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BL与“雨课堂”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肿瘤放射治疗学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

2019-10-10 08:20张莹冰王纪全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放射治疗雨课堂教学法

王 娟,汪 涛,施 璠,苏 进,张莹冰,王纪全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陕西 西安 710061)

肿瘤放射治疗学是一门多学科相结合的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解剖学、影像学、放射生物学、放射物理学以及肿瘤学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将各学科理论知识综合、灵活地运用于临床,才能培养出一名合格的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医生。基于上述特点,在对研究生的培养方面,如果我们仅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填鸭式”地灌输知识,则会使学生认为该专业难度大,不易掌握,导致学习兴趣大大减退。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成为本课程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PBL教学模式是20世纪中由美国精神学专家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承担主导作用[1]。在医学PBL教学中,教师根据真实存在的病例提出针对性问题,学生亲身感受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将所学的基础知识与临床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学生通过分析实际临床病例,使所学的各学科知识内容之间相互渗透,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的目的,在不断地实践讨论中加强自身医学素质,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雨课堂”是由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组织研发,旨在连接教师和学生的智能终端。它将教学工具巧妙地融入到PowerPoint与微信中,具有轻量易用,操作便捷的特点,对于课前-课上-课后各个环节均赋予全新的体验,最大限度地释放教与学的能量,从而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2]。目前,全国各高校已陆续将雨课堂应用于实际教学中[3-5]。

近年笔者所在单位尝试在肿瘤放射治疗专业研究生教学中开展基于PBL教学法与“雨课堂”教学工具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受到学生好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招录的肿瘤放射治疗专业研究生30例,采用随机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n=16),平均年龄(20.1±3.4)岁;对照组(n=14)平均年龄(20.5±4.5)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无本专业临床实习经验的研一学生。排除标准:排除中途放弃PBL教学方式的学生。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以教师授课为主,所有带教老师均为具有主治三年以上资历的肿瘤放疗科医生。采用以NCCN指南及肿瘤放射治疗学(第4版)教材为基准,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观察组采用PBL与“雨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具体方法如下:①建立合理的合作研究小组,PBL教学模式要求由十多名学生和一名教师组成,由教师提供相关病案或临床医学案例,病案要求涉及多个临床知识相关问题。教师将上述案例课前通过“雨课堂”下发给学生,所有讨论通过“雨课堂”进行,有小组主席组织,老师参与,通过扫描微信点名,通过讨论再次提出问题,设定主要和次要学习目标;②由主席把需回答的问题分工给每个同学。小组中选出两名成员,一名作为主持人,另一名负责记录,其他学生一起合作查找病案资料。主持人负责宣读探究题目和病案内容[6],记录的学生则按步骤记录小组讨论中有意义的过程和结论。每个学生根据问题和学习目标到图书馆、数据库、教科书等寻找答案,学生将找到的相关材料提交到“雨课堂”共享。③研究小组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所有讨论、评议同样通过“雨课堂”共享。应用所学的相关基础知识,探索解决病例的正确方法。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主要负责带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探讨,最后将学生们讨论的结果正确引入教学中,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1.3 评价指标

1.3.1 成绩考核 学习结束后,对所有学生通过笔试进行考核。采用统一命题、统一阅卷方式,试卷分两部分,基础理论知识客观题(70分)和病例分析主观题(30分)。采用百分制予以计算,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1.3.2 临床带教满意度 调查学习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两组学生对于各自接受的教学方法满意度调查,包括学习兴趣、学习效率、理解程度、临床思维能力等四方面,让学生对教学进行评分,满分100分,90分以上为完全满意,80~89分为比较满意,70~79分为一般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率=满意人数(包括完全满意、比较满意及一般满意)/总实习人数×100%。统计两组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程度合计值。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学生成绩考核结果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基础理论知识客观题与病例分析题得分情况,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的笔试成绩对比

2.2 临床带教满意度调查

实验组学生对临床带教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2,见表2)。

表2 满意度调查统计

3 讨论

本文通过对比基于“雨课堂”的PBL教学法与传统授课法两种教学方法在肿瘤放射治疗专业研究生中应用,以学生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调查为评价指标,结果应用“雨课堂”的PBL教学法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及病例分析两方面得分均高于传统授课法,同时对于教学的满意度亦高达9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说明基于PBL与雨课堂结合的教学模式适合肿瘤放疗研究生的学习。分析其中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传统的医学教学存在自身的一些弊端,不利于像肿瘤放射治疗这种自身要求掌握多种学科相关知识的专业学习。其采用大班授课制教学法,忽略了理论基础上的临床思维模式教学[7]。授课制教学法虽可保证理论知识的学习,但缺乏对临床思维及实际问题处理方法的训练[8]。同时,传统医学授课方法,教师将各门课程分别给予学生讲解,很难将多学科内容相互联系,融会贯通,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目前大部分教师都是以普通PPT形式作为教学手段,缺乏与学生的课堂互动,无法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PBL是一种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的教学方式,其根据真实存在的病例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形成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心内容的高质量学习方式。PBL教学方法在肿瘤放疗专业研究生教学中的优点主要表现在:首先,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从一个待解决的临床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9];其次,PBL教学法提高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密切度,学生在教师带领下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研究解决方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再者,将最后形成的方案采用PBL课堂展示的方式为大家讲解,便于学生之间学习成果的分享,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最后,PBL教学法能够使学生所学的各门基础理论课程内容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最终能够提高对各门功课的掌握程度。

PBL教学有助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提高,借助“雨课堂”则更有利于师生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资料共享,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雨课堂”可以将教学资源、习题等随时随地推送到学生微信,不受时空的限制;同时通过弹幕、课堂红包、随机点名等多种方式实现了课堂中师生之间多元化、实时地互动;最后,全景数据驱动,为教师提供了学生在课前-课上-课后整个过程中的教学数据分析,极大地方便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掌握。“雨课堂”对于硬件要求水平低,只要借助手机学生都可以参与,每个人既可以是问题的参与者又是问题的发起者,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自己手里,通过反复讨论,不断地提高自身水平,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

该研究结果说明相对于传统教学法而言,基于PBL与“雨课堂”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显著,不仅提高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增强学生处理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今后在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及其他医学专业教学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放射治疗雨课堂教学法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系列性科普
放疗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