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 以情动人

2019-09-10 07:22方观生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19年8期
关键词:中学物理名师物理

方观生

编者按:众所周知,人文社会科学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多元的人文情怀。而事实上,自然科学也自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这种文化积淀因其不显露于表而常遭忽略。体现在物理课堂教学上则是,过去的物理课堂教学是以自然科学理论为主的知识性教学,而极少关于自然科学理论文化的教学。朱建山老师多年来从事物理教学,关注学生的知识性需求和精神性需求,摸索出新的物理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不仅注重自然科学理论的教学,更注重向学生传递物理文化,以文化人,以情动人,在教学研究和德育教育上彰显其范式意义。

朱建山,高中物理正高级教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兼职教授、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常务理事,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高中理科类名教师培养对象,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高层次人才、深圳市名教师、光明新区杰出人才。曾獲全国物理名师工作室优秀主持人、中国发明协会创造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深圳市高考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获全国第五届主题班会课一等奖、湖南省教科院组织的物理教学比赛省级一等奖等荣誉。在国家级、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已经出版创新教育的相关专著7部。2019年8月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第一名。

毕业之初,朱建山老师被分配到交通闭塞、邮路不通、电力不通的贫困山区学校当老师,后来被调到县城、地级市、省会城市,现扎根于深圳市光明区马山头学校。多年来,朱建山老师满怀教育激情,始终坚守三尺讲台,在探索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在创新研究中谱写自己的教育乐章。光阴流转,功夫不负有心人,朱建山老师的教育梦想终于初步实现。近日,朱建山老师多年心血的结晶《始于惊奇 濡以文化——以“非常”始于引领中学物理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获得2019年广东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第一名。

一、教学实践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与文化体验

生活中有许多有趣而又未被人发觉的物理现象,如“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发出阵阵的响声”可用声音的共振原理解释,“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越走样”可用光的折射原理解释,等等。但传统的物理教学多只注重物理公式、物理知识原理的讲解,自然科学的教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曾一度被割裂,久而久之,学生对物理有强烈的陌生感,学习的兴趣降低,物理就成了一门“高冷”的学科。

美籍华裔核物理学家吴健雄也曾说:“为了避免出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危机,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是消除现代文化中两种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隔阂。”实际上,将自然科学知识与其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融合的物理课堂教学正契合科学研究者对经验世界的概念建构过程,有利于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相关联,在一定意义上能够帮助学生消除科技与人文之间的隔阂,拉近学生与物理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并不“高冷”,进而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接受物理文化全方位的熏陶,这也是物理文化课堂教学另一重要意义。

朱建山老师也认为,如果和绝大多数物理教师一样仅仅关注知识层面,满脑子只有公式、定律,他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名“经师”;如果在教知识的同时,还能突出物理思维,引导学生去领悟其中的思想和方法,从而提升智慧,他就是一位“明师”;如果在教物理知识、思维方法的同时,还能进行物理文化重演,既传授知识又涵养精神、塑造人格,从而全面发挥物理知识的教育价值,那才称得上是教书育人的“人师”。为此,多年来,他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的角度,持续不断地探索物理教学融合物理文化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文化体验,倡导物理课堂教学的两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一是基于HPS的“准历史现象”教学法,即把科学史、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history、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缩写为HPS)融入物理课堂涵养物理文化;二是基于“非常实验”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法,能够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如今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就物理学科而言,学生不仅要对物理的基本知识及相关概念有所了解,同时还要深刻认识到物理科学的精神内涵以及物理的社会价值所在。HPS教育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HPS教育所倡导的教育原则对中学物理教育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意义,朱建山老师对HPS教育理念进行充分的研究与探讨,将其更加灵活地运用到教学中,将有价值的科学史融入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将物理课堂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物理学作为人类的优秀文化被绝大多数学生接受,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从新视角进行物理教学研究,其重要意义在于使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将物理学置于广阔的人类文化之中去考察,使物理教育从基于知识的教育变为基于文化的教育。

此外,朱建山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创新开展的一类特别能够带给学生“惊奇”的、充分体现自创性、体验性、趣味性、简易性、生活化的物理实验教学活动,如他选取了易拉罐、餐巾纸、吸管、扫帚、矿泉水瓶等生活常见的物品进行实验,很好地解决了平常初中物理实验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此外,他开发的“疯狂的鸡蛋”“爱上空气炮”“百变气球”“魔幻易拉罐”等众多系列非常实验设计,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

多年来,朱建山老师一直致力于在物理课堂中渗透物理文化、人文精神的教学,以HPS教育思想结合教学实践,引领学生以新的角度认识物理、学习物理,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并在“非常”实验教学领域卓有成就。其教学模式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深圳市光明区马山头学校教学处主任说到:“他开发的新、奇、趣、美的物理非常实验,给我们的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让我们学生爱上科学、爱上物理。”

二、出于爱、出于实际、出于言传身教的班级管理

当前,部分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存在三大误区:一是无原则的迁就、宽容;二是空洞说教;三是无理由的漠视。而朱建山老师则不然,他担任班主任多年,在转化学困生、扭转班级学风上技高一筹,积累了丰富的班级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班级管理理念。

