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19-11-26 12:55李丽君
小学生 2019年9期
关键词:教师应小学生教学方法

⦿李丽君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写作为中心的,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一直忽视阅读尤其忽视课外阅读。许多学生知识面狭窄,文学功底薄,考试时最头疼阅读分析题,课外阅读结构不合理,缺乏必要的组织指导是个重要问题。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占主体地位 由当前小学语文阅读的课程教学现状看来,课堂上教师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很少,且学习中一直是在模仿教师的教学方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随着新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很多已经适应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师在短时间内难以做出改变,但长此以往必将会影响到学生的整体发展。在语文阅读课堂上,都是教师提出问题,而后学生统一回答,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很多教师也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更无机会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由此学生便成为了学习的被动接受者,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枯燥,很多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活动时只是一味的进行课堂讲解,并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背诵,完全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而使得整个教学活动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在测验中也只重视卷面的对错,并利用高强度的练习来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但这种方法却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面对高压力的学习氛围,学生只能被动机械的接受阅读知识,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与时间,久而久之便会对阅读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倦。

二、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策略

(一)确保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为了改变以往教学活动中学生只可以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语文教师应进行全面深刻的教学改革,并摆正教学中的关系地位,进一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小学生树立起学习信心,并解决他们在自主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而并非单纯的进行知识讲授。除此之外,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不可以主动告知学生阅读的标准答案,应当引导学生利用字典等学习工具进行查询,并多多提出更具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谈论学习,这样才会加深他们的知识印象,并开发出自主意识与发散思维。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的阶段,为了进一步提升语文阅读效率,语文教师首先便在课程引导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课程设置时,教师应多搜集相关的阅读资料,并选择趣味性的阅读方法,做到由课程的开始阶段便将学生引入阅读情境氛围之中,使其可以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比如以《影子》一课为例,课程开始之前,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懂得分辨前后左右等方位,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在结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策划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阅读活动,比如可以挑选出几位同学进行踩影子游戏,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影子的具体方位,使学生们对自己的影子产生好奇心理,进而可以快速融入到阅读学习中。而后教师应初读课文,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并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向学生展示影子的图片,从而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 受知识水平、心理素质等因素的限制,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决定了他们的质疑问难水平,如果教师不进行深入引导,学生往往会将注意力停留在字词句以及文章的表面知识,无法深入理解文章,也不能扩大自身的知识层面。为此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并帮助学生寻找文章中的质疑点,使学生可以将注意力转移至课文的重点。比如在《草船借箭》一文中,教师可以利用借字进行提问,让学生回到为什么用借字而不用骗等。同时,整个过程中还应抓住矛盾,揭示出文章中的矛盾问题,比如在《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一位老奶奶焦急又耐心的等待着,可以抓住焦急与耐心进行提问,让学生回答此处两个词是否存在矛盾。这种比较式的教学方法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并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阅读思考能力。

三、结语

小学语文阅读既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也是应该充分重视的重点,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行,阅读课程也开始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为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做到由学生角度出发,并进一步丰富课程的教学模式,创造活跃的阅读情境,也可以创新阅读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阅读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语文阅读的乐趣。

猜你喜欢
教师应小学生教学方法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谈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方法
简析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我是小学生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