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学校品质提升途径探索

2019-12-23 07:13毛果明
教师·下 2019年10期

毛果明

摘 要:普通高中学校承担着特殊而重要的教育任务。学校品质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提升品位、锤炼品格、铸造品牌齐头并进。“普通高中品质提升研究”课题组以普通高中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为研究对象,作了一些有益探索,现与各位同人分享。

关键词:提升品位;锤炼品格;铸造品牌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9-09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0-0015-01

一、提升品位

提升品位,即必须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谁来培养人”四个问题作出高水平的回答。学校应当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可靠接班人,培养学生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学校应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此,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我校”)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四维”设计、“五育”并举、“六艺” 驱动、“七方”保障的学校生活新秩序,极力创办一所有温度、有品位的学校。

二、锤炼品格

锤炼品格,即对构建学校的诸要素进行加工改造,使之不断完善、更新、出彩,形成区别于别的学校的特质。我校在保障教育公平、文化建设、书院教育、有效课堂模式构建、教师培养等方面有过一些有益探索。

首先,保障教育公平。一是公平对待学生。我校严格按政策、按计划、按程序、按分数招生;均衡编班,严禁学生换班;学习小组“满屋转”,好座位“轮流坐”,严禁 “特权占中”;合理配备任课教师,保证各班师资水平、能力、年龄、结构基本均衡。二是公平对待教师。比如分工分课,按照《双峰一中教师分工分课的九条意见》,学生满意率达85%以上的教师才能升到上一个年级任教,并将“学生选老师”这一条打造成了十年不变的“铁规”。

其次,建设书院教育。我校渊源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建立的双峰书院,对推进書院教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校将学校建成徽派建筑风格,力图在环境上营造书院氛围。同时,注重讲好书院故事,将学校的百年历史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另外,重启双峰书院,建立金桥书院,兼顾对传统文化与社会时事的传授。

再次,构建有效课堂模式。为了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我校设计了“问题导引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按照解决问题的逻辑设计了五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设计意图、操作细则。这是我校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进行的一次有益尝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最后,培养骨干及青年教师。“品质高中建设不仅要有鲜明的学校教育哲学和独立精神,更要有一批师德修养和学术造诣精深的学者型教师。”[1]我校注重教师培养,努力为教师打造发展平台,鼓励各教研组实行“传、帮、带”的模式,鼓励骨干教师成立“名师工作室”。另外,每学年举办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青年教师知识竞赛活动、“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等。全校教师在良好的氛围中迅速成长,近年来有多位教师在省级以上教学竞赛活动中获奖。

三、铸造品牌

铸造品牌,即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从学校工作的某些方面着力,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质和标识。我校注重学校的办学品位和整体形象的提升,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在当地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其教育教学改革经验能够辐射、指导兄弟学校。

学校品质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提升品位决定学校站得多高,走向何方;锤炼品格,决定学校走得多快;铸造品牌,决定学校走得多美。这个过程不仅涉及学校文化、组织、队伍、管理、教学、课程等多方面,更需结合内外因素的变化不断调整,整合学校品质提升的途径,使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发挥最佳效果。[2]

参考文献:

[1]周 斌.品质高中建设的基石是“提升教师品质”[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8(12):18.

[2]王定华. 启动学校品质提升[J].人民教育,2015(12):26-31.