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群文阅读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

2019-12-02 10:18黄伟娣
读与写·下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探究群文阅读小学语文

黄伟娣

摘要:群文阅读作为阅读方式的一种,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素养,让小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作为新课改代表性教学之一,群文阅读对于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本文将重点阐述基于群文阅读的小学语文教育探究。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36-0038-01

引言

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为小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最佳时期。群文阅读是语文教学新课改的代表性教学,对于凸显小学语文课程阅读教学的主体性,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效率方面具有促进作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看重阅读量的提升在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群文教学的出现,在保证阅读量的同时,注重对于小学生阅读质量的保障。

1.群文阅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1.1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教学效率。

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语文课程进行筛选。通过筛选,简化小学语文课程的单元结构。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单元结构进行简化,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采取精讲、略讲的方式,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效提高了自身的语文教学效率。

1.2 有助于实现阅读教育价值。

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让小学生摆脱了传统语文教学中为了“读”而“读”的阅读模式。通过群文阅读,小学生对于自身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变化感悟会更加深刻。在清楚感悟自身变化以后,对于阅读本身带来的乐趣与好处,会充分调动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随着接受群文阅读时间的增长,小学生对于如何更好、更正确的进行阅读有了深刻的认知,这种认知有助于小学生运用群文阅读思维,逐步养成群文阅读习惯;学会有效阅读的方法;学会如何在多文本阅读中辨识提取,比较整合,批判创新,提升常态阅读能力;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价值。

1.3 有助于实现教育育人的价值观。

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建立了立体、紧致的课堂教学结构,让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展自身创新、批判、系统性的阅读思维能力。通过群文阅读中人文领域的滋养,引导小学生对于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认知,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会语文的核心素养,为以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思想与道德基础。因此,群文阅读有助于实现教育育人的价值观。

2.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在教学中应用批注阅读法。

批注阅读法有助于引导小学生在阅读时将自己的想法、感悟、疑问用文字在阅读素材中进行标记与书写。批注阅读,有助于小学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率。例如,在学习《一分钟》一文中,引导小学生在预习中,将对于文中元元因为晚起一分钟而迟到二十分钟的感受写在文中的空白处;将一些不理解的段落用下滑线标记;将文中精彩的片段用波浪线标记的同时写出段落为什么精彩的原因;将能体现课文中心思想的句子,用着重号标记。教师引导小学生通过批注阅读,保证了预习的质量。这样在正式讲述《一分钟》时,教师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让小学生真正学会了课文中对于是时间观念的遵守的重要性。

2.2 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化,提高教学效率。

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单元课程中的教学内容,阐述的核心思想具备统一性。为了避免在教学过程中重复讲解,教师可以对小学语文教材内容进行简化。对于单元内重复的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精讲、略讲的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中的七篇课文时,针对前三篇课文《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怎么都快乐》,因为讲述的都是教导小学生在同学之间要学会互帮互助、分享快乐,所以只需要针对课文《小公鸡和小鸭子》进行重点讲述,对于《树和喜鹊》和《怎么都快乐》简单说明一下就可以。

2.3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主题阅读,主题阅读法是围绕一个主题,在一定时间内阅读大量书籍。这种阅读方法,有助于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于文章的中心思想能够更好地把握。在进行主题阅读时,首先需要确立一个主题。教师可以通过小学语文教材,培养小学生多角度确立主题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时,故事本身塑造了一个慈祥的乐于助人的老屋的形象同时,也向小学生表达了只要坚持,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此外,通过最后小蜘蛛的善举也在教导小学生在帮助更多的人解决他们的困难时,也会得到别人帮助自己的回报。让小学生明白善行与善报的关系。通过剖析课文的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方式,教会小学生自主确立阅读主体的办法。

2.4 开展班级读书会活动。

班级读书会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引導小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己对某一本或者某一类书籍子在阅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直观的活动方式是引导小学生对于学习的小学语文某一篇课文在课堂上向其他同学分享自己阅读时的心得体会。例如,在引导某某同学针对课文《秋天的雨》的写作技巧,立意,读完的感受三方面分享心得体会。通过分享,引导同学对学习《秋天的雨》课文进行回忆与反思。对于课文中通过主线秋雨串联秋景表达秋情的立意加深印象。

3.结束语

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在保证小学生阅读质量的同时,增加小学生阅读知识的积累,阅读思维的开展。总之,群文阅读对于培养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周梦瑶.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模式的策略[J].艺术科技,2019(01).

[2]杨艳.探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模式的策略[J].学周刊,2019(08).

[3]苏世平.农村小学“课内+课外”多元阅读模式探索与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9(08).

猜你喜欢
教学探究群文阅读小学语文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