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及疾病预后分析

2019-10-18 06:57姚凤龙
系统医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阿帕控制率生存期

姚凤龙

连云港市市立东方医院肿瘤内科,江苏连云港 222042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肿瘤疾病的相关研究越来越深入[1]。肺癌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均产生严重影响。目前治疗肺癌的常用方法为药物化疗,尽管可以杀灭癌细胞,效果良好,但患者易产生不良反应,且预后癌症复发率相对较高[2]。阿帕替尼是全球首个被证实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能够抑制肿瘤组织形成新血管[3]。该文以2017年1月—2018年12月该院收治晚期肺癌患者89例为目标,分析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选择该院收治晚期肺癌患者89例为目标,参照计算机抽选结果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总计患者44例,包括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最小年龄46岁,最大年龄79岁,平均年龄(58.7±3.2)岁,病程时间短则1年,长则8年,平均(4.2±0.4)年,其中 11例患鳞癌,33例患腺癌。观察组总计患者45例,包括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80岁,平均年龄(58.8±3.1)岁,病程时间短则 1.5年,长则 8.5年,平均(4.3±0.3)年,其中13例患鳞癌,32例患腺癌。以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晚期肺癌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研究。该实验经伦理委员会许可。

1.2 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4]:①全体患者均判定为晚期肺癌,符合相关癌症诊断标准;②全体患者均自愿参与该次实验,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5]:①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疾病患者;②排除患严重精神方面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取药物化疗形式治疗,以GP方案实施化疗,具体过程为:化疗首次、第8日均以静脉滴注形式注入吉西他滨(国药准字H20030105)1 000 mg/m2及氯化钠溶液100 mL,注意控制滴注流速,保证30 min内完成给药。化疗首次待药物滴注结束后,再以静脉滴注形式注入顺铂 (国药准字H21020751)20mg/m2及氯化钠溶液500 mL,每日滴注1次,持续4~5 d。以21 d作为化疗1个周期,结合患者病情发展调整化疗周期,最少需化疗2个周期[6]。

观察组患者采取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形式治疗,化疗过程同对照组一致,阿帕替尼(国药准字H20140 103)用量用法为:每日口服500 mg,结合患者病情发展,适当调整服用计量,持续服药至化疗周期结束。

1.4 观察指标

总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7]:完全缓解,患者治疗后靶病灶完全消失,无新生靶病灶,同时肿瘤标志物水平恢复正常;部分缓解,患者治疗后靶病灶最大径之进展,患者治疗后靶病灶最大径之和增加超过20%,甚至形成新的病灶。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病情稳定率。

检验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包括SCCA、CEA及CYERA21-1,取患者肘前静脉血5 mL,通过分离、标记,以化学发光法检测。统计并记录各组患者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时间,计算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1.5 统计方法

以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该次治疗数据进行分析,以χ2检验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概率等计数资料[n(%)],以t检验肿瘤标志物、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等计量资料(±s),P<0.05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3例完全缓解,38例部分缓解,仅1例患者病情出现发展,总有效率91.11%、疾病控制率97.7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未接受治疗前,各肿瘤标志物水平无明显差异 (P>0.05), 经治疗后,SCCA、CEA 及 CYERA21-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s)

指标 时间 观察组(n=45)对照组(n=44)t值 P值SCCA(ng/L)CEA(mg/L)CYERA21-1(ng/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5.69±1.32 2.28±0.31 64.74±2.13 16.85±1.16 6.34±1.03 3.01±0.22 5.71±1.31 3.66±0.32 64.76±2.12 29.32±1.15 6.32±1.04 4.52±0.25 0.07 20.66 0.04 50.92 0.09 30.27>0.05<0.05>0.05<0.05>0.05<0.05

表1 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比较[n(%)]

2.3 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比较[(±s),分]

表3 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比较[(±s),分]

组别 总生存期 无进展生存期观察组(n=45)对照组(n=44)t值P值23.75±1.03 19.78±1.04 18.09<0.05 17.42±0.63 14.33±0.65 22.77<0.05

2.4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89%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4 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肺癌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其病发率及病死率均较高,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均造成严重危害[8-9]。最近几年,我国肺癌患者数量逐年增高,且男性患者占比远高于女性。至今,肺癌的病因尚未彻底明确,普遍认为与长时间大量吸烟有关,同时环境因素、空气污染、遗传因素等也对肺癌患病有一定影响[10-11]。早期肺癌患者临床症状表现较少,少数患者出现咳嗽、体重减轻、发热等,大多数患者发现已是肺癌晚期,因此丧失了最佳手术时机。当前治疗晚期肺癌以GP化疗为主,然而由于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相对较多,同时易反复,效果并不理想。

阿帕替尼属于一类新型口服小分子抗血管生成制剂,对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有良好作用,从而减缓肿瘤血管生成,降低肿瘤生长。该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1.11%、疾病控制率97.7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该结论与王鹏善等[12]发表文章结论观察组52.9%高于对照组疾病控制率相一致。

综上所述,晚期肺癌患者采取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效果更佳,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药物毒副作用更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阿帕控制率生存期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系统评价
无锡茶园不同修剪模式对茶小绿叶蝉发生量的影响
甲磺酸阿帕替尼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凋亡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Ⅱ/Ⅲ期结肠癌患者边侧性、分子亚型及治疗响应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分析
维持治疗对小细胞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生存率的影响
郑州市某三甲医院职工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急性并发症调查
东北农村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健脾散结法联合化疗对56例大肠癌Ⅲ、Ⅳ期患者生存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