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给孩子们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2019-11-26 13:13姚素芬
儿童大世界 2019年7期
关键词:激励性语文课堂个性化

姚素芬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南街小学,四川 成都 611530)

课程改革是一个实验的过程,教师们一直都在探索。有的课课件精美,上得很热闹,但课后一想,学生收获很少。有的课,老师一直在追问学生为什么,乍一听,感觉教师深钻教材,但是,如果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体会,你就会觉得这种追问会给人一种紧张感,甚至胁迫感。学生不敢轻易发言,因为老师正在迫切地等待一个正确的答案。那,我们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呢?

一、以生为本,尊重儿童

从学生原有的认知出发,这是学生在课堂上应得到的最大尊重。比如,初读一篇课文,可问:这篇文章讲一件什么事?谁愿意说来听听?“说来听听”很口语化,话语本身营造的是一种轻松、随意的氛围,让学生感觉老师很在意、很尊重他的意见,就像我们平时的“聊天”。这一聊,就是让班内不同层次的孩子说起来,只要学生说了,他就有一种成就感,觉得自己是这堂课的主人。老师把目标定位在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敢说”上。在学习课文时,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作为教学的起点,让他们在课堂的学习中变得主动而积极。

二、借助学生质疑,推动整个课堂

鼓励学生提出个性化的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在教学课文时,鼓励学生提出个性化的质疑,老师再将他们的问题进行归类,借助学生质疑,推动整个课堂的进程。在对文章主体内容进行学习后,老师再次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我教学《修鞋姑娘》时,问:“作者如何展现修鞋姑娘的品质?”“本文语言质朴,为何还如此打动人?”每个问题的提出,均由小组讨论交流。在对个性化问题的解读中,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以生质疑贯穿教学的始终,变学生被动为主动探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三、及时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

给予学生的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评价应遵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原则。在课堂上,每一次激励性评价,每一次期待的眼神,亲切的交流都时时体现教者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如:看到第一次举手的孩子,为了鼓励他大胆发言,可这样说:“我看见你第一次举手了。我一定要听听你的意见!”教学的语言、尊重点燃了孩子学习的热情,激活了孩子的思维,课堂就会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引领不仅表现在指导学生进行学文、写作上,也包括做人的价值,也可表现为一种激励,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四、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

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 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让孩子认真观察生活,发现它的美,生动地把它描画下来就是美文。

我不断摸索,不断努力,争取让每一节语文课都成为孩子们幸福、快乐的时光。

猜你喜欢
激励性语文课堂个性化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小学习作教学激励性评价的运用策略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依托激励性评价提高低学段口琴口头作业效度的实践研究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