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微生物室生物安全与医院感染隐患及预防控制对策

2019-11-25 01:37王玲莉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4期
关键词:防护对策检验科

王玲莉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在检验科微生物生物安全和医院感染隐患以及相关预防控制对策。方法 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该院治疗的1 417例患者样本设为研究对象,对该院检验科自微生物存在的相关感染隐患进行总结,以线性回顾的方法分析感染人数、构成比、感染率和感染情况,取感染者的样本做微生物检验,将感染源找出,制定对应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策略。结果 在检验科微生物室中发生医院感染率34.41%显著高于呼吸科感染率10.42%、消化科感染率6.82%以及其他科室感染率6.10%。经过30份样品的微生物检测,全部样品中出现阳性结果病原体跟前述的致病菌基本一致,可以确认此类医院感染的感染地点以及途径。结论 在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中应重视布局管理,增强生物安全防护工作,医务工作人员应提升自我防护意识,落实自我防护措施,做好手消毒工作以及工作区域消毒工作,进而有效达到对医院感染的预防以及控制。

[关键词] 微生物室;检验科;感染隐患;防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8(c)-0162-02

现阶段,大到全世界小到我国都普遍开始对医院感染进行重点关注,它是由于医院感染流行和发生而衍生的新兴学科,不但会对患者的健康与治疗造成一定威胁,还会为其增加经济负担[1],并且让医疗资源和社会运转负担进一步加重。该文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1 417例患者为对象,针对检验科微生物室生物安全医院感染隐患及预防控制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给出一些有关的防护对策,以期使医院感染发生的概率得到降低,下文为具体总结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在该院治疗的1 417例患者样本设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49例,女性668例,年龄在18~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49±3.41)岁。其中检验科微生物室样本93例,消化科样本88例,呼吸科样本56例,其他科室样本1 180例。

1.2  方法

①检测各个科室的常用物品和空气的微生物情况:医院中有感染的科室要接受微生物检测,特别是抽样检查科室的常用物品和空气,其中利用自然沉降平板来采集空气作为样本,用棉签擦拭来采集常用物品作为样本,放置样本于无菌培养菌之中进行培养,然后对微生物的感染情况进行监测,采集样本共30份。②对各个科室的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将该院各个科室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范围内的感染人数、构成比、感染率和感染情况以线性回顾的方法进行分析,取感染者的样本做微生物检验,将感染源找出,并对微生物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2]。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内的数据开展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采用[n(%)]表示计数资料,开展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各科室医院感染情况

研究显示在检验科微生物室中发生医院感染率34.41%显著高于呼吸科感染率10.42%、消化科感染率6.82%以及其他科室感染率6.10%。见表1。

2.2  对各个科室中病原菌种类分布情况分析

经过对各个科室的送检标本的病原菌种类分布情况检查,结果发现呼吸科中的致病菌主要为肺炎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葡萄球菌以及流感嗜血菌;消化科中的主要致病菌为乙型肝炎病毒、幽门螺杆菌以及丙型肝炎病毒;其他科室中的致病菌主要为:阴沟肠杆菌、单纯性包疹病毒、巨细胞病毒以及支原体等。

