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血液滤过治疗脓毒血症并急性肾衰竭的临床价值研究

2019-10-18 06:57武华栋
系统医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毒血症肾衰竭血液

武华栋

北京市石景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040

目前,临床治疗脓毒血症并急性肾衰竭多强调的是清除毒素,纠正酸碱平衡[1],常用治疗方法为静脉血液透析,尽管能够对患者病情起到改善作用,然而效果不佳。随着现代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传统的静脉血液透析治疗逐渐被持续血液滤过治疗替代,为探究其治疗有效性,纳入的病例均为2018年1—12月该院脓毒血症并急性肾衰竭患者,共计60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收收治的60例脓毒血症并急性肾衰竭患者病例资料,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为23~68岁,平均年龄为(45.5±6.6)岁,其中 7例为重症急性胰腺炎,6例为创伤合并腹腔感染,10例为颅脑外伤,4例为胸外伤,其他3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 25~69 岁,平均年龄为(45.1±6.5)岁,其中8例为重症急性胰腺炎,6例为创伤合并腹腔感染,9例为颅脑外伤,5例为胸外伤,其他2例。患者接受临床诊断及MRI、胸部X线检查,证实为脓毒血症并急性肾衰竭,与国际临床诊断标准相符,排除肝肾功能疾病精神障碍疾病患者[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予以比较分析。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利尿及补液常规治疗,维持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平衡。对照组:给予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常规留置12F三腔导管,经股静脉留管,选择Diapact CRRT床旁血液净化系统,采用血液滤过置换基础液(国药准字H20080452,商品规格:4 000 mL)。将血流速度控制在180~200mL/h,透析液用量以1 000 mL/h为宜,与此同时给予肝素抗凝治疗,确保APTT正常值2.0倍左右。观察组:给予持续血液滤过治疗,常规经股静脉留置三腔导管,床旁血液净化系统、血液滤过置换基础液同对照组,将血流速度控制在200mL/h,前稀释、后稀释均为1000mL/h,持续治疗24 h。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及APACHEII评分,检测血清炎性指标,按照国际疗效标准评估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1.4 统计方法

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用(±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性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及APACHEII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及APACHEII评分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化指标及APACHEII评分比在治疗前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显著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炎性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IL-6、TNF-a指标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IL-6、TNF-a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炎性指标比较[(±s),ng/L]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炎性指标比较[(±s),ng/L]

组别IL-6治疗前 治疗后TNF-ax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值P值70.73±12.31 71.79±10.33 0.197>0.05 31.52±12.35 45.41±13.34 13.630<0.05 60.32±13.15 61.35±13.04 1.324>0.05 34.28±12.41 40.21±14.24 7.804<0.05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vs对照组为93.3%vs 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比较[n(%)]

3 讨论

文献报道,随着脓肿、肺炎等发病率的增加,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衰竭发病率也呈现出增长趋势[4]。一旦患者感染脓毒血症,将会释放大量炎性介质,损伤机体多个脏器,诱发急性肾衰竭,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来,血液透析、血液滤过在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衰竭治疗中得以应用,血液透析治疗主要指的是对患者体内血液进行引流使其排至体外,并对体内代谢废物、多余水分进行清除,确保患者机体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然而,单纯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方式,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且容易出现对血液透析耐受不强,患者接受程度不高[5~6]。有学者认为对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治疗应以清除毒素、控制炎症反应为主[7]。近年来,临床在治疗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衰竭中引入了持续血液滤过治疗,其能够帮助患者快速纠正酸碱平衡,帮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且在过滤器的作用下,能够发挥滤过、吸附作用,一方面将患者体内毒素清除,另一方面改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进而实现对患者病情的控制,促进肾衰竭症状的缓解。有学者在研究中对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给予持续血液滤过治疗,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后的APACHEII评分为(10.21±3.26)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9.31±3.67)分,得出结论持续血液滤过治疗能够对患者病情起到改善作用[8]。从该次研究结果看,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APACHEII评分降低至(10.09±4.29)分,与以往学者研究结果一致。该次研究患者的IL-6、TNF-a指标均得到改善,分别为(31.52±12.35)ng/L、(34.28±12.41)ng/L,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3%(28/30),体现了该治疗方式的优越性。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及APACHEII评分比较(±s)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及APACHEII评分比较(±s)

组别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值P值肉毒素(pg/mL)治疗前 治疗后C反应蛋白(mg/dL)治疗前 治疗后Cr(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BUN(mmol/L)治疗前 治疗后APACHEII评分(分)治疗前 治疗后48.38±8.37 48.93±9.35 0.197>0.05 13.29±6.52 17.28±7.03 13.494<0.05 2.63±1.12 2.72±1.03 1.324>0.05 0.48±0.31 0.63±0.15 6.804<0.05 378.19±102.42 381.2±110.24 1.421>0.05 132.16±70.39 185.39±74.25 8.952<0.05 21.04±8.35 20.99±9.48 1.053>0.05 11.04±5.35 13.69±4.24 4.721<0.05 18.03±6.78 17.94±7.05 0.790>0.05 10.09±4.29 12.82±4.21 6.391<0.05

综上所述,对脓毒血症并急性肾衰竭患者给予持续血液滤过治疗,有利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促进患者肾功能恢复,疗效确切,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毒血症肾衰竭血液
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PCT 和TLR 在脓毒血症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
多彩血液大揭秘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诊断脓毒血症的临床意义
侦破血液迷局,真相只有一个
强化胰岛素治疗对脓毒血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及T淋巴细胞的影响
报废血液的初步分析
利肠汤在慢性肾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益肾降浊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血液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