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护理效果及心理状态分析

2019-10-18 06:58蔡丽丽
系统医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优质血压护士

蔡丽丽

枣庄矿业集团枣庄医院康复科,山东枣庄 277101

妊娠期高血压为产科疾病,通常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临床主要症状包括水肿、蛋白尿、血压升高,随病情加重会表现出头痛、抽搐、昏迷等不良症状,若未及时医治,则可造成多脏器衰竭,增加孕妇、胎儿死亡率[1-2]。目前,临床针对该疾病治疗以降压为主,除此之外,合理的护理干预对疾病的转归亦起到促进作用。为探究优质护理的效果,该院选入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8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设定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床资料采集该院妇产科两收治的108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选入标准:经临床检查确诊,依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3]符合妊娠期高血压诊断标准,单胎妊娠,患者、家属知晓研究,自愿参加,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原发性高血压、子痫、妊娠合并症、血液或免疫疾病、精神疾病、肝肾功能病变等患者。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两组,观察组54例,年龄23~34岁,平均(26.72±2.11)岁,孕周 24~38 周,平均(30.34±2.14)周,体重 53~76 kg,平均(60.55±4.36)kg;对照组 54例,年龄 22~37 岁,平均(32.42±2.26)岁,体重 55~75 kg,平均(60.74±5.11)kg。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比较性。该院伦理会就该项研究准许。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为患者做妊娠期高血压知识宣教,密切监测患者体征,定期测定胎心、胎动,指导科学饮食,控制摄盐量,监测尿蛋白水平,遵医嘱指导用药。观察组行优质护理:①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利用多媒体、手册为患者普及疾病知识,并介绍治疗、护理及预防等方法。②心理护理。护士积极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心态,分析负面情绪来源,予以针对性疏导。告知患者疾病可控制,积极配合医护工作能保障胎儿健康。分享成功治愈案例,强调良好心态的重要性,协同家属予以患者关心、爱护。③行为干预。要求患者睡眠充足,避免劳累、熬夜;指导正确卧床姿势,告知患者多饮水,保持排尿正常;适量运动。④饮食护理。建议患者清淡饮食,禁食刺激、难消化食物,多食果蔬,加强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补充,控制摄盐量,4.5 g/d,遵循少食多餐原则。⑤药物护理。护士严格限定硫酸镁用量,加强患者用药后巡视,控制静滴速度,定时监测体征。⑥并发症护理。护士注意子痫并发症,对于抽搐者安置安静病房,及时清理昏迷者呼吸道异物,头偏一侧,遵医嘱指导患者服药降压、利尿、解痉药物。⑦导乐分娩。助产士全程陪伴患者分娩,营造温馨氛围,指导患者拉玛泽呼吸法,必要时播放舒缓音乐,安抚患者情绪,视情况安排家属陪产,鼓励、支持患者。⑧产中护理。第一产程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宫缩、胎心,注意产程进展;第二产程观察血压、胎心;第三产程,在娩出胎儿后静注宫缩素。⑨产后护理。协助患者翻身,观察子宫复旧、恶露,加强患者个人卫生清洁。

1.3 观察与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血压水平、心理状态及妊娠结局。心理状态采用Zung所制焦虑(SAS)及抑郁(SDS)自评量表评定,SAS评分分界值为50分,轻度50~59分、中度60~69分、重度≥70分;SDS评分分界值53分,轻度53~62 分、中度 63~72 分、重度≥73 分[4]。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统计该研究数据,正态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水平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血压水平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血压水平比较[(±s),mmHg]

表1 血压水平比较[(±s),mmHg]

组别 收缩压 舒张压观察组(n=54)对照组(n=54)t值P值110.23±6.02 130.45±4.43 19.879 6<0.05 80.34±3.11 98.45±3.54 28.242 5<0.05

2.2 心理状态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的SAS及SD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心理状态比较[(±s),分]

表2 心理状态比较[(±s),分]

组别SAS SDS观察组(n=54)对照组(n=54)t值P值40.21±4.21 53.24±3.56 17.366 8<0.05 41.09±3.26 55.87±3.12 24.069 2<0.05

表3 妊娠结局比较[n(%)]

2.3 妊娠结局

观察组护理后自然分娩率75.93%相较于对照组50.00%高,剖宫产率5.56%相较于对照组25.9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婴并发症几率9.26%相较于对照组24.0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发病与贫血、肥胖、多胎、羊水过多等因素存在密切联系,从而诱发全身动脉痉挛,引起抽搐,危害肾功能,病情严重可造成子宫血管痉挛,从而减弱胎盘功能,导致早产、胎盘早剥、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等并发症[5]。通常,临床采取降压、利尿、镇静、解痉等措施治疗,但临床护理也至关重要。优质护理是将各种能产生积极效应的护理元素集中化,以完善护理,保证护理质量,降低疾病风险[6]。在该次研究中,该院对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的SAS评分(40.21±4.21)分及SDS(41.09±3.26)分相较于对照组评分更低;这与孔繁柯[7]研究结果相似,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40.41±4.18)分、SDS 评分(40.16±1.65)分均较对照组低,可见,优质护理能缓解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负面情绪,保持良好心态。分析原因可能为:负面情绪能刺激交感神经兴奋,致使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大量产生,收缩微血管,从而增加外周阻力,引起血压上升[8]。因此,护士积极做好患者心理指导工作,积极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心态,分析负面情绪来源,予以针对性疏导,告知患者疾病可控制,减少患者内心担忧,并分享成功治愈案例,增强患者治愈信心,同时强调良好心态的重要性,让患者积极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护士协同家属予以患者关心、爱护,以安抚患者情绪,减轻精神压力[9]。另外,护士积极做好疾病宣教,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纠正错误观念,减少内心顾虑,积极面对疾病,减少负面情绪[10]。该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后收缩压(110.23±6.02)mmHg、舒张压(80.34±3.11)mmHg 相较于对照组低,说明优质护理能降低患者血压。除上述心理护理外,有效的行为护理也能促进血压下降,护士嘱患者保持充分休息,避免劳累、熬夜,以免影响子宫血流量而造成血压升高;指导患者适量运动,控制血压;在饮食上,护士严格控制患者每日摄盐量,以免影响血压[11-12]。该研究亦显示:观察组护理后自然分娩率75.93%相较于对照组50.00%高,剖宫产率5.56%相较于对照组25.93%低,观察组母婴并发症几率9.26%相较于对照组24.07%低;提示优质护理能保证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良好妊娠结局。考虑为助产士全程陪伴患者分娩,指导患者拉玛泽呼吸法,必要时播放舒缓音乐,安抚患者情绪,视情况安排家属陪产,鼓励、支持患者;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宫缩、胎心,注意产程进展,以免影响患者分娩;同时,产后加强子宫复旧、恶露观察,指导患者个人卫生清洁,预防产后出血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既能控制患者血压,又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保证妊娠良好结局,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优质血压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