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手术室潜在护理安全隐患及规范化管理效果评价

2019-10-22 05:03唐丽
智慧健康 2019年27期
关键词:眼科规范化手术室

唐丽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曲靖 655000)

0 引言

眼科中需要展开手术治疗的概率较高,我院一般90% 以上的患者需要行手术治疗[1]。患者年龄上老年人较多,年龄的影响患者沟通较为困难,基础病症较多,行动上也存在不便,所以护理风险相对较高。眼科手术室行规范化的管理,能够更好的保障手术的顺利完成,并且能够获得更高的护理安全,对医院而言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医护纠纷发生概率[2]。就此我院对规范化管理前后进行对比,获得一定结论后将详细信息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共计80 例(于2016 年12 月至2018 年12 月收治)眼科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均分为观察组40 例和对照组40 例,观察组行规范化管理,对照组则是行我院常规管理,对两组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展开探究。排除对象:①对本次研究知情后不同意的患者;②语言和活动存在障碍患者;③18 岁以下患者。观察组女性20 例,男性20 例,年龄在18-75 岁,中间值(53.6±9.3)岁,手术情况:白内障摘除手术25 例,斜视矫正术13 例,眼科外伤手术2 例;对照组女性21 例,男性19 例,年龄在18-73 岁,中间值(53.1±9.5)岁,手术情况:白内障摘除手术24 例,斜视矫正术14 例,眼科外伤手术2 例。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展开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行我院常规管理,观察组则是行规范化管理,具体内容如下:①护理人员技能培训。所有参与规范化管理的护理人员均参加我院的护理知识培训,重点强化护理人员对眼科手术的护理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能力,完全具备手术室的护理技能和理论知识[3]。②构建不同护理小组,落实护理责任制。整个护理小组的管理由护士长完成,责任护士作为护理小组的责任人,统领护理小组。组内成员明确分工,以个人责任制和连坐制进行管理,出现问题从上到下进行责任追究。小组之间应该互相团结,相互提醒,相互监督,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认真性,使得护理工作更加完善,避免出现安全隐患。③医疗制度的调整。根据我省、市卫生计委以及其他部门对此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我院当前实际情况,对传统的医疗制度进行调整和改善,从而提高制度的可行性。④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术前、术中和术后都应该确保护理工作保质保量。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安全隐患发生情况上对比

1.3 指标观察

统计两组患者的安全隐患发生情况,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4]。安全隐患上,主要针对仪器隐患、数据隐患、术后感染以及血压升高四项指标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指标均以芝加哥SPSS 22.0 专业医学数据软件展开计算,计数数据从%中分析,以χ2检测。若P<0.05 则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安全隐患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安全隐患的总体情况对比,观察组发生安全隐患占比7.5%(3/40),对照组占比为17.5%(7/4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

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满意占比97%%(39/40),对照组满意占比80%(32/4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手术室本身的高风险、高意外事件的科室,室内节奏较快,护理人员和医生工作压力大,医护人员的医疗水平和护理水平要求均较高。从安全隐患上分析,除了我院,包括我省市兄弟医院均表现出以下的潜在风险[5]:①人员配置不足。②护理人员护理水平存在局限性。③手术室的医疗制度没有与时俱进,医疗制度若得不到重视,室内的内容没有及时修订、完善,管理上就会有交大局限,护理工作中缺少了科学的依据和制度的约束,直接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④室内的医生和护理人员缺少有效监管。眼科手术本身操作要求精度高,眼部独特的解剖学结构和复杂的生理结构,直接要求医疗人员具有较高的约束力,必须按照规章制度完成工作。但少部分医护自我意识较强,主观观念深入,不能够接受他人意见,可能造成护理安全事故。故而本次的规范化管理均根据以上四点展开,从结果分析,规范化管理后,观察组的护理安全隐患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在临床上具备显著差异(P <0.05)。

除此之外,行规范化管理还应该对实习生、手术室卫生、层流手术室的空气质量等展开监控[6]。实习生在临床带教时应该与带教老师保持紧密沟通,在征得带教老师的应允后才能操作,同时带教老师必须从旁指挥,实习生所有的问题均由带教老师承担。手术室卫生中要求最严的是进入手术室的手部。眼科手术本身需要对精密仪器进行操作,所以手部应该严格无菌操作,否则造成感染后果不堪设想。层流手术室空气质量则是从洁净程度上进行分析,洁净程度不够,尘菌附着在手术创口处造成细菌感染,使得眼部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规范化管理后护理安全隐患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眼科规范化手术室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