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家国情怀教育初探

2019-04-30 04:22王海利
考试周刊 2019年35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

摘 要:在中学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活动中,提高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家国情怀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广泛的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

今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这就要求教育应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从爱国、修身、研学三个层次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培养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我们要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升文化实力,彰显文化魅力;家国情怀是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大爱,是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要誓死捍卫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家国情怀是对富民强国的理想追求,我们要走共同富裕道路,理智面对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家国情怀的培育是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核心素养发展的基础。因此我在教学中也尝试着整合资源,力求以更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达到知行结合,情感升华的教学效果。

一、

品味传统节日,感悟家国情怀的情感纽带

在学习《提高文化认同感》这课时,正值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为了启发学生品味中秋节中的“家国情怀”,感受中华文化之博大之精深,我组织了一次“今天应当如何过中秋”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上网搜索有关资料,分析说明以下问题:1. 中秋节有什么文化寓意?2. 中秋文化的主题是什么?3.

我们应当如何传承中秋文化?通过学生们的探究学习,让学生明确认识到国家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与保护不只是放一天国假,其中所寄寓的家国情怀,有助于形成一个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其中蕴涵着巨大的审美情感和丰富的生活趣味以及其深远的精神影响力。这些传统节日本身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文化价值的抚慰与滋养是现代人同样需要。

二、

鉴赏经典诗词,体验家国情怀的厚重底蕴

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带动全民重温曾经的诗词经典,从古人的豁达和智慧中汲取成长养分,滋养今人心灵。我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中学生走近经典,阅读经典。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诗文鉴赏,可达到以经典涵养人生、用诗文熏陶情操、让魂灵传承文明。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民族凝聚力、推进民族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

将视频歌曲入课,感悟家国情怀紧紧相连

在学习《提高文化认同感》我播放了视频《厉害了我的国》指导学生以祖国的强盛作为自己最大的光荣,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学习《捍卫国家主权》一课时,我首先播放了歌曲:《国家》“家是最小国 國是千万家……”朴实的歌词和着悠扬的旋律让学生体会家国关系。“家”组成了“国”,“国”还原为“家”,家与国历来都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家国将我们紧紧捆绑在一起,相互搀扶,相互依偎。接着又播放了电影《红海行动》最后片段,激发学生明白“无论你身在何方,祖国永远是你最强大的后盾”的感恩之情,同时树立只有“勇者无畏,强者无敌”强国梦想,而最后“你已经进入中国领海,请立即离开”意味深长的警示语更是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个人的智慧和本领奉献给国家和人民。捍卫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视频和歌曲这些比较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有计划地开展家国情怀教育,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共同理想而不懈努力追求。

四、

研究讨论出真知,践行家国情怀的行动

当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关键是要将爱国之行落实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为此开设了一次题为“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如何爱国”的大讨论。刚好今年暑假我们班级有同学申请去了美国读高中,同学们对此各有看法,为此我设置了一个讨论话题: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出国留学。问题:1. 在新的历史时期,身为中华儿女应当如何爱国?2.

如何看待我国出国留学人数持续增长这一现象?出国留学与家国情怀是否相悖?

学生们通过讨论分析,思考研究达成以下共识:1. 爱国不是空喊口号,也无须太多的形式,而重在行动。作为学生最基本的任务是学习,因此,我们要学好专业知识,提升为国家效力的水平,同时也要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注重全面发展。把爱国的热情、报国的志向化作报国的行动。同时也要注意爱国不能失去理性,爱国不能逾越法律和道德底线。我们应理性表达爱国诉求,努力促进社会和谐。2.

在当今时代,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时代前进的潮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各行各业发展前景光明,为学成归来的高级人才、社会精英提供了更好发挥聪明才智的平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回国发展,新一波“回国潮”已然出现。

学生的回答理性而富有激情,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自觉地将个人的努力、才华、梦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胡兴松.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教育[J].行知部落,2014.

[2]余秋雨.何谓文化[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王海利,江苏省昆山市,江苏省昆山市亭林中学。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