习研究——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学习的新常态[J].中国电化教育,2016(2):24-32.

[4]陈国强.平台交互:让知识建构深度发生——例谈珠峰数字化学习平台下的数学学习[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7(2):20-22.

[5]李胜杰.高阶思维能力培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作者简介:

张俐,一级教师,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市文津中学

猜你喜欢
数字化学习初中数学
国际远程教育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基于Android平台的学习类APP开发
对数字化学习环境下教与学的研究
基于虚拟图书馆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
网络环境下儿童打写的内在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