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辅助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2019-10-18 06:57于荣青
系统医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呼吸机通气

于荣青

山东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山东德州 253500

重症呼吸衰竭是因各种病理因素引发的肺通气与换气功能严重障碍而导致的生理与代谢功能紊乱的综合征。在临床上,重症呼吸衰竭是呼吸系统重症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患者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若不及时干预治疗,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治疗以解决合并细菌感染、保持呼吸道畅通、纠正低氧血症为主,一般给予祛痰药物、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治疗。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呼吸机辅助治疗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为进一步探讨呼吸机辅助治疗在重症呼吸衰竭治疗中的效果,该文选取该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2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92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7例,对照组45例。实验组中男性28例,女性19例;年龄在28~71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50.17±3.42)岁。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在25~72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48.97±3.51)岁。该研究经过该院伦理会批准,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有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疾病、既往精神病史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入院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与患者家属积极沟通,并做好相关记录,保证患者持续吸入低流量氧气;给予患者盐酸氨溴索等药物祛痰治疗;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呼吸机辅助治疗。给予患者口鼻面罩通气,呼吸机潮气量设置为6~9 mL/kg,呼吸机频率为14~18次/min。如果效果不佳,则平均气道压调整为16~20 cm H2O[2-3]。待患者缺氧症状消失、呼吸平稳、生命体征指数接近正常水平后撤机。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与心功能指标,并做好相关记录。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与处理两组患者的数据。计量数据以(±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实验组的 PaO2、PaCO2、RR、SpO2分别为(170.40±10.21)mmHg、(43.18±12.01)mmHg、(31.48±3.34)次/min、(0.64±0.03)%,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结果(±s)

表1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结果(±s)

组别 PaO2(mmHg)PaCO2(mmHg) RR(次/min) SpO2(%)实验组(n=47)对照组(n=45)t值P值170.40±10.21 128.61±11.84 4.607<0.05 43.18±12.01 68.70±13.18 3.619<0.05 31.48±3.34 27.03±3.50 4.062<0.05 0.64±0.03 0.97±0.05 3.415<0.05

2.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实验组的 LVDD、E/A、HR、LVFF 分别为 (46.31±5.21)mm、 (1.30 ±0.47)mm、 (129.84 ±14.07) 次/min、(59.46±5.26)%,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LVDD(mm) E/A(mm) HR(次/min) LVFF(%)实验组(n=47)对照组(n=45)t值P值46.31±5.21 57.06±5.34 12.012<0.05 1.30±0.47 1.61±0.55 6.081<0.05 129.84±14.07 116.9±15.04 8.614<0.05 59.46±5.26 70.12±6.79 5.329<0.05

3 讨论

呼吸衰竭是重症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通气功能与换气功能出现异常造成的氧气摄入量不足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出现的综合征。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微弱,摄氧量不足,尽管传统药物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患者的呼吸功能,但临床治疗效果仍有待提升,患者的病死率相对较高[4-5]。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若不及时干预,及时控制住病情,会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甚至导致患者死亡。重症呼吸衰竭病情继续进展大多是因为未能及时纠正严重的低氧血症,故而临床治疗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应以提高动脉血氧分压与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为主。现阶段,机械通气是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通过呼吸机可以改善患者通气受阻的现象,促进二氧化碳排出,改善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等症状[6-7]。有文献报导,采用呼吸机辅助治疗可以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协助患者正常呼吸[8]。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呼吸机辅助治疗后,由于气道扩张,肺泡的通气功能明显改善;呼吸为持续正压增加了肺的功能残气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流比例,使氧和提升[9-10]。其中,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的安全性较高,不仅有利于肺泡气体交换,而且能够减少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情况,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值得注意的是,若患者采用呼吸机辅助治疗后,呼吸衰竭症状仍未有效缓解的,特别是呼吸道分泌物较多的患者,则应该及时更换有创通气,进一步控制病情。在采用呼吸机辅助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发现意识模糊现象,加强对脏器官衰竭等病变的排查。对于自主排痰能力较差的患者,可以采用吸引器、雾化等手段帮助患者排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湿化呼吸气道,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除此之外,要重视吸痰设备的消毒,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对于出现腹痛、腹胀等并发症的患者,要及时进行药物干预,尽量减少患者的吞咽动作,尽可能地避免患者发生吸入型肺炎。

该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 PaO2、PaCO2、RR、SpO2分别为 (170.40±10.21)mmHg、(43.18±12.01)mmHg、(31.48±3.34)次/min、(0.64±0.03)%,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 LVDD、E/A、HR、LVFF 分别为 (46.31±5.21)mm、(1.30±0.47)mm、(129.84±14.07)次/min、(59.46±5.26)%,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吴家圣[11]等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无创呼吸机辅助组pH值、SpO2、PaO2分别为(7.12±0.15)、(79±5)%、(52.89±6.12)mmHg,均高于常规治疗组。王星利[12]对64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方案治疗与常规方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组的LVDD、LVFF、E/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R低于对照组。该文的研究结果与上述结果基本相符。

综上所述,采用呼吸机辅助治疗重症呼吸衰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提升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呼吸机通气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不通气的鼻孔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