2.3  针对各个科室中的空气情况以及常用的物品行微生物检测情况结果发现

研究显示在医院发生感染的主要科室中开展30份样品的微生物检测,全部样品中出现阳性结果病原体跟上述的致病菌基本一致,可以确认此类医院感染的感染地点以及途径。

3  讨论

检验科微生物室集中了大量患者的排泄物、体液、分泌物、血液等带有致病微生物的标本,工作人员可能会在进行临床检验时受到污染,环境也同样如此。根据相关学者的言论,院内感染多发于检验科微生物室[3]。该研究将该院各个科室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范围内的检验科微生物室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相较消化科、呼吸科和其余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而言,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发生率显著更高,为3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意味着,对于医院感染的控制,务必要对其提出具体的防护对策并对检验科微生物室医院感染隐患做好排查工作[4]。该次研究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检验科微生物室之所以容易发生医院感染,主要是因为工作环境污染、缺乏安全管理理念且操作仪器污染等。所以,医务人员和环境在检验标本时就很可能受到污染。因此,医院要将检验科微生物室对医院感染的控制和防护的作用做好归纳[5],并引起重点关注,防护检验科微生物室的有效措施具體可通过以下方法来实施:①生物安全防护工作应进一步加强:类似废弃的粪便、尿液等检验样本,要在0.2%~0.5%的过氧乙酸消毒剂一次性容器中浸泡超过30 min,利用黄色塑料袋打包好,交由医院采取统一的焚烧处理;用过的一次性用品要采取无害化处理并消毒毁形,然后贴上“医用危害”标签并进行统一的焚烧处理;类似检验科微生物室使用的培养基、棉签、细菌鉴定药敏板等工作中的废弃物,要置于沸水煮30 min以上,然后取出未融化的部分到黄色垃圾袋,然后贴上“医用危害”标签并进行统一的焚烧处理[6]。②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布局应进一步加强:检验科微生物室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和标准来安排其具体布局,使医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都得到提升,将微生物划分区域,如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对非本科室人员的出入做好控制,并禁止各个区域专门的洁具出现乱用的情况。③重视手消毒:由于有许多致病菌存在于患者标本里,所以手污染是医院感染中传播病原菌的重要介质,医务人员在处理标本时,要戴好手套、帽子等,如果有需要,还要带上口罩并穿上隔离服。除此,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医务人员要使用洗手液并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假如医务人员的手接触到致病菌的感染,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要在洗完手以后再用消毒剂浸泡手[7]。④医务人员要将自我防护工作进行进一步加强:医院的有关部门要重视对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的培养和提升,定期安排医务人员对《消毒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进行学习,使职业接触导致的感染情况减少。⑤对工作区域消毒工作的加强:分别采取常规的清洁消毒处理来清洁半污染区、污染区和清洁区,各种仪器设备和工作台都要采用1:250的“84”消毒液来擦洗消毒,然后通过紫外线消毒操作台面,每天消毒2次。一旦有报告感染情况,要使用专用的甲醛熏蒸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在其送出前通过高强度的紫外线仪器采取消毒措施。在污染区内操作显著产生传染性气溶胶的过程中,要于生物安全柜之中操作,采用细菌滤器过滤空气后排放到室外。

综上所述,要结合具体情况对微生物室医院感染隐患进行分析,并针对其采取有关的防护从事,要使医院感染降低,就务必要做到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策略及微生物室安全条例的共同制定和更新。按照有关跟踪检查可知,要使医院感染得到避免和减少,并确保能够安全运行微生物室,就要做到实验室体制的完善建立,并对各项政策和法规严格执行、规范操作、常年坚持、严格管理、责任到人。

[参考文献]

[1]  林琳,张凤华,刘爽.提高临床医学生微生物检验见习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8,30(11):102-104.

[2]  胡香春,徐虹,陈冰冰,等.微生物实验室感染性废弃物处置情况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20):147-150.

[3]  魏强,武桂珍.新时代的中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思考[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8,32(2):113.

[4]  吴锋,王博,赵亮,等.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8,13(2):128-129.

[5]  廖晓林.医院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20):143-146.

[6]  李倩,刘鹏,张彦,等.检测4种血流感染病原体的靶向序列富集与测序相结合技术方法评价[J].军事医学,2018,42(1):53-56.

[7]  叶艳华,杜雪飞,江晓,等.南京市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结果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8,29(5):106-109.

(收稿日期:2019-05-26)

猜你喜欢
防护对策检验科
一对一规范带教法在检验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隐患与防护
JCI临床实验室评审标准在检验科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
基层医院检验科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x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x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及防护策略研究
关于高校门户网站安全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