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椎弓根钉技术对脊柱手术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作用分析

2019-07-04 01:39向云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骨科重庆401420
系统医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根钉椎弓脊柱

向云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骨科,重庆 401420

通过脊柱手术,如果操作不当,比较有可能使患者的神经系统发生一定的损伤,从而在手术之后引发一些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情况产生极大的影响,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椎管内神经的损伤情况,还会导致患者的下肢发生麻痹、无力的情况[1],如果并发症情况比较严重,患者就有可能发生失禁情况,脊柱手术最为严重的一种情况就是对患者腹腔内大血管造成损伤情况,出现出血性休克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术中通过小切口椎弓根钉技术进行治疗,可以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了正面影响[2-3],所以,该次研究,对该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需要实施脊柱手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出60例患者,把他们当成该次研究的研究目标,对其进行分组,分别通过常规方法以及小切口椎弓根钉技术进行分别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比较,展开对照试验,以期对小切口椎弓根钉技术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该院收治的需要实施脊柱手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出60例患者,把他们当成该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患者检查方法的不同将小组进行划分,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由30例患者所构成。观察组患者的年龄范围在31~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49.6±3.5)岁,对照组患者的年龄范围在32~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4±3.1)岁,所有患者均同意作为该次研究的研究目标,并且在同意书上署名,此次研究并得到了该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然后才开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患者在治疗前,需要进行全身麻醉,患者需要采取俯卧位,取常规后进行入路操作,将椎旁肌进行钝性分离以及锐性分离,充分暴露出来患者的伤椎及上下椎的椎板,常规置钉,并将其关节突关节后进行固定,将患者的肩部以双下肢进行牵引,将患者的腰椎进行按压,然后将患者的肩部、双下肢、腰椎进行复位,之后使用传统的腰柱手术展开治疗[4]。

观察组患者通过小切口椎弓根钉技术展开医治,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之前,展开全身麻醉操作,患者需要采取俯卧位操作,参考常人的12根肋骨的常规位置,将病根节段以及置钉的上下位椎体进行定位,使用C臂机对患者的损伤部位进行观察,在上下位椎体平面后侧进行切口操作,切口需要长1.5 cm,将患者的腰背筋膜进行切开,把患者的后关节突进行充分暴露,将椎弓钉的钉入位置进行确定,术中需要使用置钉套筒以及连接棒,将两种设备进行联合,帮助医师进行手术[5-6]。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获得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概率以及手术前后的VAS评分进行研究比较,对小切口椎弓根钉技术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1.4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 χ2检验,将P<0.05的情况当成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 (100.8±31.29)mL,手术时间为(95.2±48.72)min,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3.3%(1/30),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 23.3%(7/30),手术时间为(116.2±51.49)min,术中出血量为(305.9±40.6)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对照组患者的术前VAS评分为(5.8±2.0)分,术后的VAS评分没有发生较明显的改善,评分为(5.6±2.1)分,观察组患者的术前VAS评分为(5.7±2.3)分,术后的VAS评分发生了明显的改善情况,评分为(2.1±2.2)分,见表 2。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比较研究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前与术后的VAS评分比较研究[(±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前与术后的VAS评分比较研究[(±s),分]

组别 时间 VAS评分观察组(n=30)对照组(n=30)手术前手术后手术前手术后5.7±2.3 2.1±2.2 5.8±2.0 5.6±2.1

3 讨论

脊柱手术的危险性较大,尤其是术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严重的并发症[7],主要是对患者的神经系统产生极大的影响,其中脊柱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最为严重的一种情况,就是对患者腹腔内大血管造成严重的损伤情况,从而使患者引发出血性休克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也激发了患者的死亡,从而发展为医患纠纷情况[8]。常规的脊柱手术方法会存在许多不良情况,包括:术中出血量过多,手术时间过长,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概率较高,对于患者的VAS评分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9],而随着近些年来,国内外微创手术的逐渐发展,微创手术具有传统手术而没有的一些优点,比如:术中出血量会大大降低,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的VAS评分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小切口椎弓根钉技术就是一种微创手术,而小切口椎弓根钉技术的应用,也显然得到了有效印证[10]。该次研究得到的结果为: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00.8±31.29)mL,手术时间为(95.2±48.72)min,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3.3%(1/30),观察组患者的术前VAS评分为(5.7±2.3)分,术后的VAS评分发生了明显的改善情况,评分为(2.1±2.2)分。李和光[10]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97.5±30.3)mL,手术时间为(98.7±50.2)min,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3.1%,观察组患者的术后 VAS 评分为(2.5±1.4)分,与该次研究结果大致相符。

综上所述,小切口椎弓根钉技术对脊柱手术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受到有效抑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以及应用。

猜你喜欢
根钉椎弓脊柱
全程跟踪护理管理对高龄患者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护理疗效分析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探讨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椎体骨折置钉准确度分析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及短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活血祛瘀汤治疗胸腰椎骨折1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