第一个管理理念就是“爱的教育”。朱建山老师在《班主任之友(中学版)》(2012年第5期)发表的杂文《让真爱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中指出自己对“爱的教育”的理解:“爱学生的基础首先要关注学生,充分考虑和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爱的着力点可能包括生活上的关心和帮助,思想、态度上的教育和指导,学习方法上的指引等但不是仅限于此类表象。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亲人的爱。爱不是交易,不是讨好、不是媚俗,爱是一种态度,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教育是心与心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朱老师对“爱的教育”有着清晰的认知,且以此践行于班级管理,由此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个理念是言传身教。朱建山老师说:“最好的管理是示范,最好的教育是感染。”他管理班级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以朱老师凭市教学十佳教师的身份免试加入长沙市某学校工作为例,他第一年所带的班级中学生多是学习基础薄弱、违纪情况多的“問题学生”。他第一次正式上课就对全体学生提出了要求:我做得到的,你们也要做到,我做不到的,绝不要求你们做到。他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课后运动锻炼,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参加校园活动、班级活动来增强班级凝聚力,从而转变班级风气。

第三个理念是从实际出发以情动人。朱老师认为,班级管理并没有捷径,也没有绝对有效的“绝招”,关键还得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朱建山老师的《练成班主任中的“功夫熊猫”》一文入选全国著名德育特级教师张万祥主编的《班主任专业成长:100个千字妙招》(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一书。在书中,朱建山老师针对年轻老师们渴求不已的“治班教学的‘神龙秘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首先,人要有梦想,而我的梦想是要做一个好老师,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就像熊猫阿宝一样,虽然是“做面条的,连血液里流淌的都是面汤”,但是照样怀揣梦想,要当“神龙大侠”。其次,学习名师不是简单的学习人家的“招”,也不要奢望有什么秘笈可以照搬。只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广泛地、有针对性地、有选择地学习名师背后的“功夫”,才能战胜所有的“太郎”。

第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2009届、2010届、2011届连续三年担任光明中学高三年级主任,朱老师极其注重学生,尤其是高三毕业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因长期在高考一线教学,朱老师在高考综合备考、高三学生心理辅导、高三学生家长辅导等方面都卓有成效。如朱建山老师开设《享受高三 笑对高考》《优秀是一种习惯》《自信者强自强者胜》《如何挑战高考的极限》《走过高三走进大学》等讲座,让高三学子度过难忘的高三时光;《同样的心情一样的期待》《做一名成功的高三学生家长》也让家长豁然开朗。深圳市《宝安日报》对朱建山老师的突出贡献做了题为《一样的高考,不一样的精彩》的专题报道。

三、创新教学模式是物理教学之魂

创新教学模式是提升教学效率、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中学物理教学也不例外。为了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离自己的教育梦想更近一步,朱建山老师多年以来都坚持不懈地进行教育研究。他曾在《中学物理》《物理教学探讨》等国家基础教育类核心期刊以及《现代教育报高考周刊》《发明与创新》《创造天地》《班主任之友》《中学生理化报》等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过诸多专业论文,已经出版创新教育的相关专著7部。

朱建山老师始终不停止创新,他把生活和物理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教学研究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尤其是教学模式的创新,朱老师不仅在课堂上实践,更在教学研究上不遗余力地展开研究。如2015年12月,其《中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及其APP课程资源开发研究与实践》(被深圳市教科院批准立项为深圳市“十三五”重点课题)围绕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非常”实验引领中学物理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广东省教育厅“十二五”规划课题,2016年9月已结题)的研究,围绕优化物理教学过程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尝试。其提出的建构“聚焦核心素养,回归物理文化”的理论,还以《聚焦核心素养,回归物理文化——中学物理教学创新的新视角》为题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中学物理:高中版》(2017年第12期)上。2016年,光明中学朱建山老师申报的《中学物理“非常”实验教学创新研究》被批准立项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课题。本次课题申报,被列为重点研究项目的仅有教育部考试中心、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29所科研院校的项目,而光明中学朱建山老师的项目便是其中之一。

朱建山老师始终扎根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层层深入,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理论上日趋成熟,目前已经形成了《始于惊奇 濡以文化》的体系成果,找到了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夯实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该成果也被省内外专家一致评为广东省2019年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第一名。

四、名师工作室注重辐射带动作用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与大多数名师一样,自己取得成果后并不包藏囊中,而是与同行进行广泛交流。朱建山老师承担深圳市名师工作室及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工作,助力广大青年教师圆其教育梦。

为了进一步推广自己的教育理念,朱建山老师多次应邀到省内外各地举行讲座交流。为了让当地一线老师能够有所收获并将讲座所学迅速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朱建山老师着重讲了基于“非常实验”的创新特质和方法途径。近几年来,朱老师所主持的工作室成员中,有5人评为市级名师,6人评为区级名师,工作室成员共出版专业书籍12部,14个区级以上课题立项,3个省级课题、1个国家级课题在研,4位老师通过创新实验设计获得省级及以上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另外,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大大提升,在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中频频获奖。

对没有带高三经验的年轻教师,朱老师言传身教,严格要求,细心指导。在朱建山老师的带领下,这些年轻教师不仅所带的班级也取得了辉煌的高考成绩,而且迅速成为学校班级管理的中坚力量。

有人说,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路漫漫其修远兮。每一位教师每一年都面对学习能力不一样的学生,班主任每年都面对个性各异的学生,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正需要更多像朱建山这样的老师,踏地而行却又怀揣梦想,立德树人并且传递文化,以持续不断的探索求真、坚持不懈的奉献创新为学生带来新奇的学习体验,以科学理性的精神温暖每一个成长少年。

猜你喜欢
中学物理名师物理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留言板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物理“智慧课堂”构建探究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浅议"名师"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名师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